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小秦王

第108章:老朱家的欢乐多,还有大明初代战神、李景隆

“爹,韩国公是您请进宫的?”

玩闹过后,朱棡又是看向朱元璋,询问道。

“咱没请。”

朱元璋闻言,摇了摇头道。

“啊?”

对此,朱棡的眼中露出一抹诧异之色。

李善长自从致仕以后,便是赋闲在家,逢年过节,朱元璋的赏赐也是不断。

而这位不乐得清闲,今日反而是来了早朝,甚至亲自下场,支持大明变法,更是与胡惟庸划清界限。

怎么看,李善长今日的所为,都像是早有预谋,而非巧合之下。

但以这位老国公的作风,又不可能这般轻易的交出底牌。

所以,朱棡也有些拿捏不准,李善长究竟在想什么?

明明当下的情况,只是不利于胡惟庸,但对李善长可没有丝毫的影响。

除非,李善长已经看出胡惟庸自作聪明,又或者脱离了掌控,这才想撇清关系。

想不明白,朱棡有些头疼揉了揉太阳穴,纵然才智如妖,可整日面对这些老狐狸,还是会觉得头疼。

毕竟这群老狐狸,从不按常理出牌,甚至比之朱棡还狡诈。

“咱其实也很意外。”

“但先早朝一步来见了咱,并且求了一道居殿后的圣旨。”

“说是老了,站不住了,让咱体恤一下。”

“而咱也没多想,便是同意了。”

“但这个老东西,竟然能亲自站出来,支持大明变法。”

朱元璋坐回椅子上,方才看向朱棡道。

“爹,您还记不记得,前段时间,韩国公便来过。”

只是一旁的朱标,脑中灵光一闪,便是看向朱元璋道。

“前段时间?”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疑惑。

“坤宁宫。”

马皇后拍了拍朱元璋的后脑勺,方才没好气道:“他来求一道恩典,但你没同意。”

“哦对对对,咱想起来了。”

经过马皇后的提醒,朱元璋也是想起来了,便是转过头,看向朱棡道:“怪不得,善长今日会入朝下场,咱想明白了,他就是为了你。”

“为了我?”

闻言,朱棡又是伸出手,指了指自己,有点懵。

“没错,善长应该就是为了你。”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道。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对于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朱棡却是皱起眉头道。

“想巴结伱。”

朱标转过头,似笑非笑道。

“别闹,那是老爷子的把兄弟,早早跟随老爷子打天下的功臣,需要巴结我这个晋王?”

对此,朱棡直接看向朱标,翻了翻白眼道。

堂堂韩国公、老相国、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太子少师的李善长,需要巴结朱棡?

这一串的官职拎出来,随便摘,李善长都是国之重臣。

毕竟位极人臣,权力已经到了臣子的顶峰,还用得上巴结朱棡?

“那要是为了儿子,巴结你呢?”

马皇后的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便是道。

“儿子,李祺?”

朱棡想了下,开口道。

“嗯。”

朱标揽住朱棡的肩膀,还是笑着点了点头。

“那个鳖孙想打镜静的主意!”

看向朱标脸上意味深长的笑容,朱棡整个人差点气炸,便是喊道。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你妹妹已经到了成婚之年,再加上李祺人品不错,咱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好归宿。”

朱元璋看向有点生气的朱棡,反倒是摆了摆手。

“想都别想!”

对此,朱棡却是恶狠狠的看向朱元璋道。

“你总不可能拦着一辈子吧?”

马皇后又是无奈的看向朱棡道。

“那我也说过,若是镜静喜欢,儿子没任何意见,但若是镜静不喜欢,谁都别想。”

朱棡撇了撇嘴道。

临安公主,朱镜静。

朱元璋庶长女。

而虽是庶出,但却与嫡女无不同。

因为其母不仅是成穆贵妃孙氏,更是朱棡从小牵到大的妹妹。

纵然朱棡离京,前往太原就藩,也不曾忘记过临安,每逢临安生辰,朱棡都会提前备好礼物,为其庆生。

而说心里话,朱棡并不反对朱镜静与李祺在一起。

只是想起历史上李善长的下落,朱棡才不想让李祺与朱镜静成亲。

“你这孩子,至少要问过临安吧?”

面对倔强的朱棡,朱元璋也是有些无奈道。

“不用问,临安还小,再养两年,让李伯收起那点心思。”

朱棡摆了摆手,仍是拒绝道:“反正我朱家的女儿,不愁嫁。”

“都已经是及笄之年了,还小?”

朱元璋没好气道。

“这才及笄之年,您老人家就迫不及待的想将临安嫁出去?”

“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嫁出去相夫教子,不行,绝对不行!”

话罢,朱棡毫不示弱的瞪向朱元璋。

十五六岁的年纪,在后世,还在上学的年纪,就得去相夫教子?

别闹,朱棡压根不可能同意。

“年纪大了,就有点不好嫁了。”

朱元璋看向炸毛的朱棡,有点头疼道。

“娘,老头说您老了。”

朱棡却是头一转,直接看向马皇后道。

“哎咱什么时候说你娘老了你别血口喷人啊”

朱元璋一听,当即有些不乐意道。

“您跟我娘差四岁,我娘二十一岁嫁给你的,那您不就再说我娘老了?”

朱棡的眼中闪过一抹狡黠,便是开口道。

果不其然,此言一出,马皇后本来还不在意的神色,顿时就沉了下去。

“那是乱世,咱跟你娘是患难夫妻,岂能与今日之太平天下相比?”

望向马皇后的神色,朱元璋心底一慌,但还是强装镇定道。

明面上,马皇后还能给朱元璋留点脸,一切以朱元璋为主。

但私下里,朱元璋可晓得这娘们有多虎,压根得罪不起。

“朱重八。”

朱棡还未开口,马皇后便是一把揪住了朱元璋的耳朵。

“哎哎哎疼疼疼,妹子轻点,轻点.”

对此,朱元璋顿时有点欲哭无泪,便是连连喊疼。

可马皇后仍然没有松手的迹象。

而望向眼前这一幕的朱家几兄弟,纷纷低下了头。

似乎这个场景,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陛下,圣躬安。”

被马皇后收拾完的朱元璋,便是直接来了曹国公府,李文忠也是率领一众家眷,迎了出来,躬身行礼。

“咱今日微服出巡,不必多礼。”

朱元璋看向恪守礼仪的李文忠,微微摆了摆手道:“而且都是自家人,就不用这么拘谨了。”

“臣明白。”

李文忠还是有点放不开,便是拱了拱手。

“表兄。”

朱棡与朱标,还有朱樉与朱棣,也是纷纷看向李文忠行礼。

“这是家礼。”

眼见李文忠还有回礼,朱元璋顿时瞥向李文忠道。

“侄儿明白。”

李文忠这才收起手。

朱棡也是上下打量起李文忠。

这位在后世被誉为大明霍去病的美男子。

这般说吧,大明王朝最为耀眼的少年名将,洪武皇帝朱元璋外甥,与沐英并列为马皇后最喜爱的义子。

明太宗朱棣一生的偶像,大明初代战神之父。

淮西集团颜值天花板,最年轻的开过六公。

弱冠之年,两千精兵破敌军二十万。

十七岁,一战成名,震铄古今。

二十岁,镇守严州,大败张士诚,自此张士诚自是不敢窥探严州。

二十三岁,张士诚策反苗将蒋英,刺杀大将胡大海,浙东危急。

李文忠来不及请示朱元璋,便率大军从天而降,以雷霆万钧之势,灭杀叛军主将,且恩威并施,保住了浙东。

好消息传来,朱元璋欣喜若狂,随即命李文忠镇守浙东,短短四年,李文忠便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了为主宰一方的封疆大吏。

洪武二年,李文忠与徐达分道北伐,擒获元王子,公主,宗室成员近万人,缴获丢失了近两百年的宋朝玉玺。

更是于茫茫人海之中,横行万里,大破北元上都。

洪武三年,这位陇西郡王李贞与曹国大长公主嫡子,因功封爵,位列开国六公之曹国公。

洪武五年,徐达镇中路,李文忠率领的东路,冯胜率西路,分别北伐!

李文忠率军出居庸关,直捣应昌方向,攻克应昌,此役中俘获了大量物资,以及北元的部分皇族,更是极大地震撼了北元朝廷。

足以得见,李文忠少年从军,戎马一生,为朱元璋之大明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勋。

随后,一行人便是走进了曹国公府。

只是这一路上,朱棡的主意力都在李文忠身旁的小孩身上。

不错,这个孩子,正是大明初代第一战神,李景隆,也就是著名的虎父犬子典型。

不过,朱棡倒是不认同这一说法。

为什么,身为曹国公李文忠的嫡长子,纵然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

朱棣奉天靖难时期,李景隆率领二十万大军与耿炳文三十万大军兵合一处,这可是近乎五十万的兵马。

李景隆依旧可以调度有序,从这里便不难看出李景隆的才能。

那为什么,李景隆逢战必败?

后世有人猜测,李景隆与朱棣幼年关系极好,所以穿的是一条裤子。

拉倒吧!

十六岁的朱棣跟才七岁的李景隆,能尿到一个壶里?

别忘记了,朱棣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府,而那时的朱棣才二十一岁,至于李景隆才十一岁。

但一个已经是坐镇一方的藩王,一个不过还在读书的孩子,怎么可能有交流?

而且人家建文帝朱允炆,应该也不傻吧?

毕竟李景隆与朱棣的关系甚好,这件事应该不难查吧?

所以真的关系极好,李景隆还能统帅五十万大军?

别闹了,朱允炆连朱棣的小舅子都不放心,又怎么可能派出与朱棣关系极其好的李景隆。

所以,事实上奉天靖难之前,李景隆与朱棣,就是单纯意义上的亲戚,至于别的关系,不用想,绝对没有。

那为什么李景隆逢战必输?

那以朱棡目前的政治眼光来看,奉天靖难,从头到尾,都还是一场政治斗争。

这也就是为什么,奉天靖难之中,唯有忠于朱允炆的将领,能给予朱棣一些挫折的原因。

还别不信,盛庸、铁铉、平安等南军将领在抵抗朱棣的过程中表现英勇,而这些将领都是忠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人。

特别是平安,原为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之子,因其父早年追随朱元璋并深得器重,后战殁,平安被朱元璋收养并悉心培养。

成年后,平安承袭父职,并且一度隶属于燕王朱棣,在其麾下担任过密云指挥使、右军都督佥事等职务。

跟过朱棣,还想干死朱棣,也就大将平安了。

为什么,这位的立场,向来很简单,那就是朱元璋,那对于朱元璋钦定的储君朱允炆,自然也是忠心耿耿。

所以除了本质上的政治斗争,朱棣起兵奉天靖难以来,能让朱棣吃瘪的唯有朱允炆的核心集团。

毕竟朱允炆派出去第一位大将,名为耿炳文。

而从这里便能看出来,朱允炆极其缺乏政治头脑,并且脑子简单,甚至是被建文三傻忽悠瘸了。

什么意思?

耿炳文是谁?

朱元璋开国六公二十八侯旨意的长兴侯。

父子两代为将,都跟在朱元璋的身边混。

后期朱元璋排列功臣榜的时候,更是把耿炳文跟徐达放在了一起的一等功之列。

更别说后期,朱元璋每有大仗都把耿炳文放在军中备用。

直白点,监视主将。

蓝玉、傅友德之类的都被耿炳文盯过。

而这妥妥的开国功臣,心腹爱将,外加机要秘书。

就这样的人,朱元璋驾崩之前,不仅没有安排,也没有单独召见,更不用说托孤之类的。

所以朱允炆死心眼啊,你爷爷没召见,也没跟你说什么,你就不会自己拉拢拉拢?

难不成,以后作为皇帝,还得老朱托梦告诉你,耿炳文要重用么?

作为皇帝,这点政治眼光都没有?

这样的人物,怎么也得放在中枢参政吧?

然后,耿炳文输了,李景隆输了,朱允炆输的彻彻底底。

那现在想来,朱棣能奉天靖难成功,完全是朱允炆的功劳啊。

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朱允炆都是一塌糊涂,又怎么能不败?

但是现在朱棡来了大明,眼前的这个小屁孩,就得好好归拢归拢。

不能从这个李景隆开始起,战神这个词,从褒义词变成贬义词。

毕竟现在的朱棡,晋王朱棡,便是被誉为战神!

“九江,有没有想舅爷。”

就在朱棡思索间,一行人也是走进了正堂,而这刚一进正堂,朱元璋便是牵过李景隆的手笑道。

“想。”

李景隆怯生生的看向朱元璋道。

“臭小子,想舅爷怎么不进宫,看看舅爷。”

闻言,朱元璋却是面色一板的看向李景隆道。

对此,李景隆的头缩了缩,不觉间流露出一丝拘谨。

“陛下,九江”

见状,李文忠则迅速将目光投向朱元璋,准备开口。

只是李文忠话还未说完,便是被朱元璋的声音冷不丁地打断道:“叫什么?”

“舅舅。”

李文忠连忙起身。

“这才对嘛。”

朱元璋的面容略显缓和,一抹笑意隐约可见道:“这才对嘛,叫什么陛下,而且我们是一家人,更何况这里又不是朝堂之上,何必如此生分。”

“没错,表哥,别拘束,况且这还是你家。”

朱标将站起来的李文忠拉着坐下后,也是笑着道。

“嗯。”

李文忠轻轻点了点头,方才转头看向朱元璋笑道:“舅舅,九江最近在学兵法韬略,所以才没有进宫拜见您,您别见怪。”

“孩子好学,咱怎么能怪罪?”

朱元璋白了一眼李文忠,又是揉了揉李景隆的头,笑道:“九江,好好学,未来一定要成为如你爹一般的名将,成为咱大明的中流砥柱。”

“嗯嗯!”

李景隆重重点了点头,语气中更是充满了坚定与憧憬道:“九江会努力成为如表叔一般的战神,大明战神!”

“咳咳.”

拿起茶盏轻抿一口的朱棡,差点被李景隆的话呛到,同时眼中也是升起一抹怪异之色。

毕竟,李景隆的确是大明战神,只是李景隆的这个大明战神,可不是褒义词,而是贬义词。

“怎么,你有意见?”

面对朱棡的突然咳嗽,朱元璋的眼睛也是瞥了过来,并且没好气道。

“九江这个年纪,学习兵法韬略,实在是太早了,不如先让他入大本堂读书,等再过两年,也不迟。”

对于朱元璋的没好气,朱棡一点都不在意,反而是沉吟片刻后,方才道:“毕竟还小,正是玩闹的年纪,又怎么能真正沉下心学习?”

“老三说的不错,现在毕竟是太平之世,不像乱世,朝不保夕,倒不如先让九江先玩两年。”

闻言,朱标也是点了点头,方才看向李文忠笑道:“表哥意下如何?”

“臭小子,你怎么想?”

对此,李文忠并未点头,也并未摇头,反而是看向李景隆问道。

“能去么?”

李景隆的脸上,顿时露出渴望的神情道。

“能。”

李文忠的无奈一闪而逝,但还是点了点头。

“那儿子去。”

李景隆顿时开心笑道。

“明日便送九江入宫吧。”

朱元璋也是笑着道。

“好。”

李文忠轻轻点头。

“姐夫,还在休息么?”

随后,朱元璋又是沉默了一下,方才看向李文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