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李秀的零嘴
沈小花落座后,持筷夹了一些土豆丝,口感不是很脆,但醋香味很浓,还有一丝锅气。
沈青则舀了两碗鱼汤,一碗,放到小花面前,一碗,自己端着喝。
鱼汤醇香,鱼肉软烂,搭配烙饼刚刚好。
喵---
小狸踩着主人脚背,冲着碗底喵喵叫唤。
“小狸,别急,少不了你的。”
沈青寻来豁口碗,往里头盛了些鱼汤,和剔掉鱼刺的嫩肉,放到了一旁。
小狸风一般冲上前,把脸埋进小碗里,滋滋舔喝鱼汤,大黄也得到同样待遇。
吃完饭,兄妹俩洗漱一下,便各回各屋睡觉了。
大黄则钻进小木屋,缩成了一团。
沈青经问过它...要不要把木屋搬进堂屋,它却哼哼唧唧拒绝了。
小狸是个会享受的,它钻进被窝,贴着主人发出‘咕噜’的声响。
夜晚!
寒风呼啸,带着一丝凌厉,将树梢上的雪花吹散。
然而,吹的远没有落的多。
这场雪,威力很强,足足下了两天半,第三天清晨,天才开始放晴。
……
清晨,阳光倾洒,令村民又忙碌起来。
沈青挥动木掀,将院子里的积雪,全扫至西北角,并抄起竹扫把,把残留在地上的雪,也扫到那里。
扫完,他瞥了一眼豆秸垛。
刺猬巢穴和豆垛形成的缝隙,已经看不到了,估计...它们已进入冬眠状态。
天,虽然晴了,可...雪融化时,是一个吸热过程,因而,今天比前两天还要冷。
眼下,树枝、屋顶、田地,皆盖上一层‘白棉被’,土路上...像铺了脏抹布一样,灰灰的,一踩往外滋水。
这两天,沈小花上学时,一直穿着长筒加绒雨靴。
昨天,她还传达一个好消息...羽绒棉衣做好了。
于是,沈青打算今天去许家寨取棉衣。
他寻一布袋,装点炸鱼块和虾干,放进中号背篓内。
换上长筒雨靴,叮嘱大黄看好家后,离开了小院。
他略过杨树林,走在直通许家寨、东西向的土路上。
沙---
硬鞋底踩灰雪时,踩出了‘沙沙’声响。
沈青瞄了一眼,灰雪呈冰沙状态,厚度为4~6厘米,这要是穿普通棉鞋,鞋子、裤脚都会被打湿。
土路两侧,白茫茫一片,麦苗全被白雪盖住了。
麦苗,不怕冻,甚至还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说法。
田地上的积雪,对麦苗来说,可是个好东西。
积雪,像一个天然的保温装置。
它可以减少地表温度的散失,也能冻死害虫和虫卵,减少来年病虫害,积雪融化后,还能为麦苗提供水分。
眼下,屋顶、树梢、路上的雪,逐渐消融,田地里的积雪,倒没有融化的迹象。
离许家寨只剩三四百米远时,沈青瞧见有一伙人,在南边一千米远的麦田里忙活。
奇怪,大冬天的,田里能有啥活?
沈青带着疑惑,继续往东走,走到小学校门口时,她停了下来。
此刻,校门口支着几个摊子,豆子和小桃,正忙着往蛋白肉上浇辣椒油。
沈青走上前,打趣豆子道:“那只大白兔...如你所愿,发挥大作用了没?”
“什么?”豆子先是一愣,后腼腆一笑,“白兔,暂由王萍照顾了,
我跟她说好了,每隔四五天,去看一次兔子,直到兔子好清。”
“白兔?王萍?你俩在说什么啊?”小桃一脸困惑。
“嗐~”豆子咂了咂舌,“别问那么多,辣椒油浇上了,拌蛋白肉要紧。”
“哦,对。”
小桃握起长筷,搅动盆里的辣片,豆子眼尾上扬,思绪飘到了几天之前。
那天,他将兔子塞进带盖的藤篮内,去了大王庄。
王萍见到兔子后,剔毛、涂药、包扎,忙得脚不沾地,整完,才顾得上问兔子是咋受伤的。
豆子称...是兔棚另一只公兔打的,还讲了‘一棚不容二兔’的事情。
末了,央王萍暂时收下兔子,医药费、草料费,由他来付,只希望每隔几天,能过来看一下兔子。
王萍同意了,提议豆子再建一个兔棚,将两只公兔分开养,或者把兔子送人。
豆子倾向于第二个方案,并且视王萍为兔子新主人人选,不过,他打算等兔子伤好了,再跟王萍提这件事。
“大青,你这是要去哪?”小桃问道。
“哦,去我舅家走亲戚。”
忽的,东北角飘来一股肉香味,沈青扭头一看,瞧见一辆板车。
车把,绑有长板凳。
车兜内的东西,往车头方向靠,使得车框向车头倾斜。
又由于板凳的支撑,倾斜到一定程度,便不再倾斜了。
车兜,放了一个矮矮的小长桌,桌上,放有搪瓷盆、调料粉、草纸、鸡架。
车旁,有一煤炉,炉上架一油锅,一妇人正用油锅炸鸡架。
那妇人,长圆脸、丹凤眼,眼尾布着几道皱纹,容貌与李老太有六分相似,正是张猛媳妇李秀。
沈青记得,上次李秀找上门来,表示想学如何做辣片。
被怼了一通后,李秀离开时,曾放出狠话...要研究出,比辣片好吃几十倍的零嘴,把豆子的生意全抢走。
看来,她口中的零嘴,便是炸鸡架喽。
“李秀支了几天摊了?她生意怎么样?”
“嗯~”豆子思索一番,“支了两三天了,生意还行,一块鸡架肉,卖4分钱。”
市面上,鸡架2毛一斤。
一个鸡架,约有一斤重,能剁15块,15x0.04=0.6元,刨除调料、煤球、豆油,还是有得赚的。
当初,沈小花寻问...炸鸡架是否适合摆摊卖时,沈青摇头称不适合。
一因,没啥技术含量,会炸酥肉、鱼块,便会炸鸡架,生意起来后,卖相同竞品的对家,会如雨后春笋般,不停地往外冒。
二因,炸鸡架想要好吃,需现炸现卖,滚烫的热油,溅到肌肤上可不好受。
“辣片生意...没受影响吧?”
豆子:“没受。
一块鸡架,看着大,实际上剔下来的肉,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吃一块鸡架,压根不过瘾,再来一块,兜里也得有钱呐。
学生买个几回,就又回来买辣片了。
不过,鸡架在油锅里滋啦响时,散发出来的香味,的确很诱人,因此,李秀生意还行。”
小桃:“走街串巷卖货时,
我听几个妇人闲聊,说...也想进一点鸡架,剁成块腌一腌,支个小摊炸着卖。
估计...要不了几天,就有人过来摆摊卖炸鸡架,和李秀抢生意。”
在学校门口卖小吃,价格、卫生、口感,皆影响生意的好坏,李秀能否在此站稳脚跟,全看她自己的本事了。
李秀看见沈青,撇了撇嘴,神情倨傲,摆了几天摊,就把一袋煤球的钱收回来了,等着瞧吧,她的生意,早晚会超过豆子。
沈青没搭理李秀,他和豆子、小桃寒暄几句后,便继续向前走。
须臾,他走到一个‘+’字路口,向南拐了一段距离后,来到大塘旁边。
啪---
许保康站在岸边,双手紧握长竹竿,
敲碎水面上的浮冰,白鸭们也不怕冷,像棉花一般,漂浮在水面上。
偶尔,‘头朝下,蹼朝上’扎进水里,是捉小鱼,还是捉小虾,就不得而知了。
许保康动作未停,“大青来啦,鸭群在后舍关了三天,都闷坏了,一大早,我打开后舍,鸭群就疯涌到大塘,用喙去啄冰面。
鸭喙,是挺硬,但也架不住冰面面积大啊,于是,我挑了一根粗点的竹竿,帮它们敲碎冰面。
你来取棉衣,对不对?”
“对,昨天去镇上赶集,割了几斤五花肉,顺带送一半过来。”
“巧了,玉娟这几天胃口不赖,正想吃红烧肉呢,昨个宰了一只鸭子,你走时,拎上半只。”
“行啊,拿回家剁成块,做个红烧鸭块吃。”
“你妗子在屋里呢,你进去吧,我留在这继续敲冰。”
“成。”
沈青一进院,就闻见浓郁的酱香味。
环顾四周,院内无积雪,烟囱升起袅袅白烟,厨房传出阵阵锵锵声。
他走到厨房门口,向里边望去。
灶膛内的木柴,燃起橘红色的火焰,站在灶台旁的张桂玲,持着铁铲,不停歇铲动锅里的酱豆。
“呀,是大青啊!”
张桂玲余光瞥见门口有道人影,扭头一看,发现来人是外甥。
“今个天气好,我剪点辣椒圈、整点花椒壳,把今年新做的酱豆炒一炒。
原打算装上一玻璃罐,叫小花带回家的,你来了,就用不着叫她带了。先找地方坐,再炒三四分钟,酱豆就炒好了。”
“好~”
沈青走进厨房,坐在灶膛边烤火。
喵---
忽的,从门后的玉米秸秆堆里,爬出一只半个巴掌大的三花猫,绒毛较长,眼睛圆溜溜的,冲沈青叫唤。
“咦,新养的小猫?”
“嗯,玉娟卖衣服时,在土沟里捡回来的。
我本不想养,怕明年春天,猫会豁祸鸭崽子。
玉娟说...说家里有老鼠,把她的衣服,都咬烂了好几件,你舅也说...说上次去仓库搬大豆时,发现麻袋被老鼠咬了个洞,我便同意把它留下来了。”
沈青掰一根玉米穗,在小三花面前晃悠,它不再叫唤,蹦跳
着挥爪子,兴奋地去追逐玉米穗。
“玉娟生意怎么样?”
“挺好的。”
张桂玲欣慰一笑。
“衣服、发圈,卖得都挺不错的,下雪的前一天,玉娟进城又进了两大篓衣服,我搂了一眼,一款有弹力的、带脚蹬的、裤筒上宽下窄的裤子,足足装了一大篓。
玉娟说...弹力裤,一个月前,还没几个人穿,现在,正流行呢,走货可快了。
搁校门口卖货时,玉娟和江老师,打过几回照面,我听人说...玉娟忙着介绍衣服,眼神都没在江老师身上停留过。听了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江风,爱面子,‘大喇叭’事件之后,他再没进过大队后院。
这时,张桂玲挥动锅铲时,察觉锅底有阻力感,意味着...酱豆炒好了。
她抄起大勺,把酱豆舀至搪瓷盆,还横着把一个馒头掰成两半,并往横截面上,涂抹一层酱豆。
“大青,喏,尝尝看。”
沈青接过,馒头雪白,酱豆暗棕,些许酱汁,将一部分馒头,染成了酱色。
咬上一大口,馒头柔软微甜,酱汁浓香,酱豆风味独特,三者糅合到一块,竟...格外的好吃。
“味道怎么样?家里人,都不能吃辣,我就只放了点辣椒圈,给提提味。”
“味道不辣,蘸馒头、拌面条、就白粥,应该都好吃。”
“那就好,走时,给你装一大罐。哦,对了,你是来取棉衣的吧?”
昨天中午,她就和小花说,棉衣已经做好了。
棉衣很蓬,一个人抱不动,因而,没让小花捎带着拿回家。
“嗯,小花跟我说,棉衣已经做好了,于是,我过来取。布袋里装了一斤多五花肉,你和我舅,炒着吃吧。”
“行,正好,玉娟这几日,一直想吃红烧肉来着。走,跟我去堂屋,验一验棉衣。”
“好嘞。”
随即,沈青跟随张桂玲,来到了堂屋。
簌---
张桂玲掀开门帘,进了东厢房,沈青则留在堂屋等候。
很快,张桂玲拎回一鼓囊囊的麻袋,“喏,都在里面了。”
沈青解开麻袋,露出蓬松的棉服,他脚压麻袋角,手伸进麻袋里,抽出最上面那件棉衣,并仔细检查。
那件棉衣,呈浅黄褐色,面料厚实、针脚够细,布有一些贯穿内外面料的横格,
杜绝跑绒可能性,正面,有一条拉链,拉链外头,有个...两层夹点羽绒合成一层的布料,上面还缝了按扣。
兜,又大又深,边缘缝上了拉链,袖口缝有松紧布,没帽子,有个领子。
掂量一下,明显比前世的羽绒服重一些,概因...面料不一样。
“大青,穿上试一试,看看合不合身,不合的话,我再改一改。”
“好。”
沈青脱掉加绒棉衣,换上了羽绒服,伸伸胳膊、弯弯腰,没有一丝阻力感,而且,不消三分钟,就感觉上半身巨暖和。
“很合身,不用改。”说完,翻动麻袋。
里面有四个黑色马甲,
两大两小,除此之外,还有一件粉色长款羽绒服,也是拉链、无帽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