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兮路兮

第905章 上位了

“不可啊!”

“不可!”

“王爷还请三思!”

周喻一连串的话说完终于有大臣反应过来了些什么,连忙跪下就开始让周喻收回成命。

“王爷啊,何以如此对待先皇啊。”

“王爷,庙号堡字绝不可行,王爷还是换一个为好。”

周喻看着跪下的一众大臣没有吭声,几位阁老倒是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就连于谦也是闷闷的站在一旁没有掺合进来。

于谦有种感觉,周喻刚才所说所言举止形态都和之前有所不同,实在是过于轻浮了一些,于谦怀疑这里面可能有诈所以准备先看看情况以免引火烧身,如今国难当头自是没有必要和马上要登基的皇帝继续制造冲突。

可于谦在避免冲突,但冲突却要找上于谦。

周喻看着于谦埋着脑袋老神自在的样子忽然就开了口:“兵部尚书于谦于大人。”

于谦觉得有些牙痒的上前抱手躬身:“臣在。”

周喻轻笑一声:“本王还想再确认一下,陛下对本王而言到底是先皇还是太上皇。”

于谦就是刚烈的性子,周喻倒是很期待能够从他口中听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可却不怎的今天的于谦仿若变聪明了一样,给出了一个让周喻都有些意外的答复。

“臣以为太皇太后说得对,众位大臣应该也是这么认为的。”

周喻怪异的看了眼于谦,忽然觉得这家伙今天好像变圆滑了,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反倒是说太皇太后的决定是对的。

但于谦想的是皇家的事可不能关他的事,皇家最有威望历经几代皇帝的太皇太后都做出了决定,他一个臣子的有些事还是不要太较真比较好,毕竟皇家在这件事情上都已经完全统一了态度,他可以刚但却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刚,而且郕王一看就是藏着坏心问他这个问题的自然是要小心应对。

“先皇的脸面,大明的脸面?”周喻叹了口气,幽幽道:“大明不需要这样的脸面只需要一个提醒,一个能够让子孙后代都能刻印在心中的警示,这是在告诉我们所有人有了问题我们就必须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聊聊几笔去把问题遮掩过去。”

“有大臣说可以用英为庙号,英宗,若是真的英雄也足够英明,那是不是说在土木堡之变里死去的数十位大臣全是蠢才,一个英明勇武的君主都无法带领几十个蠢才在我们大明境内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是不是说那战死的大军也全都是废物,我同意这么写但天下会不会同意,那些家中脊梁死去的家族会不会同意。”

“十数万家的恨意,他们的不满,他们的痛心又该用什么来平复,将来又有谁会愿意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这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个应该铭记的历史,铭记因为一个皇帝葬送了我大明的脊梁,每个人都应该为此而感到痛心,你们这是在为一个死去的人争脸面?他会感激你们?那些失去了亲人的人们也会感激你们?”

周喻的声音忽然变得阴冷了一些:“不会,若是先皇从地里爬出来,要杀的绝对就是你们当然也包括我在内,阁老们逃不了,于大人逃不了,大同宣府的镇守也逃不了,整个北方所有的守将都逃不了。”

“你们可别忘了,不是本王要登基,是你们逼着本王继承大统,若是先皇没死那这对先皇而言代表什么你们应该清楚,不过好在先皇已经战死沙场倒是不用担心他会来找你们麻烦,既然都已经得罪了为何不得罪到底,即便让他死了也不能翻身,这是本王在为你们着想啊。”

“本王知道在场诸位大臣多有对本王不满之人,可这又如何本王根本不在意,本王不会在意你们是否在私下里讨论本王离经叛道亦或者心狠手辣,哪怕你直面本王骂上本王一句畜牲本王亦不会在意,只要你们对大明有功只要能够帮助大明度过这次难关,本王就算是当众对你鞠躬又能如何,本王会少一块肉吗?还是说本王会因此丢了脸面?”

“脸面是靠自己维护的,如若有将军战死沙场本王哪怕登基亦可跪在灵牌前上香磕头,天下人也只会说本王一句重情重义为江山社稷而折腰,是千金买马骨,本王脸上那时候才更有脸面,若是本王在战场上死战而不降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才是脸面,才是尊严,是我大明的尊严大明的脸面!”

“传本王旨意选一合适之地建一新陵,名字就叫群英陵,此次土木堡之战所有战死的大臣全部迁入陵中受天下百姓祭拜,从今天开始所有为国而战立功捐躯者,下至普通士兵上至将军统帅都可葬于此陵,皇亲宗室乃至本王也需年年祭拜祭奠护我大明之英灵。”

于谦的脸一下变得通红,但不是气的而是激动和兴奋:“臣领旨!”

“还有,堡宗之庙号战神皇帝之谥号不用再讨论。”周喻淡淡开口,道:“另外先皇长子封侯之事也不用再商量了,难道本王还要给他封个王吗?对先皇长子而言

能够轻松幸福又不卷入任何麻烦的一生才是对他最好的,本王可不想最终因为今天之祸事又闹得朝堂不稳江山不稳,既如此就从一开始打消某些人的念头也好让他们莫要多生事端。”

忽然有人抬头开口大声道:“那为何王爷不立皇长子为太子,先皇死而皇长子继位本也是常理。”

不少惊愕的目光都瞬间落在了这位开口说话的大臣身上,于谦张了张嘴什么声音都没发出来就又闭紧了嘴,随即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周喻,似乎是想要从周喻身上看出他的想法一样。

“嗯。”周喻倒是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平静道:“其他大臣也有相同的意见吗?”

有人会提出这样意见自然就会有人反对这样的意见,立刻就有一人跳起来指着刚才的大臣大骂:“你安的什么心!”

这话就有点意思了,说一半留一半,周喻听见也是笑了笑并不放在心上。

下面的动静越来越大,很多大臣都站起来开始相互指责争执,周喻坐在椅子上就这么看着也不吭声,倒是把那些认为该立皇长子为太子的人记了下来。

不过几位阁老和于谦依然没有加入进去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一群狐狸。”周喻心中转了一圈,朝着守在一旁的一名锦衣卫招招手,小声吩咐了几句下去后就闭目不言。

等过了一会周喻睁眼,朗声道:“别吵了,本王还是很开明的,反正现在本王也还未来得及登基一切也都还来得及,诸位大臣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少数服从多数多数,若是赞同立皇长子为太子的大臣可站到本王的左边,若是觉得皇家之事不可干涉之人站本王右侧。”

群臣们一下安静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有些人心中已然有了决定就直接走向左边,就比如刚才提出这个想法的那位大臣。

几位阁老摇摇头叹了口气,商量了一下后还是整齐的走向了周喻的右侧,国难当头有些人还在想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事,就算想也不应该是在这样的时候,年轻啊冲动啊,现在也不想想整个京城到底是落在谁的手里,这皇宫内外,这京城之中可全都在这郕王的掌控之下啊。

朝堂里固执死板的人有,但聪明人更多,如今太皇太后给郕王撑腰京城也在郕王掌控,孙太后被禁足可没人给这些当众让郕王难看的人撑腰,不管以后就现在该怎么选那不是一目了然的事。

就连于谦也跟着三位阁老走到了周喻的右手边站立,而且周喻最后那句话也是在提醒所有人,立储之事关乎国本更是天家私事,一介朝臣竟然敢插手储位之争这不是主动找死?

周喻看了眼两边悬殊的差距也是轻轻摇头,对着左边的人道:“少数服从多数,今后此事也不要再提,尔等妄图插手国本之事已经犯了忌讳,但本王看在诸位大臣用功于涉及今日之事就当没有发生,但尔等也得记住莫要再生事端,若有再犯本王绝不轻饶。”

左侧寥寥几人脸上都有些发白,可听到周喻如此简单的饶过他们心中也顿时松了口气,连忙跪下:“谢郕王。”

“登基之事礼部尽快安排好一切从简,其他诸事也按照本王的意见处理即可,现在还是讨论讨论大军粮草以及如何应对瓦剌之军,备操军和备倭军什么时候能到,京中如今又有多少将士可用,领军之将可又有人选。”

话题被周喻直接引导向了军务,也相当于剥夺了一部分人的说话资格只有一些相关的臣子才能和周喻进行对奏。

一天时间也就这么过去,感觉倒是处理了很多的事情。

于谦也给周喻推荐了一个领军大将名为石亨,在于谦口中这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是如今不可多得的人才,早年间抗击瓦剌多有军功而且还曾向堡宗皇帝奏请在大同边境修筑堡垒,也带领将士在边境开垦土地种植粮草,而后也多次在不同的地方击退瓦剌以功升迁为都督佥事,不久前才升为都督同知,已经是个从二品的大官了。

但是这位石亨还有其他值得一提的事,首先便是在代宗皇帝也就是真正的朱祁钰病重时主导了夺门之变被堡宗皇帝加封为国公,之后就愈发的骄横跋扈让族中之人冒领军功最后被全家抄斩。

说能力的确是有但却也是个控制不住自己野心之人。

明知道石亨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周喻却也还是听取了于谦的意见将其任用,有野心周喻不怕,周喻相信自己有能力压下石亨的野心,况且如今因为土木堡一战损失了太多大将只能挑选优秀之人上位率领大军。

至于其他良将亦还有杨洪,方瑛,郭登,朱谦,罗通等人,哪怕是于谦也是一个能够带兵打仗的大将。

况且周喻心中很清楚,军权在谁手中都不如在自己手中保险,哪怕是皇帝也绝不能把军权交于其他人手里,特别是京城三大营更是如此,这些方面的事周喻肯定会注意也会慢慢的安排。

如今还是以对付瓦剌也先为头等要事,至于次要的事那便是孙太

后了。

晃眼间又过去了几日,周喻是日日在宫中忙碌,一边不仅要领导战争的准备一边还得要处理各地送上来的各种公务,不只是周喻,就连内阁也一样很忙。

就是内阁的老头们年纪多少有些大了并不如周喻这么能干,速度更不如周喻,这效率一比也是差了很远。

众多大臣也是天天在文华殿里往来,看着周喻那勤奋的样子一开始还觉得有些过于表现了,可真拿到周喻批复下来的各种折子和众多国事的处理安排和意见后,一开始的想法就在最短的时间被扭转。

周喻还没登基就已经有不少人把周喻看作了是明君,是中兴之主,这能力简直比起堡宗皇帝强出太多,不管是权谋手段还是理政能力,就连军事方面也能对一众大臣将军评论分析一番,短短时间相处朝堂上已经没有人敢小看周喻,哪怕是于谦也不敢。

终于,选好的日子来了,周喻换上了龙袍冠冕,在太皇太后的见证下在群臣的拥护中登基为皇。

王妃也成了皇妃,王世子成为了皇子,变化太快哪怕已经提前得知但两位王妃也还是有些不太自然。

但这些旁枝末节的事也不会影响大局,而随着周喻登基后也接连下发了多道旨意,民间的反响还不知道朝堂的反响则是早已结束,可后宫中却传来消息,太后忽然吐血先皇后也是卧床不起,旁人不知道但周喻知道这是被气的。

毕竟堡宗和大明战胜这两个标签贴在先皇身上,那就是用历史都很难洗去的标签,这两人作为堡宗皇帝最亲的人也或许会被历史所记录为妖后之类,能不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