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进化论与生命起源
如果要在国内找出航空航天专业的王牌高校,那么东航绝对当之无愧的名列前茅,与哈工大、西工大号称航天三杰。
尽管时值暑假,很多学生都回家了,但仍有不少考研考公族,或者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以及竞赛培训的学生,或者利用假期勤工俭学、打暑假工的孩子,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不少人。
学校的礼堂里人头攒动,听说秦宇要来开讲座,许多学生慕名而来,甚至有提前返校的。
其中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同时夹杂着一部分考研考公族,再有就是纯粹个人崇拜的狂热粉了。
这些考研考公族,不出意外的话未来都是要入职各大航天研究院,或者国企、卫星基地的。
毕竟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其余地方也派不上用场,但这些年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似乎给他们指明了一条新的出路。
尤其是即刻飞行的异军突起,让学生们对这家充满传奇色彩的公司无比向往,更渴望与秦总成为同事!
“下面有请: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龙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龙国宇航学会理事;全国工商联委员、全国企业家协会理事、东航大学客座教授;即刻飞行技术总裁、星火系列的缔造者、著名的航天科学家——秦宇先生,上台讲话!”
躲在后台听主持人报幕的秦宇懵了一会,回头看杨凌:“我什么时候挂这么多头衔了?”
杨凌摊手道:“可能是您日理万机……签过的文件给忘记了?”
秦宇摸着下巴回忆了一下,之前林助理确实送过几份邀请函,还夹杂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商会、企业家协会的聘书,被自己给推掉了。
没想到即便如此,还能被主持人报出一连串的名号。
秦宇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可容纳800人的大礼堂,竟挤满两千多号人,甚至还有在外面扒着窗户看的,足见学生们的热情高涨。
他一出现,场面立时安静下来,数秒后,便是浪潮般的热烈掌声,几欲震耳欲聋。
秦宇抬手压了好几次,都没能把学生们的掌声压住,反倒是愈演愈烈,场面一度失控。
杨凌躲在幕后跟助理呢喃道:“还是咱们老大牛笔啊,一出场就是人气爆棚的欢呼,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女助理红着脸听完,说:“好像还有告白的……”
台上的秦宇握着话筒,无可奈何的任由这些狂热的学霸们鼓掌,身影所及之处,聚光灯如影随形的跟着。
一瞬间,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站在费城领奖台上,被郑重颁发富兰克林奖杯时的场景。
这个曾经站在航天领域之巅的男人,即使被污蔑、被打压、被谋杀,重活一世从头再来,他也依然是那个光芒万丈的火箭科学家,像信仰一样让人疯狂。
被这么多双炙热的眼睛盯着,秦宇一开始还有些紧张,他演讲不喜欢打草稿,于是直切正题,从近期热度居高不下的双箭发射讲起——
“海上回收火箭,这是一个曾被无数人视为异想天开的点子,但我们成功实现了。整个过程并不复杂,大概可以看做是一个简单的物理问题。”
秦宇一讲话,学生们便都安静下来,认真的听讲。
他比划道:“众所周知,火箭点火起飞后,首先是垂直上升十几秒,然后便会程序转弯。它的姿态会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往前倾斜,最后过渡到平行于地面的状态……”
秦宇伸出胳膊大概模拟了一下。
“所以,当一二级火箭分离时,如果一级火箭直接进行点火,那么它就会像洲际导弹一样,朝着正前方飞去,越来越远。”
“如果想让它回来,那就得先翻个180°,把脑袋和屁股调换,这样才能确保火箭再次点火时,是从正前方飞回发射场。”
“这种方式便是陆地回收,它有一个显著的缺点,那就是火箭需要保证两倍的燃烧时间,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燃料浪费在往返路程上。”
“而返程路上的燃料,对火箭发射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减少可以送进轨道的有效载荷。原先能运1吨的卫星,现在腰斩到500公斤了,很亏!”
讲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秦宇没有刚才的紧张感了,情绪也松弛下来。
台下的学生们全都聚精会神的听着。
“于是又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不让火箭返回,而是派一艘宽敞的平板驳船,去几百公里外将火箭接回来,这便是海上回收!”
“经过验证,海上回收损失的运力一般在20%~30%左右,原先1吨的火箭运载力,大约能剩750公斤,要比500公斤的陆地回收超出一大截。”
“如此一来,火箭既保证了运力、还可以继续使用,真正做到了两全其美……”
秦宇兴致勃勃的描述着海上回收的场景,
“但若想让火箭平安降落在一艘颠簸起伏的回收船上,是相当困难的,它需要缜密的电脑程序控制,你必须要考虑到接下来的每一步,并且确保火箭与回收船
的步调高度一致。”
“这当中涉及到发动机变推力调节技术、高精度制导技术、姿态控制技术、栅格舵技术、着陆支撑技术、超音速反推技术、燃料管理技术等十多个领域的配合……”
“而即刻飞行目前紧缺和招募的,正是这些领域的专业人才,如果各位愿意投身于这项伟大事业的话,欢迎待会找我投递简历……”
面对上千名大学生,秦宇在没有讲话稿的情况下,即兴发言侃侃而谈,让两个多小时的宣讲愉快度过。
甚至有一名女学生在台下,专门给他画了一幅漫画,红着脸送上来。
此举赢得了全场长达五分钟的热烈掌声和口哨声。
秦宇欣然收下了漫画,在宣讲的尾声,那名送漫画的女学生大胆的提问了一个问题:
“您觉得,在遥远的将来,建设星际基地的过程中,我们会不会遇到外星人呢?”
秦宇耸耸肩膀,“或许……看机缘巧合吧。毕竟有关外星人的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如果宇宙真是物理学描述的那样,那就一定会遇到外星人。反之,宇宙的边缘可能真是个笼子。”
女学生说:“那您相信宇宙是真实存在的,还是高级文明构建的囚笼?”
秦宇摇了摇头,
“如果要验证这件事,就得追根溯源到地球生命的起源上。迄今为止最流行的进化论学说,完美阐释了生命的进化,但却无法解释得通生命是如何从0到1的。”
“在阿联酋有一位叫阿里·拉希德的教授,一直在尝试寻找答案,但他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根本无法解释第一个生命,是如何到来的。”
女学生道:“地球的第一个生命,应该是某个细菌吧……由此一生二、二生三,诞生了后来的生命才对?”
秦宇点头,复又摇头,
“细菌确实是最早的生命形式,它是由两千个酶构成的。拉希德教授认为,让原生浆液的酶进行任意形式的排列组合后,大约需要四百亿~一千亿年,才会诞生出第一个符合‘生命’定义的细菌。”
“然而第一个细菌诞生时,地球才过去四亿年,也就是说仅仅尝试了百分之一的排列组合后,生命就出现了。无论如何,这种机缘似乎过于巧合了?”
“就像你面前摆了100张彩票,只有一张会中奖,而你随手拿起的那张,恰好就是中奖彩票!”
“如果硬要拿偶然性来解释,倒也说得通,前提是你觉得‘一场龙卷风袭击废品站后,能把那些零散的破烂组装成一艘航空母舰’这样的巧合,是合理的……”
“因此,关于宇宙真实性和外星人假说,都是很难给出确凿答复的,毕竟我们连自己的来历都解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