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麻辣猪蹄

第一百二十一章 没玺印的诏令能叫诏令?以忠臣之名,袁绍杀弟

貂蝉有些急了,她已经笃定吕布定是遭到诓骗,否则怎会如此维护天子?

作为吕布弃天子逃离长安的亲身经历者,她比严夫人都更加清楚吕布的为人。

面对吕布的警告,她还是提醒了一句:“最近有个关于许县天子的消息,将军听说了吗?”

“什么消息?”吕布皱了皱眉,一听到许县那个假天子,他就很不爽快。

再加上他这段时间只顾着领兵赶路回下邳,迫不及待的要和夫人与女人分享好消息,根本没有关注过外界的消息。

貂蝉心中打了一遍腹稿,又斟酌了一遍,才说道:“前些日,许县天子发出诏令,命北海孔融前去许县。听闻是曹操意让孔融为天子验明正身。”

“孔融乃孔子二十世孙,当初顶撞董卓后又去北海平叛,又是文坛魁首,名声之显赫比袁绍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许县天子为假,曹操定不敢如此行事。将军你说……会不会许县的天子才是真龙,而邺城那位是假的?”

这正是貂蝉心中担忧的来源。

邺城那位天子对吕布又是封以公爵之位,又是要纳吕玲绮入宫,甚至许下皇后与太子之位。

这太不现实了。

世家门阀之间相互联姻,尚且看中对方的出身和家世,更何况是皇室?

能成为皇后的女子,家族定然显赫。

吕布虽然有着诛董卓、擒袁术、献玉玺的大功,但出身寒微背后没有豪门世家支持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按理说天子根本不可能立他的女儿为后。

如此种种,稍稍分析一下,便知邺城那位天子,俨然就是在拉拢吕布。

再联系最近许县天子召见孔融证明己身之事,貂蝉越发觉得邺城的天子有些可疑。

“哼!孔融?他算什么东西!”吕布听完只是冷哼一声,轻蔑地道:“孔子二十世孙又如何?在我看来也不过是一个酸臭腐儒罢了,他有什么资格鉴别天子真伪!”

“本将军才不相信什么孔子后裔、累世声名,本将军只信自己亲眼所见!”

“本将军亲眼见了邺城的天子,相貌依稀可见与长安一别后一般无二,对我的亲近也是一如曾经。”

“许县的那位,不过是曹贼扶持的伪帝罢了。等本将军整合扬州、徐州两州之地,非要向陛下请命,打下许县擒拿曹贼和伪帝。再立一功!”

吕布的声音铿锵有力,邺城的几次接触下来,他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的判断。

孔融只是孔子后裔,又不是孔子本人,而且即便是孔子,难道就不会被骗吗?

曹贼的手段可多了去了。

“将军……”

貂蝉见吕布竟如此坚定不移,连丝毫怀疑都没有,显然是被皇后和太子迷了心智。

“够了!”吕布抬手打断了貂蝉,神色极其严肃的再次警告:“这些对陛下的不敬之言,以后休要再说!本将军不喜欢听。”

也就是貂蝉,若是换做其他人在他面前说出这样的话,他早就拔剑砍过去了!

貂蝉见吕布已经非常不满,便也不再多言,温顺地点了点头:“妾身记住了。”

她也在想,是不是自己多疑了。

在长安的时候,天子就对吕布多有亲近。

如今许下皇后与太子之位,或许真没有其他的心思在内。

况且吕布在邺城亲眼见过天子,自然是验证过天子的真假才会这般坚定的。

“陛下可曾说过,绮儿何时入宫?”

吕布见貂蝉不再谈论真假天子的话题,而是转到吕玲绮身上,顿时嘿嘿一笑:“陛下虽然未曾说过,但我认为自然是越快越好,不可耽搁。绮儿早日入宫,便能早一点怀上陛下的龙嗣。”

说着,他傻呵呵的感慨:“没想到啊,咱老吕家也能出皇后,咱的外孙,更是未来的天子!”

吕布从未有当皇帝的想法和野心,他虽然自诩武力天下无双,却也知道自己只是个泥腿子出身的草民,他没能力也没那个资格当皇帝。

可如今他的外孙却有了这个机会,日后若是继承大统,那他吕布何止是光宗耀祖?

老祖宗都得爬出来给他磕一个!

“既如此,那妾身这就去派人去寻夫人和绮儿。”貂蝉说完便匆匆离开了厢房。

……

会稽郡,太守府。

自袁术兵败,孙策便听从周瑜的建议,将大军撤回了江东,并没有和吕布的大军正面起冲突。

正所谓贪多嚼不烂,半个扬州已

经足够他消化很长一段时间。

和如今风头正盛的吕布对上,并非明智之举。

按照周瑜的计划,等到吕布和曹操斗到两败俱伤之时,他再一举出兵夺取整个扬州。

因此回了会稽后,孙策便一边养精蓄锐,一边关注扬州的局势。

烈日炎炎的太守府花园中,孙策正持一杆长枪,与一名同样手持长枪的少年郎对练。

这少年看起来十五六岁左右,长相和他有几分相似,双目炯炯有神,样貌英武不俗。

仅仅十招左右,少年手中的武器便被孙策挑飞,败下阵来。

“如何,仲谋你可服气?”孙策持枪而立,笑呵呵的说道。

眼前的少年正是他的胞弟,孙权。

“我不服!”

孙权脸上满是愤愤不平之色,从地上爬了起来,对孙策怒目而视:“大哥你武艺本来就比我高,居然还使诈?怎能如此阴险!”

“刚刚若不是你故意迎上我的枪头,迫使我不得不收枪,你已经被我刺中了!”

他觉得孙策不讲武德,本来武艺就比他高强,对战时居然还用这种卑鄙的伎俩。

“仲谋,你不是喜欢读书吗,这就叫兵不厌诈!”

孙策挥舞手中长枪,在孙权脑袋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

“这和统兵打仗是同一个道理,兵法之道在于诡、变、奇、险,若是循规蹈矩依照常理行事,最后败的必然是你,得学会变通。”

听着孙策的这番训诫,孙权点头认同。

他明白这是自家兄长多年征战以来的经验之谈,是平日跟随老师学不到的东西。

两兄弟谈话之时,府上的管家走了过来:“家主,大都督来了,正在堂内等候。”

“奉上好茶,我这便过去。”孙策听到周瑜到来,脸色一喜。看向一旁的孙权道:“仲谋你刚从吴郡回来,还没和公瑾相见,便随我一同过去。”

太守府大堂,孙策见到周瑜的第一时间,就拉着他的双手好一顿亲近。

“公瑾今日怎么有空来了?倒是稀客!”

平时周瑜要么在府衙处理政务。

要么就是在家中弹琴看书。

如果不是他邀请,很少会主动上门。

几人稍作寒暄一番后,周瑜说道:“伯符,今日我除了过来探望仲谋,还有一个邺城那边的消息要告知你。”

孙策一听便来了兴致,“袁绍最近又有什么动作?”

周瑜道:“我刚得到消息,邺城天子下诏,命孔融前去邺城觐见。”

“哈哈哈。”孙策闻言大笑,“先是曹操,又是袁绍,都着急证明天子的真伪。可惜当初我还依附袁术,否则也要弄个假天子。”

周瑜一听这话,嘴角不由一阵抽搐。

假立天子虽说有种种好处,可一旦事情败露,后果将不堪设想,又岂是孙策想的那般简单?

袁绍和曹操暂且不说,孙策胆敢假立天子,顷刻间就会遭天下共击。

孙策见周瑜不说话,又道:“这两个天子,一定有一位是假的。可为何他们都敢下诏让孔融过去鉴别?

世人皆知孔融性格刚直,难道袁绍或者曹操就不怕被识破吗?”

周瑜稍微分析,便知晓袁绍的心态。

“曹操率先请孔融为天子验明正身,无论他心中无亏也好,暗藏手段也罢,袁绍都必须得跟上,否则便是心虚。”

“不过,倘若许县的天子得到了孔融承认的话,在正统名分上便能与邺城的那位相抗衡了。”

“什么?”孙策满脸不解:“只是抗衡?难道不是直接为许县天子正名了么,孔融还不能让天下人信服?”

他不太理解周瑜这话的含义。

孔融无论是个人的声望还是孔家累世积攒的名誉,都是金字招牌。

至少对他来说,孔融若是承认许县的天子,那他也会认为许县的天子为真,邺城的为假。

“大哥,是你想得太简单了。”

一旁的孙权摇头。

“哦?仲谋何出此言?”周瑜听到孙权这话,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奇。

孙权不假思索地道:“孔融声望虽高,孔氏的底蕴虽深,但想要让天下人都信服,那绝无可能。”

“只要有一部分人相信袁绍,那么真假天子一事,就无法彻底下定论。谁敢下定论,谁就是公然支持曹操,认为袁绍是假立天子的反贼。”

“可当今天下,试问谁有这个底气把袁绍往死里得罪?大

哥你敢吗?”

孙策瞪大眼睛,哑口无言。

他敢吗?

他自然是不敢的。

袁绍占据三州之地,乃一方霸主。

拿不出实质性的证据,单单以孔融的背书作为理由,就跟着说邺城天子是假的。

这无疑是在践踏袁绍的声誉,必将引来猛烈的报复。

“没错,仲谋所言极是!”周瑜大笑一声,对孙权有些刮目相看。

以孙权的年纪能有这样的眼光和智慧,无疑是十分难得。

孙权谦逊笑了笑:“大都督过誉了,小子才学浅薄,日后还需跟大都督多多学习。”

周瑜摇了摇头,“不算过誉,能想明白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说着还瞥了一眼孙策,“你大哥就想不到这点。”

孙策却不觉尴尬,反而一脸得意,似乎在为孙权自豪。

“仲谋的确乃我江东孺虎,才学远胜于我,日后必成大器。”

此时的他,压根就不知道等他日后死了,孙权掌权之后会如何对待他的子女。

周瑜轻轻点头,不置可否。

“大都督,你认为邺城和许县的天子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的?”

孙权好奇的问道。

周瑜苦笑道:“这我如何能得知?是真是假恐怕只有曹操和袁绍自己知道了。”

“不过我倒是希望许县天子是真的,袁绍的威胁太大了,待他平定北方之后,必会对江东下手。”

孙策和孙权两兄弟对此深以为然。

倘若袁绍手中的天子是真的,以他自身的势力,再加上吕布,当真可以横扫天下了。

……

北海郡。

如今的北海,俨然成为了天下瞩目的焦点。

继许县天子派使者送来天子诏令后不久,邺城的天子也派使者快马加鞭送来了诏令。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曹操和袁绍开始就各自手中天子的正统性展开新一轮的争夺。

得到孔融的承认,就等于得到了天下过半读书人的认可,其中有多大的意义不言而喻。

因此所有人都在关注国相府的动向,想知道那位名满天下的孔北海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是去许县,还是去邺城?

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孔融却始终没有给出回应,只是对外宣称感染风寒在家养病。

国相府外。

一辆辆马车停在门口,将国相府给围得水泄不通,这些都是借探望之名,实则想要探听孔融到底会去许县还是邺城的名士们的马车。

但无论来人地位多高,名气多大,都被拦在府外,数日来没有一人能成功进入国相府。

其中最为固执的,当数许县和邺城来的两位使者。

他们一直在国相府外蹲守,坚持要见孔融。

“国相吩咐了说谁都不见。”

“两位还是请回吧,莫让小人为难了,真的是不能进……”

国相府管家机械式的重复孔融交代他的话。

“我请了郡内最好的医师过来,让我带他入府去为国相诊治,定能医好。”

说话的乃是许县天子派来的使者。

他身后跟着一名医师,还有两名手中提着大包小包各种药材的仆从,显然是有备而来。

管家面无表情道:“天使且安心,国相只是染了风寒而已,好生静养一段时间便无事。”

许县使者很是焦急的问道:“可是这静养要养多久?我有天子诏令在身,需要亲手交予国相。”

“便让我进去见国相一面吧。”

到现在为止,天子诏令依然在他手里。

孔融称病在家闭门不出,谁也不见,这诏令自然无法交到孔融的手上;而没有拿到诏令的话也就没法让孔融去许县觐见天子。

若寻常情况下,天子诏令抵达,不管你是重病在身也好、快要死了也好,都得亲手接受诏令。

否则便是不尊天子的大罪。

但在来之前,许县使者被天子反复叮嘱过,一定要对孔融礼遇有加,不可有半点失礼。

所以哪怕一直被孔融拒之门外,他也不敢有半点不敬,只能每日在府外蹲守,希望找到机会入府传达诏令。

没等管家回答,一旁便传来一道带着讥讽的声音:“你那是什么诏令,可有落传国玉玺玺印?没有传国玉玺的玺印,也敢称天子诏令?国相又岂会见你?还是速速滚回许县罢!”

说话之人,

正是来自邺城的使者。

相比较于许县使者的焦急,他显得优哉游哉,甚至在马车旁边摆了一张桌子,准备了茶水点心甚至是书简,此时正面带不屑地看着许县使者。

“放肆!你安敢侮辱天子!”

许县使者本来就憋闷,听到邺城使者这番话后,顿时火冒三丈,指着他鼻子骂道:“陛下一直都在许县,有杨公、伏公等一众近臣常伴左右,还有众多后妃可以作证,邺城的那个是伪帝!”

“袁绍假立天子,难道不怕遭到天谴吗!”

“呵,作证?”邺城使者冷笑一声,把书简重重往桌子上一拍,与许县使者针锋相对:“温公吕奉先,皇叔刘玄德,皆认可我家陛下。就连传国玉玺,亦在我家陛下手中!”

“许县那个伪帝有什么能够证明身份?谁知道杨公、伏公他们是不是被曹贼所胁迫!”

“依我看,曹贼才真的要担心遭天谴!”

这一番话让许县使者大怒不已,举起拳头道:“尔要试试我的拳脚是否娴熟吗!”

邺城使者撸起袖子,摆开架势,厉声道:“我的拳头也未尝不利!”

周围一群人都默默退后了几步,给两人腾出施展拳脚的空间。

眼看两名使者就要动手,管家连忙带着仆人上去把他们拉开。

“两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有话好好说。”

这两位他是谁也不敢得罪。

谁知道哪位使者背后的天子是真?

“哼!粗鄙!”

邺城使者放下衣袖,狠狠瞪了许县使者一眼后,重新坐了回去,不再搭理。

许县使者脸色阴沉,回到了马车里。

“踏踏踏——”

这时,一阵马蹄声忽然传来。

只见来人是一青年,身长七尺,剑眉星目、样貌英俊,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颇为引人注目。

这青年翻身下马,走到管家面前道:“国相可在?我有事求见。”

管家忙道:“请从我入府。”

青年将马匹交给一旁的仆人后,就随着管家一同进了国相府。

这一幕顿时让邺城使者和许县使者都惊了。

尤其是许县使者,难以置信地问道:“为什么他可以进去?国相不是谁都不见吗?我也要入府见国相!”

说着就要强行闯入国相府。

一旁早有防备的仆人赶紧将他拦下。

这时府外来访的名士中有人道:“此人乃是太史子义,与国相乃是忘年交,更对国相有救命之恩,他入府探望自是可以的。”

许县使者闻言顿时哑火了,只能神情郁闷地重新回到马车,继续等待。

太史慈跟随管家一同进了相国府后,管家并没有带他去卧房,而是直接前往书房。

“国相就在里面。”

管家微微一礼后便转身离去了。

太史慈将鞋子脱去,踏上干净整洁的地板,推门走入了书房内。

书房并不大。

两排放满了书籍以及竹简的书架、挂在墙上的几幅字画以及一张书案,便是整个书房内的全部陈设,看起来颇为简陋。

“咳咳咳……”

一阵咳嗽声在书房中回荡。

只见书桌后面,一名面容有些消瘦的老者,正坐在书案前提笔落字。

在他周遭的地面上散落着一地的书卷。

衬得他的身影更加苍老而佝偻。

“拜见国相。”

太史慈上前两步,躬身行礼。

这老者,正是北海国相,当今文坛的执牛耳者——孔融!

“子义来了?”

听到太史慈的声音,孔融却并没有转身,头也不回地说道:“子义请自便吧,屋里有些杂乱,随便找个地方坐便是。”

太史慈只是静静侍立在孔融身后,望着他在竹简上忙活。

过了许久后,孔融方才停笔,长舒一口气,将目光投向太史慈:“子义为何而来?”

“听闻国相染病,特来探望。”太史慈恭恭敬敬地回答。

孔融闻言笑了笑:“子义不必担忧,一点风寒罢了,并无大碍。”

“我之所以对外称病,不过是不想面对外面那两位使者而已……想来你入府时应该也见到他们了?”

太史慈点了点头:“听闻他们已经在府外等了数日了,国相为何不见他们?如此恐对国相声名有损。”

称病只能逃避一时,要是一直称病不见两位使

者的话,孔融难免会遭到旁人诟病。

两位使者中纵使有一位是假的,但也有一位是正儿八经的天使。

“唉……”孔融叹息一声,有些疲惫地说道:“两位天子孰真孰假,我现在无从分辨,不敢贸然前去。”

“我担心若是先去了假的那处,奸贼会将我扣留软禁,然后以我的名义欺骗天下人。那样的话我岂非置真正的天子于不利境地?”

孔融并不是怕死,也不是怕以身涉险。

他怕的是自己会被曹操或者袁绍利用。

对方都敢假立天子了,还有什么不敢做的?这才是他真正顾虑的地方,所以才迟迟不愿接见两位使者。

“国相,我愿护送您前去觐见天子。”太史慈脸色肃然,“若国相遭到奸贼扣押,我虽不能保国相平安,亦可拼死杀出重围,代国相将消息传出,让天下人知晓奸贼的真面目。”

“子义……”孔融有些动容,“此事与你无关,你无需以身涉险。”

此行的凶险程度堪比龙潭虎穴。

别说是太史慈孤身一人了,就算让他带上几千兵马又如何?

只要进了许县或者邺城,再想出来便难如登天。

那可是曹操和袁绍的大本营所在!

即便是在城外等待不入城,也有被截杀的风险。

曹操和袁绍两人,可不是什么善与之辈。

“国相于我有恩,家母再三叮嘱,不能不报;而且我即将要带家母离开北海郡,在此之前便让我为国相最后做一件事吧。”太史慈神色诚恳,目光坚定。

听到这一番话,孔融心中非常感动。

他知道这只是太史慈的托词罢了。

数年前他被黄巾叛军围困,太史慈冒险突围为他找来援兵,就已经报答了他照拂其母的恩情。

“既然子义愿舍命陪我,我便不再拒绝。”孔融站起身来,心中已经有了决断,“我孔氏世受国恩,天子有难,不能不思为天子解忧。”

“子义认为我应该先去哪里?”

为了保证严谨,无论是许县还是邺城他都是要去的,把两个天子都见上一见,再看看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先去见哪个天子。

太史慈稍作思索,说道:“先去许县吧,许县离得比较近,去完许县后可以直奔冀州。”

“善。”孔融点头认可,接着走出书房,带着太史慈来到了国相府门口。

见到孔融出来,国相府外的众人瞬间激动了起来。

“国相!是国相!”

“国相出来了!”

“不是说国相在养病吗?怎么露面了?”

“定是拖着病体出来见我们的。”

“莫非是要给两位使者答复了不成?”

“不知道国相会接受哪位天子的诏令。”

……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孔融,期待着他的决定。

许县使者和邺城使者第一时间就迎了上去,异口同声地说道:“奉天子诏令,请国相前往许县(邺城)觐见!”

两人说着,纷纷双手将天子的诏书奉上。

看着眼前的两份诏书,孔融直接一手一份,全部接下。

许县使者和邺城使者顿时愕然。

许县使者不由得问道:“国相这是何意?为何要接那伪帝的诏令?”

话音落下,邺城使者便劈头盖脸的怒斥他:“国相面前休要胡言!我这诏令有传国玉玺玺印,你手中的可有?”

又是传国玉玺,许县使者只觉得异常憋屈。

明明他那里的天子是真的,可偏偏没有传国玉玺。

这诏令和对方的对比,顿时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就在两人即将吵起来的时候,孔融开口了。

“两位勿需争执。”孔融拿着两份诏书,神色平静地说道:“老夫亦不知道哪位天子是真,哪位天子是假,因此许县和邺城,老夫都会去一趟。”

“等见过两位天子之后,孰真孰假,老夫自有判断。”

“明日一早,老夫会出发前往许县,随后再去邺城。”

说罢,孔融便不再多言,直接转身回府。

只留下面面相觑的许县使者和邺城使者,以及惊呆了的众人。

……

次日清晨。

孔融在太史慈的护卫下,跟随许县使者的车队,从北海郡出发,踏上了前往颍川的路途。

这个消息也飞快的传

遍各地。

邺城,袁绍府邸。

“孔融这个老匹夫,还是去许县了。”

袁绍看完手中这封快马加鞭送来的简报后,沉着脸将其撕成了碎片。

他在麾下谋士们面前假装愤怒,实则心里无比惊喜。

许县的天子毕竟是真的,只要孔融没有老糊涂,便能认出来。

若他去了许县,认出真龙天子后,必定会向天下人说明许县天子为真,邺城天子为假,袁绍便有借口发难。

可他若是先来邺城,识破那流民的身份,那袁绍真是百口莫辩。

他的声誉将会跌入谷底,迎接他的将是天下人的指责和谩骂。

袁绍看向一旁的沮授,问道:“处刑袁术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距离袁术被打入天牢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

袁绍之所以还留着他没杀,就是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动手,好积攒声望。

如今随着孔融要觐见两位天子的消息传开,他等待的机会便来了。

处刑袁术,无疑能让他大肆宣传自己大义灭亲的忠臣名声。

有忠臣的光环加身,即便后面被孔融识破邺城这位天子是假的,也能多一份声名和底气与孔融对峙。

沮授回道:“已经准备妥当了。臣在数日前就命人向外宣传,今日将在北郊对袁术行刑。如今已有不少百姓在刑场围观,只等主公过去行刑。”

作为大义灭亲的忠臣,袁绍肯定是要亲自到百姓面前露面,并担任监斩官。

这样能让他大义灭亲的美名得到最大化宣传。

“嗯,那便走吧。”袁绍起身,背负双手向府外走去,“我去送他最后一程,也让他成全了我的名声。”

……

邺城北郊,行刑场。

此时行刑场周围聚满了百姓。

密密麻麻,多达上万人。

“怎么这么多人啊……”

刘协感受着四周百姓们投来的热切目光,心里微微有些激动。

他还是第一次在这么多百姓面前露面。

之前参加祭祀活动,来的百姓虽然多,但远没有今天这么多,这回感觉全城的百姓都来了。

原本非必要的场合,袁绍绝不会让刘协出宫。

但随着孔融鉴别天子真伪的事件发生,他必须把刘协拉出来让百姓们看看。

瞧瞧这幅皮囊,瞧瞧这细皮嫩肉的,瞧瞧这长相,这不是天子又能是谁?

同时,袁绍还可以通过处斩袁术,来展现出自己对天子的忠诚,让外界指责他挟持天子的声音小一些。

可谓是一举两得。

“袁绍这作秀手法,真是如火纯情啊。今日过后,谁不知道他袁本初大义灭亲,是大大的忠臣。”刘协心中感慨。

看了看四周,发现许多熟悉的面孔都到了。

审配、田丰、许攸、郭图等,还有袁熙袁尚这两个怨种兄弟。

郭嘉站在袁尚身后,显得毫不起眼。

贾诩则与袁熙说说笑笑,看起来十分熟络。

通过暗中观察,刘协发现袁熙和袁尚两兄弟离得那么近,结果大半天过去,居然彼此一句话都不说。

不用多说,这是郭嘉一手造成的。

现在有了贾诩的加入,日后两兄弟之间的隔阂只怕会更深,直到最终彻底爆发。

“就是不知道贾诩该怎么煽动袁熙弑父?”

刘协看着和袁熙有说有笑的贾诩,心中暗道这家伙的演技也很是精湛。

没多久,一阵喧闹声传来。

只见一队士卒将人群从中分开,袁绍骑着高头大马而来。

在他身后,还有一辆押着袁术的囚车。

百姓一看,顿时沸腾了起来。

“袁术!囚车里的就是僭越称帝的袁术!”

“这就是袁术?怎么是这般模样,尖嘴猴腮哪有半点帝王相。”

“袁术逆贼在天子面前顿时相形见绌。”

“大将军亲自督斩手足兄弟,如此大义灭亲,当真是令人钦佩!”

“大将军讨伐董卓,迎回落难天子,如今大义灭亲,实乃汉室忠臣,天下楷模!”

围观的百姓,在有心人刻意带的风向之下,开始议论纷纷。

有辱骂和嘲讽袁术的,有盛赞袁术和天子一比相形见绌的,但更多的则是对袁绍的称赞。

袁绍押送囚车入场后,第一时间来到刘协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随后朗声道

:“陛下,逆贼袁术已经押至刑场!”

刘协明白袁绍的这场作秀已经开始了,自己只需好好配合。

于是面带微笑,按照事先定好的台词说道:“大将军辛苦了,坐下与朕一同观刑。”

袁绍摇了摇头,故意很大声的说道:“陛下,臣有一不情之请。希望陛下能准许臣来主持此刑!”

刘协假装吃惊,“大将军主刑?这不太妥当吧,他毕竟是你的手足兄弟。依朕之见,还是让他人代为主持。”

袁绍长叹一声,声音无比沉痛:“谢陛下体恤。这逆贼虽是臣的手足兄弟,素来与臣关系和睦。

可他大逆不道僭越称帝,犯十恶不赦之罪!臣岂能因手足之情而容忍?请陛下准许臣主持此刑,以这逆贼之血,洗涮我袁氏的耻辱!”

袁绍说完,竟直挺挺的跪在地上。

刘协吓了一跳,你怎么不按剧本来啊!

剧本里可没有你下跪的这一幕。

玛德,真能演啊。

刘协都有些佩服袁绍了,为了演好这一处戏,以他那高傲的性格,竟然对自己下跪。

台下围观的百姓们,听到袁绍字字忠心的肺腑之言,又看他下跪求斩袁术,顿时纷纷动容。

“大将军真乃大汉忠臣!”

“虽为兄弟,但一个乃悖逆之臣,一个却忠心耿耿,差距当真是巨大。”

“这逆贼拖累了大将军的名声啊。”

“袁氏出了这等败类,真是家门不幸啊。”

“好在还有大将军这等忠臣,不然袁氏四世三公的百年声名,真要毁在这逆贼手上了。”

刘协听着这些被煽动起来的议论声,心知火候差不多了,假装一脸感动的说道:“大将军之忠心日月可鉴,那便由大将军来主持此刑,洗刷袁氏的屈辱。”

“谢陛下恩典!”袁绍谢恩之后,转身当着所有百姓的面,大袖一挥:“押逆贼袁术上台!”

随着他一声令下,袁术很快便被押上了刑台。

袁绍冷冷的看着袁术:“袁术!你僭越称帝,倒行逆施,罪无可恕!如今可知悔改?”

袁术神色木然的跪在地上,尽管在牢中并没有遭受虐待。

可牢狱里的生活对于他这个自小便养尊处优的贵胄子弟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如今的他看起来无比憔悴,须发凌乱,浑身污垢,整个人几乎瘦脱了相。

面对袁绍的诘问,袁术轻蔑一笑:“朕乃天子!”

“今日朕即便身死,亦是亡国之君!”

“不是袁本初你这小婢养的口中的逆贼!”

死到临头,袁术没有丝毫畏惧,面对袁绍之时,言语之间依然充满了骄傲与自负。

“放肆!”袁绍勃然大怒,厉声道:“我袁氏四世三公,世受大汉国恩,怎会出现你这等乱臣贼子!你死后又有何颜面去见大汉历代先帝以及我袁氏先祖!”

“来人,行刑!”

作秀之后,一名身着红衣、手持鬼头大刀的刽子手走上前来。

眼见死亡来临,袁术拼尽力气大声喊道:“慢着!朕还有最后一个要求!”

袁绍冷冷道:“什么要求?”

袁术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咽了口口水:“朕……要喝一碗蜜水。”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愣。

刘协疯狂上扬的嘴角比ak还难压。

不愧是蜜水大帝啊,临死之前竟然还要喝一碗蜜水。

袁绍也没料袁术竟会提出这么离谱的要求,本想直接拒绝,但看见眼前袁术这般凄惨的模样时,又忍不住动了一分恻隐之心。

毕竟只是一碗蜜水而已。

刘协很会察言观色,当即开口:“大将军,将死之人,便满足他这一要求吧。”

“陛下仁慈。”袁绍挥了挥手,命人去找蜜水。

没多久,便有一名士卒端着一碗蜜水过来。

袁术细细的将蜜水喝完,有些贪婪和不舍地舔了舔嘴唇,随后长舒一口气,再无留恋。

“动手吧!”

刽子手高举大刀。

袁术抬起头,目光从台下密密麻麻的百姓头顶上掠过,从远处的青山上掠过,看向远处天际。

天空晴朗,万里无云。

真是个死人的好日子。

“嗤——!”

大刀落下

鲜血喷涌。

袁术的无头尸身倒在地上,头颅滚滚,跌落在尘土之中,眼中

已然没有了神采。

随着袁术的头颅落地,台下百姓们顿时欢呼雀跃,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叫好声。

“杀的好——!”

“心疼大将军,为全忠义,不得不大义灭亲。”

“大将军当真是大汉股肱之臣啊。”

赞美和欢呼如浪潮一般涌向袁绍,他成为了全场最为瞩目的焦点。

大义灭亲的大汉忠臣,实至名归!

刘协静静地看着享受万众瞩目和欢呼的袁绍,又看了看地上那颗沾着尘土,无人问津的人头,眼帘微微低垂。

“这就是失败者的下场。”

成功者享受一切,失败者只能跌落尘埃。

如此残酷,又如此现实。

他不想当这样的失败者。

待众人欢呼声稍稍平息之后,袁绍走到刘协身前道:“陛下,逆贼袁术已经伏诛!”

刘协忙不迭地道:“好,好!那尸身就交由大将军自行处置吧,朕先回宫了。”

说完最后一句台词,刘协便登上龙辇,在张郃高览以及一众禁军的护送下,离开了刑场。

“大将军,袁术尸身如何处置?”审配问道。

袁绍看了一眼袁术的尸体和头颅,随意说道:“就在城外找个地方安葬吧,不用葬入袁氏祖坟。”

审配点头应下。

袁绍一边笑着向百姓们挥手致意,一边想着心事。

“我杀了袁术,这大义灭亲的行为,毫不亚于当年孔融和其兄其母争死之举。有了这份声望,我又何惧于他?”

袁绍现在的心情很好,孔融声名威重,可他同样如此。

即便到时候被孔融识破他假立天子又如何?

他就不信单单凭孔融一句话,就能让天下人信服,就能让他辛苦积累的声名扫地!

……

与此同时,远在颍川,孔融的马车缓缓驶入了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