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三

第二百九十六章 预料

“今天,朕要求尔等,按照制定的应对措施,有条不紊,迅速执行。”

“若有敢懈怠分毫者,朕绝不会轻饶。”众文武战战兢兢躬身领命。有了满朝文武的加入。

大明朝廷这个庞大的机器,开始迅速启动。资金,物资,诏令,开始分发北郡各地。

军队,官吏,也开始频繁的调动起来。

如此紧张的气氛,也增加了百姓的恐慌。别的不说,京城的粮食价格,开始迅速攀升。到了下午时分,价格就已经涨了五成之多。

而且上升的趋势,非但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而继续迅速攀升。

粮食价格的疯狂上涨,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的物资的价格。

这一点让朱祁钰也没想到。在所有人都在为度过此次难关努力的时候。

他没想到,这些人竟开始了囤积居奇,炒起粮食的价格,大发国难财。

想到这里,他嘴角泛起一丝的冷酷。“于太保,这些奸商不是要发国难财吗?”

“把储备的粮食,卖给他们。朕想看看他们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于谦知道皇帝这是要惩治这些奸商了。“是。陛下。”

极端寒潮天气,即将来临的消息。终于公布了出去。

正如朱祁钰预料中的那般。。它引发了百姓的恐慌和不安。在这样的恐慌氛围下。

以粮食为主的生活物资,以及棉织品的价格,开始疯狂暴涨。

那些为富不仁的奸商,为了大发国难财。趁机囤积居奇,恶意抬高价格。如此情况,无疑更进一步的加重了百姓的恐慌。

面对暴涨的各种物资,以及奸商故意限量的售卖。

京城中的老百姓,已经买不起了。但那些奸商们,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他们还是不断找门路,找关系,从各处收购粮食。

甚至,举高额的债务,也要往自己粮仓里,不停地买入。

面对这些奸商的行为。

新帝朱祁钰终于出手了。

两个月前,他出征瓦剌的时候。从大明各地,运送来了海量的粮草。本以为这场战争,要消耗很长时间。

所以,运送京城的粮食,可以说还海量的。但谁也没想到,战争仅仅只用了十天就结束了。这些海量的粮食,也就被朝廷储备了起来。也就是说,其实京师根本就不缺粮食。但那些奸商却忽视了这一点。

他们故意制造这种恐慌的气氛,给人们营造出一种缺粮的假象。

为的就是把手中大量粮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高额抛出去。

朱祁钰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终于出手了。

“他们不是要买吗?”“好,那就卖给他们。”在朱祁钰的授权下。

那些储备的粮食,开始源源不断,拉入京城之中。

直接高价售卖给了那些奸商们。

直到晚上,奸商们才发现苗头不对。

因为他们突然发现,他们花费完了所有的资金,收购了大量粮食。

可还有源源不断的大批粮食,运入京城。“这到底怎么回事?”这些奸商们终于慌了神。

随后,他们终于打听到一个令他们感到天崩地裂的消息。

那就是朝廷在京郊外,囤积了海量的粮食。足够京城百姓,吃上一年的时间,而不断粮。

当得到这个消息后,这些奸商一个个面色苍白,差点昏厥过去。

他们这才想起,两个月前那批大军的粮草,其实只消耗了一点。

大部分都作为战略资源储备起来了。“完了。”

“这下全完了。”这些奸商们一个个惨呼哀嚎。

他们耗尽了所有的家资,本以为能趁这次机会大发国难财。

如此一来,定能使他们的身家,翻上几番。可谁知,这位新帝竟这么的狠。

直接给了他们沉痛一击。怎么办?降价赶紧处理掉这些粮食吧。

第二天,京城的百姓猛然发现,那些奸商的粮食价格,突然间大跳水。

百姓们懵了。其实,人性很有意思。

那就是当一种商品价格上涨的时候,大家会争先恐后地购买。

当它价格迅速下跌的时候。大部分人反而会持观望的态度。

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昨天,大家望着高昂的粮价,哀嚎着买不起。

但今天,他们却是秉着它还会跌的心态,抱着观望的态度。

几乎没多少百姓来争抢了。如此一来,奸商们更恐慌了。

他们必须赶在朝廷开仓放粮之前,把所有囤积的粮食,给抛售出去。

“继续降价。”这些奸商的心开始滴血了。

因为把粮食以这样的低廉价格,全部抛售

出去后,他们的身家也就缩水了一大半。

随着奸商们不断降低粮食价格。

朝廷再次出手了。这次是来收购的。是的。

朝廷以极低的价格,把这些奸商的大部分粮食,又给收购走了。

昨天,朝廷以高价卖给了这些奸商,巨量的粮食。

今天,又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这些奸商手中的大量粮食。

这一卖,一买,朝廷赚的盆满钵满。而粮价也终于稳住了下降的趋势。甚至,出现了小幅的上升。京城的百姓们再次慌了神。

这个时候,朝廷突然宣布,开放官府的粮仓售卖。

每家每户,按照人口储备够半年粮食。

同时,也会拿出一部分的粮食,用于赈济京师穷困的百姓、流民。

不知是何原因,十多万石的赈灾粮,皇帝让掺杂上一些碎草屑,甚至是砂砾。

这引起了内阁众阁老,以及铁骨铮铮的于谦强烈的不满和劝谏。

不过,朱祁钰一句话却是让这些重臣陷入了沉思。

“加入这些碎屑之后,朕就能保证每个贫困百姓,流民,都能享受到足额的赈灾粮。”

“若是不加入。你们信不信,最终发到这些百姓手里的,不足五成。”

这些重臣瞬间明白了皇帝的这个道理。天下胥吏皆可杀。

朕竟与天下胥吏共治天下?为何太祖皇帝发出这样的感叹。不是没有原因的。

也许朝廷的决策很正确,钱粮很到位。但要知道,真正执行的是谁?是天下的这些胥吏。

十多万石上好的赈灾粮。若不加入砂砾,草屑的话。

绝对会被各级的胥吏,层层克扣。当加入了这些砂砾,草屑之后。

这些胥吏就不会针对这些粗粮下手了。而贫穷百姓,难民会在意这些赈灾粮不干净吗?

当然不会。

因为他们只求能在大灾之年,吃上饭即可。哪里在意粮食里是不是有草屑?好不好吃?所以,朱祁钰下令。

不但京城的赈灾粮,要这样做。

发往各地的赈灾粮,也必须要这样做。这是最愚蠢的办法。

可也是最有效能保存难民、贫困百姓活下去的办法。

按照户部的统计。

北方大部分的州郡的粮食,还是足够吃的。而且,官府都有储存的粮仓。在冰雪封门之前,分发给贫困百姓。

750但只靠官府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

必须要发动乡、里的那些乡绅。

因为,很多粮食都掌握在这些地主豪绅的手里面。

普通的百姓,大部分依旧是在温饱线上徘徊。若届时风雪封门数月。那么结果可以预料。

所以,必须要把这些乡绅手里的粮食,漏出来一些,赈济他们自己的乡民。

最终,还是于谦想到了一个办法。

“陛下,那些地主豪绅,他们虽富,但他们却没有名,他们其实很在意名望。”

“若是陛下可以赏下一些荣誉的头衔,对那些设立赈灾粮仓的豪绅进行嘉奖。”

“臣相信他们必定会愿意拿出一部分的粮食,救助乡里的。”

听了于谦的建议之后。

朱祁钰直接朗声笑道:“哈哈,只要他们能救助朕的万千子民,那就是大大的功劳,些许赏赐又算得了什么?”

于谦和众阁老,见皇帝竟如此爽快同意了,心中也暗自了松了口气。

朱祁钰想了想,又道:“急速传令各地官府,让那些地主豪绅清楚一件事。”

“等明年立春,朕会对他们乡里赈灾的情况进行考核。”

“只要他们赈灾乡民优异者,朕会赏赐他们九品勋职。”

“或者,选他们的家族优秀的子弟,进入国子监。”于谦,众阁老一听,顿时大喜道。

“陛下英明,如此一来,这次北郡的百姓,将无忧亦。”.

徐有贞错了。

因为极端寒潮比他预估的时间来的还要早。按理说,深秋季节,不应该如此的冷。但朱祁钰明显地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要知道他这还是在皇宫的勤政殿。

可想而知,那些京城贫穷百姓和难民们是多么凄楚了。

幸亏早在数日前。

官府已经把第一批的粮食,御寒衣物,发了下去。

否则在朱祁钰的御案前,可能已经有了难民冻死的奏折了。

这几日。

朱祁钰忙的焦头烂额,晕头转向。每日最多休息两个时辰。其他事情,都在操持政务。

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让文武百官知道。朕作为九五之尊的天子。大明的皇帝。

都如此的努力勤奋,你们还

有什么理由偷懒吗?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他要用以身作则的态度,用自己实际行动感染众文武。

别说,这成效还真十分显著。京城各个衙门,数万的文武官员。每天都是神经紧绷,不敢松懈分毫。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

—份份好消息,也呈到了朱祁钰的案头。南方各郡的官府,接到朝廷下发的公文后。

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源源不断,向北方输送棉织品了。

当然,还有粮食,以及易储存的食物,蔬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