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棠淳

第五百零三章 不易察觉

第五百零三章:不易察觉

经过数日的精心策划与耐心观察,李成蹊与连南终于摸清了衙门换守的规律。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jiangliyiba.net

每当午时阳光最为炽烈之时,便是守卫换班的间隙,这段时间内衙门的警戒会相对松懈。

“连南,时机到了。”李成蹊压低声音,眼神中闪烁着决绝与期待。

连南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两人如同两道幽灵般,趁着换守的空隙,迅速而无声地溜进了衙门的大门。

他们的动作敏捷而默契,仿佛已经演练了千百次。

进入衙门后,两人迅速找了一处隐蔽的角落躲藏起来,屏息以待,生怕发出任何声响引来官兵的注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衙门内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宁静,似乎并没有人察觉到他们的存在。

“看来我们很幸运。”李成蹊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

连南微微一笑,但随即又收敛了笑容,正色道:“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我们得尽快找到通往书间的路。”

两人再次确认周围无人后,开始小心翼翼地在衙门内探索起来。他们沿着走廊前行,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谨慎,生怕触发什么机关或是惊动巡逻的官兵。

经过一番搜寻,李成蹊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前方的一条狭窄通道说:“看,那边似乎有条暗道。”

连南闻言,立刻凑上前去查看。果然,在那条不起眼的通道尽头,隐约可见一扇紧闭的石门,门缝间透出一丝微弱的光线。

“这应该就是通往书柬间的暗道了。”李成蹊判断道。

李成蹊手持火把,小心翼翼地在狭窄的暗道中前行,为连南开路。

就在即将踏入书柬间的那一刻,他的身形却不由自主地挡住了连南的去路。连南眉头微蹙,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成蹊,你……”连南轻声呼唤,试图提醒李成蹊注意。

李成蹊闻言,回头望向连南,眼中满是不解:“怎么了?连南,有什么不对吗?”

连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侧耳倾听,试图捕捉空气中那细微的异常。

书柬间内突然传出一阵轻微的声响,如同夜风中摇曳的竹叶,虽不明显,却足以让两人的心弦紧绷。

“有情况!”连南低声喝道,同时伸手拉住了李成蹊的衣袖,示意他停下。

李成蹊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迅速转身,与连南背靠背站立,警惕地环顾四周。

书柬间内的声响似乎更加清晰了,隐约还夹杂着低语声,显然有人在内。

“连南,你果然机敏过人。”李成蹊低声赞叹道,心中对连南的警觉性感到由衷的佩服。

两人屏息以待,等待着书柬间内的声音逐渐平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一切归于宁静。

李成蹊与连南交换了一个眼神,默契地决定继续行动。

他们轻手轻脚地推开书柬间的门,一股陈旧的书香扑鼻而来。

李成蹊手持火把,照亮了整个房间,只见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和卷宗,其中不乏珍贵的古籍和档案。

“我们分头找,你负责这边,我负责那边。”李成蹊低声吩咐道,同时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以防不测。

连南点了点头,迅速在书架间穿梭起来。她的目光锐利如鹰,迅速锁定了几本看似与权贵相关的档案书柬。

她小心翼翼地抽出其中一本,轻轻翻开,只见里面详细记录了某位权贵烧杀抢掠的恶行,证据确凿,令人发指。

“找到了!”连南心中一喜,正欲拓印下来,却听李成蹊低声示警:“有人靠近,快躲起来!”

连南闻言,心中一紧,连忙将书柬合上,放回原位。两人迅速找到一处隐蔽的角落,紧贴墙壁,屏住呼吸,尽量缩小身形,以免被发现。

县官,一个平日里精明强干的人物,今日却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异样所吸引,他的心中不禁生出几分疑虑。

“这书柬间平日里少有人来,今日怎会有如此细微的声响?”县官自言自语,眉头紧锁,决定亲自探查一番。

他轻手轻脚地推开书柬间的门,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个角落。火把的光影在他脸上跳跃,映照出他严肃而紧张的神情。

李成蹊与连南躲在暗处,大气都不敢出,心跳如鼓,生怕被县官发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成蹊急中生智,模仿起猫叫来。那叫声虽细微,却足以在寂静的书柬间内引起注意,也巧妙地转移了县官的注意力。

“哦?原来是

只野猫。”县官喃喃自语,心中的疑虑稍减,但他并未完全放松警惕,又仔细搜寻了一番,确认无误后才缓缓离开。

待县官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后,李成蹊与连南才敢松一口气。他们迅速整理好手中的证据,小心翼翼地离开书柬间,穿过暗道,回到了衙门之外。

夜色已深,月光如水,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完成任务的喜悦。

他们知道,这些珍贵的档案书柬将成为揭露权贵罪行、为无辜百姓讨回公道的重要武器。

“我们必须尽快将这些证据送回朝廷。”李成蹊沉声道,语气中透露着坚定。

连南点头赞同,两人随即踏上了返回的路途。经过一番周折,他们终于将证据安全送达了朝廷的密探手中,并详细讲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不久之后,这则消息如同野火燎原般迅速传遍了京城。

皇上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治下竟有如此胆大妄为的权贵,公然烧杀抢掠,视百姓如草芥。

“传朕旨意,即刻召回李成蹊与连南二人入宫见驾!”皇上的声音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回荡,充满了威严与不容置疑的力量。

李成蹊与连南接到旨意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启程前往皇宫。

随着皇上怒火中烧的消息在皇宫深处不胫而走,众皇子皇女们如同被春风拂过的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

他们或聚于亭台楼阁,或隐于幽径回廊,纷纷议论起这桩突如其来的大事,多数人则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静待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