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力亲王

第138章 升职

第138章升职

很快,从食堂内到门口车子形成了一条流水线,装馒头的袋子不停的从食堂传出来,再一个一个的丢进卡车车厢。

车厢顶上是雨棚,里面是干燥的,几个战士在车厢内接馒头,然后在里面码放整齐。

360个袋子,这一车厢装着有点勉强,必须码放好了,不然装不完。

15分钟,装车完毕。

战士们在做好最后的扎捆固定工作后,集体下车,给所有老师敬了个礼,王队长才喊道:“出发。”

四个战士分成两波,两个在车头,一边一个站在两边的车门外护卫着,另两个进了车斗,封上了雨布,卡车就冲进了大雨中。

因为他们动作够快,等馒头被分别送到各条抢险一线时,不少馒头还是热的。

吃到了热馒头的抢险战士和群众们都是一阵阵的欢呼。

日报的记者们抓拍下了这个镜头,第二天,照片就登上了日报的头版。

下午,食堂的蒸馒头大军又扩大了。

下午3点钟左右,指挥部来了两辆卡车,送来了600多个面袋,听说这是从粮库那边紧急调运来的。

这些袋子来的很及时,园里就剩下几十个袋子了,大批的馒头蒸好了堆在桌子上,已经快要堆不下了。

此时袋子赶到,园长就抽调人手开始装袋。先装了300袋,让一辆卡车先运走,另一辆车等着馒头出炉。

到了下午4点半,食堂才停下来开始准备孩子们的晚饭。

今天一下午一共蒸了6万2千个馒头,就差一点袋子就不够用了。

王园长也知道,一个幼儿园食堂解决不了所有人的吃饭问题,但是她们开了一个好头,后面自然会有其他单位跟上节奏。

她想的没错,中午他们的馒头送到抢险一线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各个厂矿、学校的食堂,市食品公司,还有不少饭店商家,下午都行动了起来。

一下午时间,就制作出了几十吨熟食,被指挥部分批运送到城内城外的抢险一线。

随后,空军也出动了飞机,向被困的群众投放了数千斤熟食和药品。

晚上,大雨终于停了。虽然积水还没有消退,但是大家的精神都振奋了起来。

而在此次抢险救灾中,北海幼儿园率先制作出熟食供应救灾队伍,给各个单位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是这次行动的一大亮点,被媒体做了重点报道。

北海幼儿园一天时间,做出了近10万个馒头,耗费面粉5吨。

也幸亏前几天上面刚拨下来一批面粉,就算这样,也几乎将幼儿园的面粉库存清空。

后面的两天,孩子们没了面粉,只能吃了几顿大米饭。

不过,王园长一点都不担心。

果不其然,灾后第3天上午,得到消息的郊区部队送来了一车富强粉。

中午时,城区道路已经畅通,市粮食局也调拨了一车面粉过来。

下午时,有领导听到消息后,从海子里的库存中拨了一车面粉过来。

这三批王园长都连番感谢,却没有推辞,后续其他各个单位送过来的支援全部被她推掉了。

原本的5吨面粉现在变成了12吨,已经回本,还赚了一倍多,再收下去,她也怕惹众怒啊。

更何况最重要的收获还不是面粉上面,这东西够用就行,存的再多也没意义,但是在仕途上,她的头上肯定要狠狠记上一笔的。

投桃报李,相应了,出了主意的孙志伟也在个人资料上被她记了一笔。

一个月后,救灾行动全部结束,受灾群众也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市里开始论功行赏,庆祝大会也适时召开。

王园长参加庆祝大会回来后,端回来几个荣誉证书,级别也调高了一级。

周末园里也进行了内部表彰,孙志伟的职务晋升为办公室主任,级别也调整为17级,以后要是分东西,也有他一份了。

周末开完大会,孙志伟和童佳佳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家中。家里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干妈留了一张纸条,说他们已经全部回家。

孙志伟准备过去看看,这么多天没回来,童佳佳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

听他说要去干妈家,于是,把两个孩子往他手上一放,“都带走,在家要妨碍我做事。”

“哦,要去奶奶家罗。”两个两岁的小萝卜头听说要去奶奶家,高兴的在孙志伟的怀里蹦跶。

“可是,我怎么带啊,车子也不好坐啊”

“简单,你把我车上的儿童椅子拆下来装在你的后座上,两个不就带下了么。”

没法子,他只能放下两个小的,去找工具。

了半小时,把童佳佳车上的儿童座椅装到自己的车上,确认没问题了,他就准备出发。

“等会,把东西带上。”

“什么东西”

“尿布啊,娃娃要是在干妈家尿了拉了,你怎么办”

“还有一人多带一双鞋,一条裤子,一双袜子,小勺子也要带,干妈家里不一定有孩子用的小勺子。”

“又不是第一次去,这些干妈家应该有吧。”

“都带上,有备无患。”

“还有上门你要白吃么,不带点礼物”

“这个我有准备。”说着,他从屋里取了一个袋子出来,里面装了两瓶酒一条烟一包果一条腊肉。

他这边准备好了,两个小的又闹了起来。

“我要坐前面。”弟弟率先开口。

“不行,你太小了,前面不安全,你去后面。”姐姐现在比弟弟高一点,看着大一些。

“你才小,我不要当弟弟,我要当哥哥。”

“孙爱国,你又不听姐姐的话是吧。快去后面。”

“我不。”

“啪。”

“哇”

“孙红缨,你是不是又打弟弟啦。”童佳佳在房间里一边收拾一边大声的问话。

“对,因为弟弟不听话。爸爸说了,打弟弟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