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要崛起

第377章 更好甩锅?

“叶导,其余九人都不行么?”

送走迪丽热芭之后,王华华来到叶凡的办公室内,询问其他九人没有被选上的原因。

她要总结这些原因,在下一次筛选的过程中,争取将这种类型的人给pass掉,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总体来说还可以,但是不适合我们这档综艺节目。”

叶凡开口回应一声。

“综艺演员的招募,可以放缓速度,因为预订拍摄时间在新电影上映之后,所以不用着急。”

“好,我知道了。”

听闻叶凡的话,王华华回应一声。

“那您这部新电影有需要我去做的,您再喊我,我先去忙了。”

听到王华华的话,叶凡点了点头。

这时办公室内就剩下叶凡一人。

他看着面前没有写完的剧本,眼睛不停转动。

全新的呈现方式,光有震撼的场景还不够,因为在《环太平洋》中,特效的呈现方式,观众们已经见过。

心中这样想着,叶凡没有立即开始对剧本的创作。

“全新呈现方式。”

嘴中喃喃着这句话,叶凡在脑海中搜寻着。

在叶凡所有作品中,呈现方式、表演方式和类型,都有明显的区分。

这次连续拍摄两次相同类型的电影,自然要在呈现方式上做出区分。

能让观众们看到另外一种全新的呈现方式,这部影片才算成功。

片刻时间,叶凡眼前一亮,脑海中已经有了全新呈现方式。

“裸眼3d效果!”

叶凡自言自语着说道。

裸眼3d效果,就是不需要佩戴3d眼镜,也能让人看出有3d效果。

这种效果对于后期剪辑的要求非常高。

不过对叶凡来说,就是小事一桩,在想到这种呈现方式之后,叶凡脑海中,自然就呈现出来这种剪辑方式。

心中这样想着,叶凡从兜里拿出手机,解锁后打开微博。

由于《负重前行》已经下映,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们讨论的话题,已经不再围绕叶凡和他的电影作品。

“新电影的呈现方式:裸眼3d!剧本正在创作中,请大家稍安勿躁。”

发送一条微博,叶凡放下手机,继续开始剧本的创作。

而这条微博在发送后,第一时间就被新闻媒体关注到。

“震惊,目前国内3d电影的普及并不完善,而叶凡导演竟然提出了裸眼3d!这种呈现方式,真的能通过剪辑呈现出来吗?”

“裸眼3d!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得不说,叶凡导演的思维模式,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天马行空!”

“为了给观众朋友们全新的呈现方式,叶凡导演提出裸眼3d!顾名思义,这就是不需要3d眼镜一样能看到其效果的表现方式!”

“叶凡导演为了观众们能看到高质量的电影,真是想尽了办法,但是这个办法是否可行?还需要我们等待影片上映后,才能得知。”

“……”

新闻媒体对叶凡这条微博的评论很保守,没有呈现出一面倒的趋势,但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不相信的语气。

因为目前在国内,3d电影的推广还没有普及,就是因为3d效果远比普通效果的成本要高很多。

所以国内诸多导演能使用普通效果,绝对不会使用3d效果,这也导致观众们很难看到3d电影,从而对这个效果没有清楚的概念。

新闻媒体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很快观众们就在网上议论这件事情。

“这种呈现方式到是挺新鲜啊,还没见过呢,真的能让平面电影看上去很立体吗?”

“这能做出来这种效果?我咋觉得够点呛呢?虽然想法是好的,但是别拍砸了……”

“怎么忽然就想起来使用这种呈现方式了?是不是对自己的剧本不把握,所以想找个我们没有听说过的呈现方式拍摄,到时候好甩锅是吗?”

“叶导也是为了照顾我们,才会想出这种方法,但是感觉可行性不高啊,这种效果真的能做到吗?”

“我觉得还是不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了,只要在剧情上能给我们带来新鲜感就行,其他的都无所谓。”

“毕竟我们看电影,看的就只是故事情节和内容而已,这种呈现方式估计用了也看不出多大效果。”

“非常期待叶导的新电影。”

“……”

而观众们对叶凡这条微博的评价,反响并不是很好,因为观众们对3d效果呈现,并不感冒,为数不多的3d电影

质量还都不过关。

这让观众们对3d电影有一定的误解。

而叶凡这条微博的内容,同样被业内人士看到。

“什么鬼,裸眼3d,这难度堪比自创电影类型了,这叶凡导演怎么,一次次的作死?”

“这种呈现方式,带着眼镜都很少有人能做好,现在叶凡竟然直接跳过,要做裸眼的?”

“这……有能力的人都喜欢找刺激吗?这种事情在决定之前,他都不看资料吗?”

“真自信,竟然敢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想劝他去看看那为数不多的3d电影,没有一个评分在6.0以上……”

“膨胀?走出自创电影类型的道路之后,叶凡导演是不是有点搞不清自己的能了?”

“就算这个电影类型是你创建的,你也不能这么为所欲为吧。”

“……”

业内人士对叶凡这条微博的评价很直接,这种事情在他们看来,是不可能的。

3d电影在国内都不流行,更别说是裸眼3d,这两个呈现方式,虽然就差两个字,但是他们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对后期剪辑的要求,自然也不相同。

国内能制作3d电影的团队也就那么几个,业内人士都知道,但是能做出裸眼3d效果的团队,业内人士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