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了散人

第66章 为了血脉的延续1

关门的事情让余哲老妈袁瑜很不满,这让袁瑜的选美大业受到了很大影响。

高墙内虽然住进来很多人,现在总人数已经超过五千了,但是,跟洋落市五百多万的人口比,也不过仅仅是千分之一而已,就算选美只是在洋落市——其实袁瑜很愿意将这个活动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反正不是正式的儿媳妇,老外也是可以的,她其实对抱个洋娃娃有份执念,洋娃娃很可爱的,而且据说混血儿很聪明的。

受到限制只能在高墙内的五千人里选择,让袁瑜很是不甘心,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丧尸已经出现在了离洋落市三四百公里范围之内,她心里也慌。

袁瑜只能安慰自己——这只是第一期,以后还能再搞二期三期的,到时候一定要扩大范围。

其实,这五千人中,十八到二十八岁的年轻漂亮姑娘也不少,好几百呢,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给别人当生育工具的,虽然不能说完全没名没分的,可这个世界里,华夏废除纳妾制度也已经快百年了,没有编制的女人就是二奶,当二奶的一直都不缺,尤其是这二三十年里,但毕竟是家庭的编外人员,身份尴尬呀!

因为同样的尴尬,袁瑜也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选美,只能发动身边信得过的闺蜜和姐妹妯娌,在暗中物色,然后先旁敲侧击,有了点儿眉目再由袁瑜出马去想看。

袁瑜的烦恼跟余哲的烦恼正好是相反的,余哲在为进入的人太多而烦恼,他必须要控制人数,尤其是控制空着手进来的。

人是要吃饭的,一个人一天需要大概一公斤的粮食、禽蛋肉类、蔬菜水果,五千人呀!一天的消耗就是五吨,而其中还不能都是粮食,而粮食好储存,高墙内现在储存的各类粮食总量超过万吨,够这些人吃两千天,也就是六年多时间的。但高墙内的肉类、禽蛋、蔬菜、水果的存量就少了很多,尤其是蔬菜,新鲜蔬菜三天都不够供应的,完了就只有干菜和咸菜了。而这两样也顶天够大家吃一个月的。肉类同样,倒是鸡蛋鸭蛋多一些,但也顶天能支持两三个月的供应。

上一世余哲就为这个烦恼,这一世也是一样,好像新鲜蔬菜的供应本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余哲在自己办公区外的茶水间,召集家里主事的陈瑞亦、余锦洪、余辉、余睿、余东、余南、余建、余琪、余玮等人一起商议,也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能拿出来的也就开源节流两条,节流就是新鲜易腐烂变质的蔬菜先吃,然后开始控制供应量,尤其是干菜和咸菜,力争做到细水长流。

开源就是不定期出去弄一批新鲜蔬菜回来,反正现在丧尸群还没有抵达洋落市,鱼背山一带还是相对安全的,可以出去购买蔬菜。

现在买东西是不能指望别人收钱的,自己这边都不收钱了,别人也同样,就只能以物易物。

陈瑞亦毕竟是鱼背山的坐地户,打了几个电话,然后说道:“买菜没问题,山上面,比较偏远的村子还有一些蔬菜地没有全部收割完,而且我们也可以购买一些才做好的咸菜回来。前半个多月,整个洋落市走边的乡镇几乎村村户户都在做咸菜,数量很多。咸菜储藏时间也长,比新鲜菜更合适。但对方要粮食,还有武器。”

现在带保安帮着一起守卫的余玮摇头道:“枪支弹药咱们现在虽然看着挺富裕的,但要是真出现丧尸围城,怕也未必够用。警棍和盾牌也不多,就只有有限的那么十几样,就算拿出去也换不回几斤咸菜。警棍和盾牌维持一下持续还行,真要打起来,未必好用,杀伤力不够。”

余哲拿过自己重新编程的平板电脑,查看了一下现在储藏的物资清单,微微一笑,轻轻摇摇头,说道:“当初搜集物资的时候太匆忙,什么都买,一些没用上的现在都堆着呢。我看了一下,咱们现在有一大批的闲置镀锌水管,这个应该是被别人坑了的,镀锌水管应该被淘汰了,不知是谁家积压在手里的,卖给了咱们。不过,错有错着。这批镀锌水管就可以为我们换来大批的蔬菜。我们还有一批钢板,高墙双包给了省路桥,但大门是我们自己找人加工的,做钢制大门剩下的钢板不少,以及当初的边角余料也是很大一堆,现在也都在一楼临时库房里放着。切割机具,打磨机具、焊接工具这些我们都不缺。镀锌水管切割成一米长一截一截的,一头焊接上二三十厘米长十几厘米宽的钢板,在打磨一下一下,刀也可以长矛也可以,就是一件杀伤力不弱的冷兵器了。”

在幸存者小镇的时候,余哲等级还低,跟着小战队进末世,干了不少组织发动幸存者的事情,对于简易冷兵器制造知道的也多。

“我们还有不少的钢筋和铁丝,嗯,要是真的出现丧尸围城,倒是能派上用处。”将钢材类看了一遍,余哲把平板电脑放到一边,面对着众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将武器作坊搞起来,电焊要点儿技术,看咱们现在这些人里有没有能干得了的,没有就从海边上请一个回来。郝柏双跟咱们联合投资的海上养殖场正在海边建造,他找了一批焊接高手过来。其他切割打磨都是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有人指点一下就能上手。”

“关键是要让大家愿意干活。”余锦洪手指敲着自己茶杯,脸上多是无可奈何的表情。“别看现在这里面有五千多人了,可要是说下力干活,还真喊不出几个人来。聊天、打牌、喝茶、跳舞的人都多得是,你喊一声能来好几百,还有不少人问我什么时候将健身会所才开放,他们等着过来健身,还要泡泡桑拿。现在,绝大多数躲到这里的人,都是一种走亲戚的感觉,时间定为也很短暂,以为在这里暂时住几天,等这一阵风过去了就回自己家去。找他们干活恐怕是不太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