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在大唐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某个深秋的午后,云层低沉,细雨如丝,长安城的一角正在悄然发生一桩离奇案子。此时,狄仁杰与他的助手元芳恰巧路过一个茶楼,听见里头有人在激烈讨论。
“什么?又有人失踪了吗?”一个面色憔悴的书生兴奋地说。
“听说是在夜间被神秘鬼影掳走的,真是诡异得很。”另一个人道。
狄仁杰眉头一挑,心中对此案件生出几分好奇,便推门而入,元芳紧随其后。
茶楼内,几位年轻的女子正在低声交谈,她们的肌肤如脂似雪,薄纱衣裙轻盈而飘逸,脸上透着一丝忧愁。狄仁杰走近,看到其中一位女子面庞柔美,柳眉轻蹙,仿佛心中有事,便决定开口询问。
“各位,不知听闻这失踪之事,是否可否详细告知?”狄仁杰的声音如和风细雨,带着几分温和。
她们见到他,纷纷端起茶杯,与之前的紧张有所缓和。然而,那位忧愁的女子,脸色微微一变,似乎想要隐瞒,又似乎难以自已。
“这是…我好友小月,她前几日与我们一同在街市游玩,却突然失踪了。”女子低声说道,那微微颤抖的声音透出几分无奈。
“她生前有何异常?”狄仁杰神色严肃,不放过任何细节。
“她最近神情恍惚,似乎总在看向窗外,仿佛心中藏着什么…”女子下意识地捏紧手指,似是害怕揭开更深的秘密。
听罢,狄仁杰心中暗忖:“失踪女子的情绪是否与某种力量有关?”随后,他又问道:“在她身旁,有无可疑之人?”
女子犹豫片刻,将视线投向窗外,语气坚定起来:“我记得有一位男子,常常在夜里出现在她的窗前,面相奇怪,神色阴沉。”
“可此人是何身份?”狄仁杰问。
“我…我不知道,只知道他总在夜晚徘徊,似乎在观察小月。”她的声音几近哽咽。
“元芳,你和她们聊聊,我要去探访小月的住所。”狄仁杰说完,便走出茶楼,心中暗潮涌动。
小月的住所在一条幽静的巷子中,狄仁杰走近时,透过雕花窗,他看到屋内四处凌乱,似乎经历了挣扎。此时,元芳也赶来了,观察到屋内的情景,便眉头一皱。
“此处显然有异。”狄仁杰仔细察看,发现一旁墙角有几根黑色的长发,他轻轻捞起,心中已有几分推测。“元芳,这些长法,我怀疑与小月的失踪有关,让我来分析一下。”
随后,狄仁杰仔细观察房间,忽然,他注意到柜子旁边的地面有一个不易察觉的凹痕,似乎是某种重物拖动留下的。“看来小月曾经被人强行带走,这里的场景证实了我们的猜测。”他微微低语。
离开小月的住所后,狄仁杰与元芳讨论此事,愈加觉得事态的复杂。他们决定分头行动,追查那未知的男子,同时也调查小月生前的状况。元芳则前往寻找那位提及失踪的女子。
时间如电光石火,几日之后,狄仁杰越发觉得此案的诡异,在长安城里,似乎多了一些不安的气息。
几天后,元芳回到狄仁杰身边,神色凝重,“经过多方打探,我们发现小月似乎和一位名叫李白的文人有过密切接触。李白身负诗才,却性格阴沉,甚至流传出一些关于他通灵之事的传闻。”
“李白?”狄仁杰的目光如炬,“那么,我们就去见那位男子,深入了解他的情况。”
三日之后,狄仁杰与元芳找到了李白的住处。李白坐在案前,手中一卷诗书,目光黯淡,如同受了重创。他见到来者,似乎也未感到惊讶,慢条斯理放下手中的卷轴,目光炯炯地看向狄仁杰。
“调侃我的鬼神之说,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李白淡淡地道。
狄仁杰觉得李白身上有种不安的气息,便直言:“小月失踪之事,你是否知晓?”
李白微微一怔,随即轻笑:“她不过是我诗中的一个人物,若我有意,何必以此种借口引人发觉。”
“你可否告诉我,这些借口的来源?”狄仁杰没有退步,目光如鹰,刺入李白的内心。
“传闻…是传闻而已。我根本不信鬼神。”李白的声音逐渐提高,神色显得不安。
“看来你心中也是有鬼。”狄仁杰冷酷地回应。
此时的李白突然起身,目中闪烁着疯狂之光,不顾一切地抓起桌上的刀,冲向狄仁杰,令人想不到的情形顿时爆发。
“我不能让你们揭开真相!”李白狂喝着。
狄仁杰心中一凛,这绝不仅仅是出于对小月的关切,掩藏在这名文人之下的,是难以启齿的秘密。他向后退去,巧妙地避开了攻击,迅速制住李白的手腕。
出乎意料的是,李白面露绝望,却透着一丝笑意,似乎早已知道这一切会演变成这样。
“我是她的诗,吾心即她心,妙音在耳,何需切换于虚实之间。”李白声音颤抖,似在歌唱,却又让人倍感不适。
狄仁杰眉头逐渐舒展,似乎在思考李白所言的意义,难道其中还隐藏着其他秘密?
“你是个诗人,而小月,却成了你诗中幻化的一部分,这并不光明磊落。”狄仁杰静心思索,想通了一些事理。
李白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反复不绝,犹如一曲诡谲的乐章,令人毛骨悚然。
几日之后,长安城内对于小月失踪的讨论依然热烈,然而狄仁杰的心中却始终无法平静。终于,他把所有线索拼凑在一起,明确了李白和小月之间的关系,分析出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鬼影重重的利用。
最确定的是,李白策划了这一切,但为何又放任自己成为受害者,连想要掩盖的欲望都无法实现。而小月正是他心中那份不为人知的影像,时常出现在他的诗行间。
“元芳,我们去找那位女子。”狄仁杰说。
他意识到,这一切的背后,或许还有更深的黑幕等待着他们去揭开。再次来到那个茶楼,狄仁杰与元芳向失踪小月的好友询问,引导她慢慢揭开当年的往事。
女子透在心中的痛苦,终于道出那段往事。当年小月曾陷入对李白名声的迷恋,将一切抑郁化为情感的狂热,她以为能够通过他获得荣耀,却不料变成了李白诗中飘忽不定的梦幻。
“我本以为她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怎料到却只为孤影而伤。”她的声音再度哽咽。
面对情感的悲哀,狄仁杰也逐渐领悟到,冤屈与内心的挣扎,最后只能化作无尽的迷雾,淹没在长安的历史中。正如那话:“一桩悬案,千种愁怨。”
案子的结局,满是厚重的沧桑,狄仁杰与元芳开始转身走出茶楼,他们面无表情,仿佛一场游戏,终究付诸流水。成长于古老的长安,成熟的心灵,不再有轻易的怨恨与故事,仿佛分别是神秘的浮云,飘荡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