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云间君

第二十九章 各方齐聚建德

海瑞此时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建德县灾民流民无数,若不是淳安收纳了一部分流民,说不定已经乱了起来。

来的时候孤身一人,将整个巡抚衙门几乎得罪完了。

凭借建德知县文书,打着知府衙门的幌子,才勉强控制住了局面。

建德县衙内,海瑞端坐在案台之上,神情肃穆,仔细审阅着手上的公文。

建德县丞说话小心翼翼:“禀堂尊,卑职照你的指示,筹了两天的灾粮,只能筹这么多了,这些日子,卑职都快把建德县上上下下得罪了个遍,实在是筹不出来了。”

海瑞:“那你就先别管这件事了,去把受伤的灾民安置好,死了的抓紧时间安葬,生病的集中起来,安排郎中草药医治。”

“本官不管你们之前是怎么处理灾情的,但是现在,如果因为你们谁的疏忽,导致有任何一个灾民死掉,那就严惩不贷。”

一通威吓,堂下之人连忙称是。

海瑞见状,声音柔和了些:“大家都有公职在身,保护百姓本就是我们的天职,吃了这份粮,就必须做这些事。”

“这些日子,我也不闲着,和大家同吃同做,一起将这个灾熬过去。”

建德县丞心里松了口气,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受伤生病的灾民数量有些多,怕是腾不出这么多地方安置。”

“你有地方住,灾民就没有地方住吗,实在腾不出地方,就把灾民安置在县衙里,我们搬出去。”

建德县丞一怔,支支吾吾道:“这……不合规制,不过暂且不论,只是粮确实不太够用,燃眉之急啊。”

他补充道:“前些日子淳安县又送来了几船粮,但实在是杯水车薪,若是赈灾所施的粥还是按照原来的标准,怕是连三天都坚持不了。”

涉及到粮食问题,海瑞也叹了口气:“粮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你们只管先去做。”

海瑞的底气来自远在苏州的谭纶和胡宗宪。

但眼下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

等胡宗宪在粮食耗尽之前,将救灾的粮食运回来。

而且最好还是要赶在巡抚衙门买田的船队到来之前。

不然到时候,一边是断粮即将饿死的百姓,一边是十石一亩,八石一亩的价格,百姓的土地就要被贱卖,来年又是流离失所的局面。

后者看似有希望,但实际上也只是饮鸩止渴,慢性毒药罢了。

他心情沮丧在于,如今放眼整个杭州,乃至浙江,所有人都没有帮助淳安建德的打算,甚至有些人借此大发国难财。

举目四望之下,全是敌人。

一时间,海瑞的心里全是悲凉与孤独。

又过了两天,胡宗宪的粮船没等到,反倒是等到了凶神恶煞的徐蒋两位千户。

以护送赈灾粮的名义驻扎在了建德县。

又过了一日,从杭州出发,一百多条挂着织造局灯笼的船缓缓靠近了建德。

海瑞此刻正在县衙的签押房中。

县丞急冲冲从外面跑进来,传来了粮船靠岸的消息。

“禀堂尊,船!船来了。”

“什么船?”

“粮船!江南织造局买田的粮船!”

“哪儿的粮船?”

“织造局的粮船。”

海瑞猛地站起身:“你可看清楚了?”

“看清楚了,粮船上挂着灯笼,明明白白写着织造局几个字,他们的人也来了,都在县衙里,您看要不要和他们见上一面。”

海瑞沉默着不说话。

建德县丞小心翼翼瞄了海瑞一眼,试探着问道:“堂尊大人,这粮船来了可是好事,县里那些大户,这几天都在催着我,问我们什么时候能把欠他们的粮还回去。”

海瑞:“让他们亲自来和我说,我问你,咱们仓库里的粮食还够用几天?”

县丞哭着脸:“几天?眼下半天都不够用了,减少一下施粥的份量,说不定还能撑过今天,等到明天,就真的彻底没粮了。”

海瑞又坐了回去,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县丞接着说道:“堂尊,卑职知道的事不多,但眼下断粮就是最要紧的事儿了,您老就是有天大的算计,也得先填饱灾民的肚子,不然省里怪罪下来……”

海瑞语气平淡:“我本来就没想活着离开这里……你去跟那些人问清楚,亲自去落实,他们真是打着织造局的牌子来买田。”

“最好让他们立下字据,签上公文,明明白白证明他们是织造局里的人,不然,一粒粮都不要从他们的船上卸下来。”

“另外叫人,把这封书信交给淳安知县李青云。”

————

沈一石所在的大船靠在码头边。

其他船离岸边稍稍有一些距离,岸上站满了官兵,饥荒期间,要谨防灾民上船抢粮。

沈一石静静坐在大船船头的椅子上,看着人挤人,衣衫褴褛的灾民。

被他派去县衙的管事回来了。

管事来到沈一石身边,将刚才所遇一五一十说出:“老爷,这一趟没见到建德知县,那县丞说他们的知县大人要我们签下织造局的名头,才肯过来,小的拿不准注意,只好回来禀告老爷。”

沈一石感到奇怪:“这赈灾的粮应该今天就没了,他们也不急?”

“小的也不知道,不过看那县丞忧心忡忡,情况应该不怎么好。”

“他不急,我们也不急,这个海知县有点意思,和那个李知县一样,我倒还真想会会他。”

那管事:“小的这就催他来?”

沈一石:“不用催。催,他也来不了。”

沈一石站起来,脸上的表情让人看不透他心中所想。

“都不急,谁会急着去送死呢?”

————

这一晚注定过得不平静。

海瑞辗转反侧睡不着,心里担忧空荡荡的库房,已经掏不出一粒粮食。

而在远处的驿道,一辆马车和车队正急冲冲往建德县赶。

高翰文坐在马车内,马车外一个队官,八个骑兵,都挎着刀,前面四个,后面四个。

人数虽少,但已经是他跨过臬司衙门之外,仅有的能找到的帮手了。

比起这几个官兵,最管用的,还是他怀里的知府大印和赈灾钦使的身份。

钱塘江上,百膄载满粮食的大船也在向淳安建德方向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