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长公主的事迹
回到房间,沈夏就躺着,
宋江上床在旁边为其按摩,尤其是两只手。
到最后,都有看着她的手在抖。
沈夏在宋江按着按着就睡了。
宋江静静的看着沈夏的容颜,想着自己的打算,心中满是不舍。
纠结不已。
沈夏晚上都没有起来吃饭,
等睡到自然醒时。
宋江才让人把饭端来。
吃完饭后,马上休息也不行,便出院子走走。
看着宋允正朝这边走来。
看着沈夏:“醒了,吃饭没有。”
沈夏点头:“吃了。”
沈夏身边只有吉祥和如意。
沈夏突然问道:“你知道萧北吗?”
宋允听后:“嗯,”
“你知道今天家里来了一个病人吧!”
宋允点头。
“他说他是萧北,”
宋允看着沈夏好奇,便让身边的人都下去。
两人走到亭子那边坐着。
“萧北是这南境的边关镇守大将军,当年长公主顾汐的得意部下,后来长公主退出朝廷,卸了兵权,朝廷的百万兵权就移交到萧北,秦汉,涂易三人手里 。”宋允说完后。
沈夏心中八卦的小火苗就燃起,眼睛都亮了起来,好奇地问道:“百万兵权在一个公主手里?”
这简直太令人难以置信了!谁能想到一个女子竟然掌握着如此巨大的权力呢?这怎么可能不让人感到惊讶呢?
宋允才耐心地解释道:“当年先帝嫡出的子女只有两个,一个是长公主,另一个是她嫡亲的弟弟。然而,长公主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能,既能文又能武,而相反,她的弟弟却体弱多病。此外,长公主自幼便驰骋沙场,平定四方,智勇双全。”
沈夏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哦,原来如此,那么当今陛下是长公主的弟弟。”
宋允才摇了摇头说:“并非如此,当年她的皇弟还没来得及继承皇位就不幸离世了。后来,又过了几年,先皇病情危急,想要将皇位传给长公主,但长公主坚决拒绝,一心一意地辅佐她的侄子登上皇位。”
沈夏不禁好奇地追问:“难道最后她还是被侄子逼迫放权了?”
“没有,皇上非常敬重长公主,是长公主的独女失踪了,一心为了找爱女,精力有限,所以才把兵权放出来的。”
“放任了兵权也辅佐了皇帝好多年,后来皇帝完全能担起朝庭后,长公主才退出朝庭的。”
“但是这么多年来,长公主的地位无人可撼动,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由此可见,皇上还是非常重情意的。”
“哦,好厉害的奇女子,真想见一面啊。”沈夏想,一个女子能有如此成就,自己都好想见一下这位英明神武的公主。
宋允摇摇头:“见不到的,长公主就连皇家宴席都很少出来。”
“哦,想来也是,长公主一心为了国家,可是连自己唯一的女儿都没保护好,任谁都难以释怀吧!”沈夏感慨地说。
宋允看着沈夏提到这位公主时眼中冒星光的样子,不禁好奇地问道:“看来你对这位公主很感兴趣。”
沈夏用力地点头:“当然啦!你难道不觉得她是一位奇女子吗?在我们那个时代,她肯定会成为众人的偶像!”
宋允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容:“嗯,你也是个奇女子。”
沈夏连忙摆手:“我可不是什么奇女子,和那位公主相比,我还差得远呢!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这时,宋允从怀里拿出一叠银票,递到沈夏面前。
沈夏低头一看,眼睛顿时瞪大,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哇——”
眼前的银票竟然有一千两!
沈夏难以置信地看向宋允:“你哪里来这么多钱?”
宋允轻轻抬起嘴角:“有一部分是写话本子的钱,还有一部分是自己出的押题,挣的钱。”
沈夏被逗笑了。
押题?
你真的是千古第一人啊!
考试你都能挣一道钱。
怎么比三哥还能算啊!
沈夏笑着接过:“那你有留钱在身上吗?”
宋允点头:“有的,放心吧!”
沈夏接过钱:"好吧!我跟你收回来,你要用就找我要哈!到时候你有中意的女子再给你”
“好,”
一会儿两人聊了一些在读书方面的事。
看着天气已晚,
沈夏道:“那我回去了。”
“嗯,我送你到楼下。”
“好。”
到了楼下看着二哥。
“二哥——”
然后转身看着四哥:“四哥你也早点回去睡了。”
“哦,你进去吧!”
“嗯。”
进去后,
“你去沐浴吧!我把水都给你放好了,衣服也放好了。”宋明道。
沈夏高兴的在宋明脸上亲了一个:“谢谢二哥。”
宋明抿嘴抚摸刚才被夏夏亲过的地方。
等沈夏出来。
宋明便牵着他一起上楼。
两人之间除了亲亲抱抱。
就没有什么了。
因为吃肉这种事,只要没开头就好。
二哥不像三哥,很好哄的。
大哥虽然吃过肉,但是自制力比三哥好的多。
现在沈夏都习惯晚上抱着人睡。
不过只是冷的时候,天热的时候,还是喜欢摆大字的。
沈夏这两天都没有出门
眼看两个孩子要开学了。
头一天晚上,沈夏就专门为两个准备了很多东西,从头到脚,都准备的非常仔细。
开学前,就让家里人为他们两人各做了三套秋衣和冬衣。
衣服肯定都是提前做的,所以大家的冬衣都差不多做好了的。
宋家最不缺的就是布料,
另外两人都分别给了五两银子,没有多给,因为和四哥一个学院,有什么事,差银子的可以找四哥,所以就没有给多少银子。
而且有四哥先读书,所以学习方面要准备什么,沈夏都提前问了四哥的。
只有多准备的,就没有少准备的。
到了第二日
之前都是和三哥大哥一起去的,所以这次送小五和小天,就是二哥陪着一起去的。
宋允也一起的。
一大早砚一就驾着马车带着大家出门的。
快到午时前,就到了县里。
然后听宋允在马车上说,张榜一般是午时,
沈夏一算,午时就是十一点的样子。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都没有先送两个孩子去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