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记忆
第2194章 卢涅夫的为难
小
大
战场上的形势,比索科夫考虑得更加乐观。
到了下午两点之后,不但第48集团军的部队向前快速推进,就连左右两翼的第3集团军和突击第2集团军,推进的速度也远远比昨天更快。不到五个小时,就向前推进了十二公里,这样的战果,让两位集团军司令员乐得合不拢嘴。
特别是费久宁斯基的突击第2集团军,在突击过程中,与德军的第7装甲师遭遇,经过一番激战后,重创该师的第25装甲团,并乘胜追击,一举突破了德军第35步兵师的防线。
罗科索夫斯基接到突击第2集团军的战报后,他亲自给费久宁斯基打电话:“亲爱的伊万·伊万诺维奇,你的部队打得不错,真是好样的!你们不但重创了德军的第25装甲团,还成功地突破了第35步兵师的防线,将敌人的防御体系打得千疮百孔,对我们下一步的战斗进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费久宁斯基并没有因为取得一点小小的战果,就沾沾自喜,他谦虚地说道:“元帅同志,我们的进展能如此顺利,只要是左翼的第48集团军,以及右翼刚投入战斗的第65集团军,若不是他们强大的攻势瓦解了敌人的抵抗,我们要想取得如此大的战果,也是不容易的。”
见费久宁斯基对目前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罗科索夫斯基微笑着点点头,随即说道:“很好,伊万·伊万诺维奇,我发现你并没有因为部队所取得的这些成绩,而变得骄傲。相反,你还表现得很谦虚,知道是在友军的协助下,才能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
“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费久宁斯基问道。
“伊万,”罗科索夫斯基觉得费久宁斯基的这种打法,恐怕用不了两天,指战员们就会变得疲惫不堪,便委婉地对他说:“我知道你为了尽快突破德军的防御,把所有的部队都投入了战斗。我觉得这样做不好,人的体力都是有限,假如一直让所有的部队都在不停地战斗,要不了两天,绝大多数的指战员就会变得疲惫不堪,就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剩下的仗,你们还怎么打?”
罗科索夫斯基说的问题,其实费久宁斯基早就想到了,但他却是骑虎难下,根本想不到合适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他想到罗科索夫斯基不会无缘无故提起此事,肯定有好的解决办法,便试探地问:“元帅同志,难道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奇快妏敩
“从昨天的进攻战斗开始,米沙的第48集团军就把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投入了战斗。”罗科索夫斯基觉得索科夫的做法,可以在其他的部队里推广,而从自己老朋友的部队开始,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他把部队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进攻时,第二梯队在休整;等第一梯队打累了,就换第二梯队上去接着打;第二梯队打不动的时候,第一梯队也休息得差不多了,又能重新投入战斗。别看他的部队和你们一样,都和德国人打了两天,但指战员的战斗热情依旧高涨,丝毫没有感觉到疲劳。”
罗科索夫斯基所说的这种办法,费久宁斯基觉得是可行的,但想到要把一半的部队从前沿撤下来,他又有些舍不得,深怕这么一撤,就会削弱部队的攻坚能力。
不过他很快打定了主意:“好吧,元帅同志,我立即和参谋长商议一下,看如何把正在作战的部队分为第一和第二梯队,交替着投入战场与敌人作战。”
“这件事要抓紧。”罗科索夫斯基提醒对方说:“早点把指战员们撤下来,他们就能早点恢复体力。”
第48集团军的司令部里,由于部队的进展顺利,索科夫等人也显得比较清闲,都坐在桌边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卢涅夫望着索科夫问道:“米沙,你说说,我们的这一轮进攻,能向德军的防御纵深推进多远?”
“到目前为止,我们集团军算是推进速度最快的,也不过五十公里。”索科夫说道:“说起来战果似乎不错,但对于整个解放东普鲁士战役来说,还是显得微不足道的。如果要想达到预定的目标,我觉得在本周末,至少应该楔入德军防御纵深一百公里左右。”
卢涅夫听后,吃惊地说:“米沙,你的意思是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我们集团军还能向敌人的防御纵深推进五十公里左右?”
“不光是我们,军事委员同志。”索科夫回答说:“我说的一百公里,并不仅仅指我们集团军。以我们的实力,如果让部队敞开了打,没准到后天中午,就能深入了敌后一百公里的位置。”
听索科夫这么说,卢涅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米沙,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是说整个方面军的部队向前推进一百公里?”见索科夫点头表示肯定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这怎么可能呢,我看有些部队恐怕向前推进几公里都比较困难。”
“军事委员同志,你说的情况是前几天,如今的形势不一样了。”索科夫继续说道:“由于元帅同志听从了我的劝说,出动空军对德军的阵地实施不间断的密集轰炸,极大程度上摧毁了德军所依托的防御阵地。德国人没有了坚固的防御阵地,面对我们强大的攻势,他们哪里还受得住。况且到目前为止,元帅同志的手里还攥着一张王牌,始终没有使用。”
“一张王牌?”旁边的西多林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罗科索夫斯基的手里还有什么王牌没有使用呢?想了片刻,他一脸震惊地说:“司令员同志,你说的是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吧?”
“没错。”见西多林猜到了自己想说的话,索科夫也不兜圈子,点着头说:“由于我们如今作战的区域,既有山丘和河流,不利于大规模装甲部队的展开,因此到目前为止,元帅同志暂时还没有把最精锐的装甲部队投入使用。等我军控制了东普鲁士的旧国境线,向着他们的腹地推进时,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就能派上大用处了。”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西多林倒是很赞同的。如今作战区域都是在河边或者沼泽地区,虽说天气寒冷,河面和沼泽地带都上冻了,但大炮一轰、飞机一炸所产生的高温,就会让冰雪消融,从而让这些地方变得泥泞不堪,让装甲部队行动不便。但若是深入到东普鲁士的腹地,那么地形就会变得平坦,再使用装甲部队就能派上大用途了。
这时波涅杰林忽然插嘴说道:“不过据我所知,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的第三方面军打得不顺利,到目前为止,连梅梅尔这样的城市都拿不下来,无法打开通向但泽和柯尼斯堡的道路。”
“副司令员同志,这一点你不用担心。”索科夫安慰对方说:“别看到第三方面军如今的战果平平,但根据我的分析,梅梅尔城内的德军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最多再过半个月,我们就能解放这座城市。”
这时,西多林忽然开口对卢涅夫说:“军事委员同志,有件事我帮你打听了,有一些线索,但还没有准确的消息。”
卢涅夫听西多林这么说,顿时眼前一亮,随即追问道:“参谋长同志,那你说说你所了解到的线索。”
索科夫听到两人的对话,忍不住插嘴问道:“参谋长、军事委员,你们在说什么,能告诉我们吗?”
卢涅夫点点头,随即问道:“米沙,你知道卓娅吗?”
“知道,当然知道。”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最著名的女英雄卓娅,索科夫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他使劲地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回答说:“当史达林同志得知卓娅被德军残忍杀害的消息后,直接给西方面军的全体部队下达了命令,凡是德军第332团的官兵,抓获之后一律就地枪毙,我们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看来你对卓娅挺了解的嘛。”卢涅夫继续说道:“我来这里之前,有个朋友和我闲聊时,说起卓娅牺牲后,她的弟弟也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坦克兵。如今就在东普鲁士战场作战,但在哪支部队却不清楚。我昨天想起来此事,就托参谋长帮我打听此事。参谋长,”他后面的话是对西多林说道,“说说你了解的线索吧。”
“你们也知道,叫舒拉的人太多了,在部队里随随便便就能找出几百个,要在这些不属于同一个部队的人中间,找到我们要找的舒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西多林说道:“我找几个朋友打听后,他们都说自己所在的部队里,有叫舒拉的年轻坦克兵。为了更加准确地找到了他,我又缩小了范围,说只找来自莫斯科的舒拉,其余地方的舒拉就可以排除了。他们说会尽快给我答复的。”
索科夫等西多林说完后,好奇地问卢涅夫:“军事委员同志,你找舒拉做什么?”
“米沙,是这样的。”卢涅夫向索科夫解释说:“贝利亚同志曾经和我说过,卓娅是我们的女英雄,她家就只有她和弟弟两个人,如今卓娅已经牺牲了,她的弟弟也少了战场。如果我到了前线遇到他的话,一定要给予他应有的照顾,让他活着胜利的那一天。”
索科夫曾经看过《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这本书,是两人的母亲所写的,里面介绍了姐弟俩的情况,不光介绍了卓娅牺牲的情况,甚至连舒拉牺牲的事情,也记录在书中。如果自己没有记错,舒拉是在解放柯尼斯堡的战斗中牺牲的。牺牲的日期,应该是4月14日。
如果要挽救他的性命,就必须在进攻柯尼斯堡的战斗打响前找到他。但如今战斗在东普鲁士地域的部队,不光有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还有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以及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要从一两百万人中找到一个小人物,怎么看都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
“军事委员同志,这件事不好办啊。”索科夫叹着气说:“如今在东普鲁士作战的我军部队,有一两百万之多。而你只知道舒拉的名字和兵种,他究竟是在第二方面军,还是在第三方面军或者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我们都不得而知。所以要找到他,无疑是大海捞针。”
“米沙,我明白你的意思。”卢涅夫表情严肃地说:“贝利亚同志曾经反复叮嘱过我,一定要确保舒拉的人身安全,确保他能活着看到胜利的那一天。所以到了这里的第一件事,我就开始寻找他的下落,可惜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头绪。”
“军事委员同志,如果要找到舒拉,你应该找元帅同志帮忙。”索科夫提醒卢涅夫:“只要他给舒拉,不比你四处找人打听的效率更高吗?”
“没错,没错。米沙,你说得没错。”卢涅夫用手在桌上拍了一巴掌,兴奋地说:“如果你不提醒我,我都忘记可以直接联系罗科索夫斯基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有了他们的协助,要找到舒拉,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看着卢涅夫准备去打电话,索科夫又拦住了他,试探地问:“军事委员同志,你找到了舒拉,又准备如何安置他呢?是让他留在司令部呢,还是回后方去?”
索科夫的话把卢涅夫问住了,他只想尽快找到舒拉,按照贝利亚的布置,让这位英雄的弟弟活下去,活到胜利的那一天。但他根本没想过,如果真的找到了舒拉,又该如何安排对方?送往后方,这显然是不现实,就算自己肯,那个舒拉也不会同意,否则他就不会在姐姐牺牲后不久,就报名参军了。但把他留在集团军司令部,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他恐怕不愿意待在这里整天无所事事,而是想着和自己的战友去冲锋陷阵。
一时间,卢涅夫陷入了迷茫,他抬头望着索科夫,为难地说:“米沙,你说说,假如我真的找到了舒拉,该如何安置他呢?”
索科夫哪里知道该如何安置舒拉,只能打着马虎眼说:“军事委员同志,这件事你我都做不了主。等找到舒拉同志之后,我们当面问问他的想法,看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你看这样行吗?”
到了下午两点之后,不但第48集团军的部队向前快速推进,就连左右两翼的第3集团军和突击第2集团军,推进的速度也远远比昨天更快。不到五个小时,就向前推进了十二公里,这样的战果,让两位集团军司令员乐得合不拢嘴。
特别是费久宁斯基的突击第2集团军,在突击过程中,与德军的第7装甲师遭遇,经过一番激战后,重创该师的第25装甲团,并乘胜追击,一举突破了德军第35步兵师的防线。
罗科索夫斯基接到突击第2集团军的战报后,他亲自给费久宁斯基打电话:“亲爱的伊万·伊万诺维奇,你的部队打得不错,真是好样的!你们不但重创了德军的第25装甲团,还成功地突破了第35步兵师的防线,将敌人的防御体系打得千疮百孔,对我们下一步的战斗进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费久宁斯基并没有因为取得一点小小的战果,就沾沾自喜,他谦虚地说道:“元帅同志,我们的进展能如此顺利,只要是左翼的第48集团军,以及右翼刚投入战斗的第65集团军,若不是他们强大的攻势瓦解了敌人的抵抗,我们要想取得如此大的战果,也是不容易的。”
见费久宁斯基对目前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罗科索夫斯基微笑着点点头,随即说道:“很好,伊万·伊万诺维奇,我发现你并没有因为部队所取得的这些成绩,而变得骄傲。相反,你还表现得很谦虚,知道是在友军的协助下,才能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
“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费久宁斯基问道。
“伊万,”罗科索夫斯基觉得费久宁斯基的这种打法,恐怕用不了两天,指战员们就会变得疲惫不堪,便委婉地对他说:“我知道你为了尽快突破德军的防御,把所有的部队都投入了战斗。我觉得这样做不好,人的体力都是有限,假如一直让所有的部队都在不停地战斗,要不了两天,绝大多数的指战员就会变得疲惫不堪,就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剩下的仗,你们还怎么打?”
罗科索夫斯基说的问题,其实费久宁斯基早就想到了,但他却是骑虎难下,根本想不到合适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他想到罗科索夫斯基不会无缘无故提起此事,肯定有好的解决办法,便试探地问:“元帅同志,难道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奇快妏敩
“从昨天的进攻战斗开始,米沙的第48集团军就把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投入了战斗。”罗科索夫斯基觉得索科夫的做法,可以在其他的部队里推广,而从自己老朋友的部队开始,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他把部队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进攻时,第二梯队在休整;等第一梯队打累了,就换第二梯队上去接着打;第二梯队打不动的时候,第一梯队也休息得差不多了,又能重新投入战斗。别看他的部队和你们一样,都和德国人打了两天,但指战员的战斗热情依旧高涨,丝毫没有感觉到疲劳。”
罗科索夫斯基所说的这种办法,费久宁斯基觉得是可行的,但想到要把一半的部队从前沿撤下来,他又有些舍不得,深怕这么一撤,就会削弱部队的攻坚能力。
不过他很快打定了主意:“好吧,元帅同志,我立即和参谋长商议一下,看如何把正在作战的部队分为第一和第二梯队,交替着投入战场与敌人作战。”
“这件事要抓紧。”罗科索夫斯基提醒对方说:“早点把指战员们撤下来,他们就能早点恢复体力。”
第48集团军的司令部里,由于部队的进展顺利,索科夫等人也显得比较清闲,都坐在桌边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卢涅夫望着索科夫问道:“米沙,你说说,我们的这一轮进攻,能向德军的防御纵深推进多远?”
“到目前为止,我们集团军算是推进速度最快的,也不过五十公里。”索科夫说道:“说起来战果似乎不错,但对于整个解放东普鲁士战役来说,还是显得微不足道的。如果要想达到预定的目标,我觉得在本周末,至少应该楔入德军防御纵深一百公里左右。”
卢涅夫听后,吃惊地说:“米沙,你的意思是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我们集团军还能向敌人的防御纵深推进五十公里左右?”
“不光是我们,军事委员同志。”索科夫回答说:“我说的一百公里,并不仅仅指我们集团军。以我们的实力,如果让部队敞开了打,没准到后天中午,就能深入了敌后一百公里的位置。”
听索科夫这么说,卢涅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米沙,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是说整个方面军的部队向前推进一百公里?”见索科夫点头表示肯定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这怎么可能呢,我看有些部队恐怕向前推进几公里都比较困难。”
“军事委员同志,你说的情况是前几天,如今的形势不一样了。”索科夫继续说道:“由于元帅同志听从了我的劝说,出动空军对德军的阵地实施不间断的密集轰炸,极大程度上摧毁了德军所依托的防御阵地。德国人没有了坚固的防御阵地,面对我们强大的攻势,他们哪里还受得住。况且到目前为止,元帅同志的手里还攥着一张王牌,始终没有使用。”
“一张王牌?”旁边的西多林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罗科索夫斯基的手里还有什么王牌没有使用呢?想了片刻,他一脸震惊地说:“司令员同志,你说的是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吧?”
“没错。”见西多林猜到了自己想说的话,索科夫也不兜圈子,点着头说:“由于我们如今作战的区域,既有山丘和河流,不利于大规模装甲部队的展开,因此到目前为止,元帅同志暂时还没有把最精锐的装甲部队投入使用。等我军控制了东普鲁士的旧国境线,向着他们的腹地推进时,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就能派上大用处了。”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西多林倒是很赞同的。如今作战区域都是在河边或者沼泽地区,虽说天气寒冷,河面和沼泽地带都上冻了,但大炮一轰、飞机一炸所产生的高温,就会让冰雪消融,从而让这些地方变得泥泞不堪,让装甲部队行动不便。但若是深入到东普鲁士的腹地,那么地形就会变得平坦,再使用装甲部队就能派上大用途了。
这时波涅杰林忽然插嘴说道:“不过据我所知,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的第三方面军打得不顺利,到目前为止,连梅梅尔这样的城市都拿不下来,无法打开通向但泽和柯尼斯堡的道路。”
“副司令员同志,这一点你不用担心。”索科夫安慰对方说:“别看到第三方面军如今的战果平平,但根据我的分析,梅梅尔城内的德军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最多再过半个月,我们就能解放这座城市。”
这时,西多林忽然开口对卢涅夫说:“军事委员同志,有件事我帮你打听了,有一些线索,但还没有准确的消息。”
卢涅夫听西多林这么说,顿时眼前一亮,随即追问道:“参谋长同志,那你说说你所了解到的线索。”
索科夫听到两人的对话,忍不住插嘴问道:“参谋长、军事委员,你们在说什么,能告诉我们吗?”
卢涅夫点点头,随即问道:“米沙,你知道卓娅吗?”
“知道,当然知道。”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最著名的女英雄卓娅,索科夫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他使劲地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回答说:“当史达林同志得知卓娅被德军残忍杀害的消息后,直接给西方面军的全体部队下达了命令,凡是德军第332团的官兵,抓获之后一律就地枪毙,我们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看来你对卓娅挺了解的嘛。”卢涅夫继续说道:“我来这里之前,有个朋友和我闲聊时,说起卓娅牺牲后,她的弟弟也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坦克兵。如今就在东普鲁士战场作战,但在哪支部队却不清楚。我昨天想起来此事,就托参谋长帮我打听此事。参谋长,”他后面的话是对西多林说道,“说说你了解的线索吧。”
“你们也知道,叫舒拉的人太多了,在部队里随随便便就能找出几百个,要在这些不属于同一个部队的人中间,找到我们要找的舒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西多林说道:“我找几个朋友打听后,他们都说自己所在的部队里,有叫舒拉的年轻坦克兵。为了更加准确地找到了他,我又缩小了范围,说只找来自莫斯科的舒拉,其余地方的舒拉就可以排除了。他们说会尽快给我答复的。”
索科夫等西多林说完后,好奇地问卢涅夫:“军事委员同志,你找舒拉做什么?”
“米沙,是这样的。”卢涅夫向索科夫解释说:“贝利亚同志曾经和我说过,卓娅是我们的女英雄,她家就只有她和弟弟两个人,如今卓娅已经牺牲了,她的弟弟也少了战场。如果我到了前线遇到他的话,一定要给予他应有的照顾,让他活着胜利的那一天。”
索科夫曾经看过《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这本书,是两人的母亲所写的,里面介绍了姐弟俩的情况,不光介绍了卓娅牺牲的情况,甚至连舒拉牺牲的事情,也记录在书中。如果自己没有记错,舒拉是在解放柯尼斯堡的战斗中牺牲的。牺牲的日期,应该是4月14日。
如果要挽救他的性命,就必须在进攻柯尼斯堡的战斗打响前找到他。但如今战斗在东普鲁士地域的部队,不光有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还有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以及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要从一两百万人中找到一个小人物,怎么看都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
“军事委员同志,这件事不好办啊。”索科夫叹着气说:“如今在东普鲁士作战的我军部队,有一两百万之多。而你只知道舒拉的名字和兵种,他究竟是在第二方面军,还是在第三方面军或者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我们都不得而知。所以要找到他,无疑是大海捞针。”
“米沙,我明白你的意思。”卢涅夫表情严肃地说:“贝利亚同志曾经反复叮嘱过我,一定要确保舒拉的人身安全,确保他能活着看到胜利的那一天。所以到了这里的第一件事,我就开始寻找他的下落,可惜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头绪。”
“军事委员同志,如果要找到舒拉,你应该找元帅同志帮忙。”索科夫提醒卢涅夫:“只要他给舒拉,不比你四处找人打听的效率更高吗?”
“没错,没错。米沙,你说得没错。”卢涅夫用手在桌上拍了一巴掌,兴奋地说:“如果你不提醒我,我都忘记可以直接联系罗科索夫斯基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有了他们的协助,要找到舒拉,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看着卢涅夫准备去打电话,索科夫又拦住了他,试探地问:“军事委员同志,你找到了舒拉,又准备如何安置他呢?是让他留在司令部呢,还是回后方去?”
索科夫的话把卢涅夫问住了,他只想尽快找到舒拉,按照贝利亚的布置,让这位英雄的弟弟活下去,活到胜利的那一天。但他根本没想过,如果真的找到了舒拉,又该如何安排对方?送往后方,这显然是不现实,就算自己肯,那个舒拉也不会同意,否则他就不会在姐姐牺牲后不久,就报名参军了。但把他留在集团军司令部,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他恐怕不愿意待在这里整天无所事事,而是想着和自己的战友去冲锋陷阵。
一时间,卢涅夫陷入了迷茫,他抬头望着索科夫,为难地说:“米沙,你说说,假如我真的找到了舒拉,该如何安置他呢?”
索科夫哪里知道该如何安置舒拉,只能打着马虎眼说:“军事委员同志,这件事你我都做不了主。等找到舒拉同志之后,我们当面问问他的想法,看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你看这样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