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进步明显
许师傅在村里走了一圈,便有不少人知道,杜青娘要修房子,需要几个人干活的消息。
江光玮也听说了,回家就跟赵氏说起来。
“现在我们两家的交情不错,她家有事,我这儿是不是该去给帮个忙啊?”
村里关系好的人家,有什么事情时,都是互相帮忙,这差不多就是最基本的人情往来。
赵氏就白他一眼:“你去帮忙了,那家里的豆子谁来磨,你这不是去帮忙,你这是在添乱。”
自己手里没活计,去帮忙倒也罢了,但现在明明有活儿忙,却撂下不管,跑去帮忙修房子,这简直是在拖后腿。
她就觉得自家男人这脑子,是不是有点不清楚。
“但是人家有事,我们都不去帮忙,这有些不应该啊!”
遇上这种事儿不去帮一把,一些气量小的人,是会多心的。
“你放着磨豆子的活不干,那才更不应该。”赵氏有些没好气:“做生意赚钱,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才是大事,修房子干活那点事,都是小事情,你不要因小失大。”
想了想,就又道:“以我们两家现在的关系,什么都不表示,那也不行,这样吧,你在家里待着,我过去一趟,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江光玮也不是真的傻,他只是担心,人家有事时不去帮忙,会影响到两家的交情,到时候人家把磨豆子的活交给别的人来做,那他损失可大了。
要知道现在每天磨豆子,就能净赚几十文,比在城里做工都赚得多,还没有那么辛苦,在家里就能赚这钱,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事,也正因为他每天赚几十文,连女人都能他殷勤了不少,每天熬绿豆汤给他喝。
他就想能把这活儿,长长久久的干下去。
赵氏提了一篮子菜,拉着杜青娘的手,很是亲热:“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们拿点菜吃,也省得你总是去买。”
想想她们家这日子,真是吃什么都要买,也是有些费钱。
杜青娘就笑着接下了:“那就多谢你了,家里的菜正好吃完,我正想让大丫去村里买一点,没想到你就送过来了。”
那有这么凑巧的事,赵氏只觉得杜青娘做生意后,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听说你这边要修房子,我家江光玮听说后,就跑回家跟我说,要来给你帮忙……”
一听这话,杜青娘都有点急了,连忙道:“可别,他还是继续帮忙磨豆子吧,这活儿可耽误不得,修房子的事儿,找得到人帮忙的。”
“我也是这么跟他说的,他就怕你多心,觉得家里有事都不来给帮个忙,很有些说不过去。”
“可千万别这么想,每天把豆子磨好,就已经是帮大忙了。”
听她这话说得,好像白干活不拿钱一样,他们可是拿了工钱的,每天几十文收入进账呢,这活儿他们夫妻俩可都舍不得。
杜青娘继续道:“我这边你们不用担心,每天给十文的工钱,有人愿意来做活的,也就忙三四天的工夫就好。”
听着一天十文的工钱,再对比一下自家,一天几十文,赵氏只觉得占了老大便宜了。
“能出十文的工钱,应该有不少人都愿意来干活,对了,可需要我过来帮忙做些什么?”她这趟过来的目的,就是主动要给她帮忙的。
杜青娘就摆了摆手:“不用,给了工钱,家里就不用管饭了,也就没什么好忙活的,家里几个孩子,我都嫌她们在家添乱,打发她们去村里玩耍去。”
赵氏就点了点头,家里不用管饭,那是能省不少事,手里有钱,这么安排就很轻松,舍不得花钱的,就得管饭,其实忙来忙去,也是累家里的女人。
既然没什么事需要她帮忙的,赵氏也不强求,随即与她说起别的事来。
“那宋婆子想给他儿子说个黄花大闺女,但也不想想江光宗什么年纪了,人家黄花大闺女,能轻易松这个口,愿意的人家,那都是奔着聘礼银子来的,只要肯多给钱,人家就愿意嫁姑娘过来,但宋婆子又舍不得花钱……”
这江家的八卦,杜青娘不是原主本人,听着倒也并不觉得尴尬,而且赵氏说到她面前来,大概也是有心想要说给她听,她与江家和离了,是没关系了,但几个孩子,就算是跟着她生活,那也是江家的孩子。
多了解一些江家的情况,也没有什么不好。
“那后来怎么样,说成了吗?”杜青娘问道。
赵氏见她并不反感,还追着她问,显然是真一点不介意,不由笑了一声,道:“舍不得花钱,谁家大姑娘愿意嫁啊,人长得是还不错,但年岁在哪儿了,再加上现在他们一家子的名
声,也不是很好听,亲事也并不好说。”
主要是她觉得宋婆子的要求太高了,非要娶个黄花大闺女,人家养女儿一场,当然会想嫁个门当户对、年岁相当的不是,年纪大人家那么多,就真有点不合适了,她若是放低要求,娶个寡妇进门,亲事应该很快就能说成。
“他们家想儿子是想疯了,我看这事儿估计是不会拖很久,就是不知道宋婆子是愿意花钱呢,还是娶个寡妇进门了。”
不管娶什么样的,在她看来,那新进门的媳妇,指定比不上杜青娘能干,不过在宋婆子眼中,大概就是只要能生儿子的,都是她好儿媳妇。
想到这些,也不由暗自摇头,杜青娘什么都好,也就是运气不好,连生几个女儿,都没能有个儿子,不过生儿生女这种事情也很难说。
江家要娶什么样的媳妇进门,杜青娘并不在意,只要不影响到几个孩子就行了。
“这事且看着就是了,想来新媳妇指定是能让他们满意的。”她不紧不慢的说了一句。
赵氏就笑了笑,没接这话,再娶的媳妇肯定是没有杜青娘能干,但若是能生个儿子,宋婆子一家必然是十分满意的,唉,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评定一个女人的好坏,是看人有没有生儿子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赵氏便就告辞回去了。
待人一走,江大丫几个就凑了过来。
“阿娘,他们家要娶新媳妇了吗?”
这个问题,杜青娘看了她们几个一眼,便点了点头:“他们家急着想要个儿子,肯定会快点娶个新媳妇回家的,不过也不用多想,你们跟着我一起生活,他们家娶新媳妇,跟你们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虽说她们几个是江家人,但从江家离开后,也就不能算真正的江家人了,怎么说呢,有一点关系,但关系并不紧密,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几个孩子低头想了想,觉得好像就是这么回事,她们姐妹几个,又不与江家人一起生活,认真说起来,已经是两家人了,别人家的事,跟她们的关系确实不大。
“阿娘,我明白了。”
杜青娘就一脸欣慰的点了点头,几个孩子都聪明,不去钻死胡同,这就很好。
“明白就好,带着妹妹们继续去写字吧!”
她帮着做的一个简易沙盘,几个孩子得闲的时候,就会拿着树枝,在沙盘上写上几笔,练习了几天下来,字虽然算不得多工整,但也能完整的写出来,进步还是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