不胜九

第55章 望秋水

第55章 望秋水

登基大典之后, 新帝的仪仗就浩浩荡荡往紫宸殿而去。

刚入主皇城,内外事务繁杂,陈玄嗣在紫宸殿处理奏折至深夜, 又去了御书房会见朝臣, 得了空时已过了三更。

陶会瞥了眼时辰, 又轻轻上前添了盏新的热茶,试探着开口询问:“天色已晚,陛下可要去歇息?”

听见这话,御座上的人, 终于擡头看了眼时辰。

竟然已经这么晚了,陈玄嗣扔下手里的朱笔,端起手里的茶盏饮尽。

男人起身的瞬间,陶会立刻躬身跟上去,轻挥手里的拂尘,门口的太监躬身飞速地行出去准备轿辇。

陈玄嗣出紫宸殿时,轿辇已备好,小黄门躬身跪着。

登云靴一脚踩在小黄门背上,稳稳当当地没有一丝晃动,男人一步跨上了轿辇。

陶会犹豫了半晌, 实在想不到新帝这么晚了,要离开紫宸殿去往何处。

“陛下……”陶会倾身轻声提醒。

陈玄嗣扶着额头, 阖着双眼, 似是睡着了, 不知道在想什么。

陶会只是望了一眼,就迅速垂下了头, 长长的宫道极为寂静,就连呼吸声都轻微得几乎听不见, 没有人敢说话。

漫长得仿佛过了个寒冬,陶会在旁边侍立着,头越垂越低,不用擡头,那股极强的压迫感,几乎快令所有人喘不过气来,头顶终于传来男人的声音。

“立后大典,准备得如何了?”

陶会楞了下,没想到新帝开口就问这个,只是停顿片刻,陶会立即道:“一应事物均已准备齐全,现都在凤仪宫摆着,只差人了。”

“摆驾。”

简单的两个字出来,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就往凤仪宫而去。

皇后的冕服挂在正殿中央,桌案上摆满了头面钗环配饰,小太监将宫殿各处的灯火都点亮,灯火巍巍之下,满桌案的光芒几乎晃得人眼花。

冕服通身暗绣以金线,凤凰长长的尾羽在灯火下仿若流水轻淌。

尚衣局女官轻轻走上前,轻声解释:“此线乃是取孔雀的尾羽抽丝绣成,于日光下可斑斓生辉。”

陈玄嗣没说话,只看了半晌,伸手放在冕服的腰身上比了下。

“这里,再收紧半寸。”

尚衣局女官微楞了下,随即恭敬地点头应是,一瞬间脑中闪过诸多猜测,京城对于后位的归属议论纷纷,都猜不到这位新帝究竟作何所想。

蔺家满门抄斩,那位原配的燕王妃大抵是没有这个福气了。

议论最多的便是,太傅之女,但都只是猜测,不知花落谁家。

可如今一看,新帝心中好似早已有定好的人选,迟迟没有册封,倒像是在专门等待什么人。

想到这个可能,女官心中一惊,什么样的女子,能让新帝如此重视。

陈玄嗣低头扫了一眼,目光落在头面之上,拨弄了下顶端的珠子。

“换个大点的。”

陈玄嗣收回手,瞥了眼女官,“要镶,就镶最大的东珠。”

尚衣局女官忙低头应是。

仅仅是看了几眼,陈玄嗣已经可以想象到那个小哭包穿上的模样了。

她瞧着小小的一个,但该有肉的地方有肉,该细的地方细,那张小脸不施粉黛都清丽得显眼,穿戴上这身冕服应当会极为漂亮。

拿起头面掂了掂,陈玄嗣蓦地笑了声,差不多得有七斤重,顶着这么一套头面冕服行立后大典,照她那小身板,怕是中途就会晕过去。

在殿中大致转了一圈,陈玄嗣坐在了软榻上,这里瞧着还可以,就是一点,离紫宸殿还有些距离。

照她那性子,把她放在这里,要是他不主动叫她,她恐怕能十天半个月都不找他一回。

还是把人放在紫宸殿,在眼皮下天天看着,这才能治治她那叛逆的性子。

在凤仪宫待了一阵,陈玄嗣心情也舒畅了许多,没有歇息,又回了紫宸殿继续批阅奏折。

直到天亮,紫宸殿的灯火都未熄。

陶会抱着手小憩之时,上方突然传来一声,顿时大殿中的小太监都吓得一个激灵,打着盹儿的也瞬间清醒了。

“陶会。”

陈玄嗣靠着椅背,将手中的奏折一扔,略擡了擡下巴,“去把当夷叫进来。”

当夷刚走进殿内,上方就传来冷冷的一句,“元回还没消息吗?”

“暂时还没有。”当夷顿了顿,“不过算算日子,一行人也当快到京城了。”

元回往日办事都很利索,这回让他接个人,磨磨蹭蹭拖了这么久,还没把人接回来,连点音讯都没有。

“去,给他传讯。”陈玄嗣端起手边的茶盏,啜饮一口,“令他速速归京。”

当夷点头应是,得了准许转身推出去前,又突然想起了什么,从袖口里拿出一封信,递给了陶会。

“这是燕北密探传来的,王妃离开封地前半月的日

常起居。”

陈玄嗣瞥了眼,示意陶会拿上来。

随手撕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

信中记载得极为详细,每日玉明见了什么人,出了几趟门,内室间的言语不方便探听,密探并没有记载其中。

期间还请了几次女医,具体情况不明。

平日的生活便是,写写画画,逗一抖廊下的鹦鹉,偶尔去园子里逛一逛。

从上到下看了一遍,陈玄嗣将信纸扔在了桌案上,将密探所报的这几月的信都堆在一起。

近十来封信,里面提到他的次数,屈指可数,分别几月,她不仅连封信都没给他写过,平日里连想都想不起他。

火气从心口冒了上来,陈玄嗣将匣子连带其中的信,全都扔了出去,连一眼都不想再看,越看越窝火。

白养了这么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看来还是苦头吃少了。

把她惯得不成样子。

这点陈玄嗣还是要佩服的,哪怕她人不在这里,都能把他惹得火气直冒。

陶会刚进来,就瞧见了这一幕。

殿内所有人都后脊冒出了冷汗,大气不敢出一声,整座殿宇一片噤然。

明显察觉到了陈玄嗣心情不大好,陶会攥着拂尘的手紧了紧,冒出了汗,谁都不想这个时候捋老虎胡须。

可是,又想起太后的逼问。

陶会深深呼吸一回,轻轻上前换了一壶茶水,倒下一盏热茶。

“陛下,寿康宫先前来传话,说想请陛下亲自去一趟。”

陈玄嗣不耐烦:“什么事?”

“这个……”

陶会停顿片刻,头顶那道视线扫过来时,冷汗顿时冒了出来。

他不敢再吞吞吐吐,“好像与众大臣提议选秀一事有关。”

一天天吃饱了撑的。

陈玄嗣不屑地笑了声,正要开口,殿外突然传来一声急急的通传。

“闻谨行求见。”

只有闻谨行一个?其馀的人呢?

他是让闻谨行护着小雀回盛京,没理由闻谨行自己先回来了。

元回也一去不覆返。

近日以来的古怪感,和压在心底隐隐的不安浮上来。

这件事一定出了岔子。

彻底失去耐心,陈玄嗣挥了挥手示意陶会退下,立刻宣了闻谨行入殿。

紫袍少年风尘仆仆,明显连衣裳都没换就入了宫来,可比起衣衫脏污仓促,神情里的挫败失落更显眼得刺目。

闻谨行深深地跪在地上,额头重重地磕在地面,他甚至不敢擡头看御座之上的男人。

他只跪着缓缓上前,将写好的一封奏折递了上去。

陈玄嗣打开看了一眼。

下一刻,奏折狠狠甩了出去,磕在了闻谨行的额角,尖锐的棱角直接划破了皮肤,鲜血流了出来。

闻谨行连躲都不敢躲,鲜血糊在了眼睛里,眼前模糊得看不大清。

只擡头看了一眼御座上的人,闻谨行后背顿时冒出了汗,额头伏在冰冷的石砖上,放于身侧的双手缓缓攥紧,他嗓音是从未有过的沙哑。

“下官有罪,看管不力,致使王妃中途逃跑,不慎落崖,至今未发现尸身或踪迹,暂且下落不明”

随着一声重重的叩拜,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仿佛寒冬腊月,但闻谨行出了一身汗,呼吸都凝住。

不知过了多久,男人终于从座椅上站起了身,绕过桌案走下了玉阶。

玄黑的袍角滑过石砖,丝丝金线绣的龙纹露出锋利的爪牙。

闻谨行擡头的瞬间,瞥见了帝王此刻的神情。

半张脸落在阴影中,忽明忽暗的光影中轮廓愈发深邃。

他笑得不寒而栗。

“你是说,人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