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蓝色
第48章 你撒币的样子好潇洒
小
大
天微微亮,
李逸便睡醒了,果然女人只会影响拔刀的速度。 在长安那三天,他就没早起过。 推开老榆林房门,李逸伸了个懒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乡下土财主生活才是最惬意的,要是留在长安当那啥太子正字,一年才三十石禄米,一个月才两石半米。 而长安城西一座小宅都得二三十万钱。 这要是当上了朝官,还得天天四更起床去早朝,那可是凌晨四点左右,在宫门前候到天亮开门,风霜雨雪都不能停。 那是人过的日子? “阿郎早。” 绿珠和素君一左一右的站在门口向他躬身请安,一个圆润甜美,一个气质温婉, “早,” 清早起来就有美人问好,多么美好的一天啊。 李逸去洗漱, 绿珠立马打上清凉甘冽的井水,还把从长安买来的牙粉撒在马尾毛牙刷了递给他, 青盐加入丁香等药材、香料制成的牙粉,价格昂贵,但用起来没牙膏方便。 他刷好牙,绿珠又把毛巾打湿拧好递上。 这个新罗姑娘,极努力的在争取通房大丫头的地位。 而姬素君只是侍立在旁,不争不抢。 “昨晚阿郎说今早要出门办事,奴已经吩咐把马饮喂备好了。” “嗯,先去桥头吃个早餐,一起尝尝去。” 坡下桥头。 稻棚早点铺子生意不错,已经越来越热闹了,罗三娘确实很有经营的能力。现在不仅卖豆浆、豆脑,也还卖起了小米粥、糯米饭,还有新品槐叶冷陶和馎饦。 还把腐竹、豆泡、纳豆、豆芽、豆渣等自家作坊的产品,摆在那展售。 顺便向路过的商旅、附近的百姓们推销,一天下来也能卖不少。 李逸当初确实没看走眼, 罗家桥守在两条官马大道上,借着这个流量口,李逸把早餐、休息、方便等集合在一块, 这里大树绿荫遮阳,河边又凉爽, 服务又好,价格也挺公道,特别是干净的厕所,在路上可是很受人喜欢。 就算不吃早点不买东西, 这里也会提供免费的水, 要是消费了,还提供免费的饮马涮马服务,吃碗豆浆还送把草。 现在就连本里附近几村的村民,没事都喜欢来这里坐坐,跟过往的客商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体验。 李逸带着两美婢来到桥头, “三娘,给我来碗豆浆。” 三娘忙碌着,听到他喊,看了眼,犹豫了下,还是舀了碗豆浆来了,她今天气色不太好,浓浓的黑眼圈,昨晚其实大半夜都没睡着,拿着那个口脂合子胡思乱想一夜。 “有槐叶冷陶,做好了用篮子挂在井里凉着,要吗?” “算了,刚起来,就不吃那么凉的了,糯米饭可以来一碗。” 李逸转头问绿珠她们,“想吃什么跟三娘说。” 捧着个陶碗就圪蹴在桥边吃,边吃边观察着早上的人流量,路过的人不少,一拨一拨的, 大多都会在桥头停留歇一脚, 愿意吃点喝点的只有少数,不少人都是自己带了干粮, 但一天下来,这个服务区的生意应当还是不错了。 其实那个不起眼的厕所,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基本上在这歇脚的都会去方便一下。 一天下来,得收集多少粪尿,这些玩意可是好东西啊,农田缺少肥料,亩产都很低,有了这玩意,沤肥发酵过后,施到田里可是能大大增产。 只要李逸愿意,把这茅厕的粪包出去,有的是农民抢,一年能卖不少钱呢。好多农民每天早起去拾粪,牛粪马粪驴粪一点都不放过,可哪比的上李逸这里这么大一个茅厕呢。 他很佩服自己的眼光, 以前怎么就没有人发现这里的流量和商机呢,要说摆个摊也不要啥成本,但确实没有人干。 只能说眼光和胆量,缺一不可。 不由的又佩服了自己几分,这样的能力,李渊就给区区一个正字,这不屈才嘛,东宫图书管理员,图书都没有,管个屁啊。 跟大家打个招呼,骑上马去了冯家堡。 虽然李世民只给他一个书令史这样的办事员岗位,但哪怕李逸拒绝了,李世民也还是又送突厥良马又送猎弓,之前还送了把金刀子呢。
不太熟练的骑着马来到董秀才私塾, 李逸骑术刚入门,但李世民送的这匹马好,稳如老狗,安稳的送他到达。 见了董秀才,李逸先送上了一百张a4纸, 坐在廊下把这次长安之行讲述了一遍,董秀才对他辞官不受这事并不太惊讶,更没生气。 “不想当就不当,太子正字也就是个虚职闲差。” 董秀才倒是挺欣赏李逸的选择,这么年轻,能够这么干脆的辞官,李逸可不是什么名门士族的大家子弟,没有那么多机会。也许这次拒绝了,就再没机会当官了。 “学生主要是放不下无极小学,刚开学我就摞挑子跑去当官,也太不负责了。我在东宫司经局跟那些吏员们聊了聊,天天无所事事,每天到衙门也就是点个卯然后一本书,一壶茶,一整天, 我还是宁愿回来做事实打实的事。” 董秀才大赞,给他敬了杯茶。 去了趟长安, 李逸还是那个李逸, 但在乡里,却身份大涨, 大家见面不再称他李逸、无逸,或是李村长,而是喊他李正字。 哪怕他都没正经上任,可大家仍然以正字这个官职称呼他。虽然绝大多数人不理解李逸为何会辞掉这官,可大家都在传说李逸辞官,皇帝不仅不恼,还特意赐人参鹿葺阿胶等御药,又赏赐了他钱绢和宫女。 没几天,越传越离谱,已经有人传皇帝赏赐了李逸黄金百两,美人两个。甚至有人说那两个宫人,一个是杨广的嫔妃,一个是杨广的公主。 还有人传李逸之所以辞官,是因为太子和秦王都非常欣赏李逸,李逸夹在中间太为难,所以只好称疾请辞。 不管怎么说, 这漫天谣言里,李逸在乡里的地位那是水涨船高,毕竟能够让名达天听的村长也就这么一个。 他辞官回家,仍是庶民身份,但在乡里却已经隐隐的跟那些土豪大户们平起平坐,甚至名头还在他们之上了。 这名气大了带来的最实际的好处也有,还不少。 先是主动来买腐竹、豆泡这些的豪强地主大户商人们多了,再就是无极小学又得到了不少的捐赠。 就连万年县令,都特下了一道贴给乡里,嘉奖了李逸办学这事,还让乡里给李逸特批了两块地。 一块是学堂用地,就在罗家桥北不远,批了六亩地。另一块地是田地,塬上三十亩麦地,滈河畔三十亩稻田。 六十亩良田, 虽然这是挂在学校名下, 但这无极小学是李逸在管,这田实际也是由他掌握的。 李逸估计那位万年县令对他这么好,更可能是因孙伏伽的关系,孙伏伽原先是万年县令的手下法曹,结果现在一飞冲天成了治书侍御史,那可是御史台的老二,跟万年县令虽同是五品,可要说实权,还真不好说。 哪个当官的,也不敢惹御史啊。 转眼间, 距离罗三罗五他们受召去做役,已经二十天了。 若是往年,今年役期就已经做满了。 可是现在没半点动静,看来真要超期服役做满五十天才能回家了。 不过兰香姐弟三个,除了兰香丫头还经常惦记父亲什么时候回来,石头狗剩兄弟俩那是都把爹忘到爪哇国去了,爹不在家的这段日子,他们过的可是太惬意了。 每天在李逸无极院,有吃有喝,不仅顿顿吃饱饭,经常还有荤腥,每天放牛喂马读书玩耍,日子别提多爽。 现在两兄弟不仅肚里蛔虫打掉了,头上虱子身上跳蚤没了,还已经长了一些肉,脸色也红润了一些。 “上梁大吉!” 工匠师傅高喊, 李逸这个主人跟着高呼, 然后大工小工,做工的村民,甚至是学堂的学生,村里的小娃娃,全都跟着高呼。 李逸攀着脚手架来到西院正房山墙上, 底下全是围观的村民、孩童们。 李逸笑着从篮子里抓起一大把的喜果往下撒,红枣干、瓜子、莲子、粽子、核桃、蒸饼等顿时如雨下, 大人小孩欢呼着争抢起来, 上次上梁没搞这个撒喜果,这次李逸有条件了也就搞的热闹些,提前准备了不少的干果,以及白面蒸饼黄米糕等。 盖房、娶妻、生娃,这是百姓的人生大事,要的就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撒了几把干果糕点后, 李逸又从肩上背着的布袋里抓出一大把铜钱, “上梁大吉喽!” 这是特意换的开皇五铢铜钱,金灿灿的, 漫天钱雨, 下面的村民和娃娃们爆发出更大的欢呼声,抢的更激烈了,连老婶子小媳妇也是使足了劲。 撒的都是好东西啊, 再说了,谁不想沾沾李正字的喜气呢, 李逸撒了六篮子的干果糕点,撒了八篮子铜钱, 六六大顺发发发。 李逸从上面下来,众人都向他道贺,今天十里八乡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比上次可热闹太多了。 郭二郎满面红光,“李正字刚才在上面撒币的样子,可真是潇洒极了。” 李逸笑容凝固在脸上, 撒币? 那叫撒钱散喜,什么撒币,我怎么可能撒币,你会不会说话。 “多谢郭二郎来捧场,下次二郎办喜事大撒币,肯定比我潇洒。” 郭二郎这次的贺礼比上次厚多了,一对大鹅,一百个蒸饼,还有一匹布。 娃娃们还猫着腰在地上寻找着遗落的铜钱、干果,这边李逸已经拉着郭二郎的手,招呼宾客朋友,请工匠师傅们开席了。 “开席嘞!” 天下未定,也没条件搞什么八大碗九大碗。 今天准备了几石小米,作坊里平时做腐竹的大锅,全架上大甑蒸上了饭。罗二昨天去买回来两头百多斤的猪,天不亮就跟几个村民一起宰杀分割。 连骨带肉全切成坨坨块,大锅里清水煮熟,捞入簸箕,撒入盐来回簸匀,撒入葱花,这道菜就好了。 就在无极院里, 没有摆桌也没有椅子, 村民们自带碗来, 小米饭管饱, 每人几块坨坨肉, 再来一大碗心肝肚肠肺腰子等炖煮的猪杂汤, 大家随便找个地圪蹴着分享这美味和喜悦, “大家吃好喝好,招待不周,多有见谅啊,吃完了再去添!”李逸在乡党、宾朋中不停打招呼。 董先生今天也亲自来捧场,他孙子六郎给他装了一碗坨坨肉,这种彪悍的吃法老董也头回见, 得有二两一块的坨坨肉,吃起来却有点出人意料,没有想象中的腥骚异味,也并不觉得油腻,甚至也没有很硬很柴, 肥而不腻,脆而不柴,越嚼越香。 董六郎也吃的很香,大块吃肉大口喝汤感觉真不错,“李正字今天这场面真大,这都来了二三百人,一顿吃两头猪,真豪爽。” “以前没见过猪肉还有坨坨肉这种吃法,吃的真过瘾。” 老董吃的斯文的多:“无逸比你还年轻两岁,你不要光知道吃,你要多学学他的为人处事,” 董六郎很光棍的道:“我可学不了他,我要有他的本事,皇帝钦敕我做太子正字,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还会辞官不受,更不可能跑乡下来教书卖豆腐。” “阿公,你说李逸究竟是咋想的?” 老董摇头,看着孙子眼神中透露着一股朽木不可雕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