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老张

第34章 墓碑现

我见他们都不愿意回去,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我们接着往下走了几百米,台阶终于走完了映入眼前的是一座五孔桥,也是用汉白玉修建的,桥宽有3米多,足够三个成年人并排站着。

站在桥上透过光线向远处看去,原先模糊不清楚的视野一下开阔了起来,我脚下的桥底下竟然是一条地下河。

这条地下河看上去好似在保护着什么东西,只能隐隐约约的看出好像是有一截城墙。我看向桥的另一边,原来这座桥和台阶是依山体修建的,怪不得扶手形状不一样,原来是放不下,所以能放多大的就修建的多大的。

桥和这边山体之间大概有个四五米的距离,水流聚集起来形成了一个小水潭,水潭里的水通过山体上的一个五六米的洞口把水引出去。

桥下边的水潭里的水清澈的都能看到潭底的石头,水潭里游着一群小黑鱼,有点像鲤鱼,但鳞片要比鲤鱼的大,灯光照到鳞片上竟然把光给发射到了旁边的山体上,着实让人吃惊。

严教授他们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严敏说:“好奇怪,这么深的地下河中怎么会有鱼,他们靠吃什么生存。”

严教授看着自己姑娘笑笑说:“扬州这地方,地下水丰富,古时候农民们为了灌溉农田,沿着运河周围挖了许多沟渠,这些沟渠互相连通,洪时泄洪,旱时卸载,这些鱼可能就是从运河中进来的。”

给自己姑娘解释完,严教授喊道:“走,都过去到对面看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葬在这。”说着一马当先的走过去了。

走过五孔桥就来到了一座全是黑白相间的土山很前,说是土山我感觉更有点像现在的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山。

这时包建说道:“这到底是谁的墓,这么大的手笔,直接在地下造出一座山。”

严教授解释说:“这不是人工造出的山,只是把地下陶出来的土压实堆到一起形成的。”

姜还是老的辣,严教授一下就说到了关键点,让人茅塞顿开。听完严教授的讲解,我才明白怪不得地面上没有封土,原来全留在了地底世界,可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啊……前边有人。”突然一声刺耳的尖叫声传来,回音久久不能消散。

“怎么了,怎么了,哪里有人?”我急忙问道。

“那里,就在那边山脚下。”被吓得花容失色的严敏用手指着我看。

我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山脚下面对面站着两个人影,因为视线不太好,只能看见个大概得轮廓。

我把一帮人护到身后大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

喊完半天也不见他们回应,我发现好像不对劲,于是对着严教授他们说:“你们站在这先别动,我过去看看什么情况。”

严教授说:“小秦,我陪你你一起过去。”

“教授,先不用,我就过去看看?情况不对我跑起来也快点。”

我把工兵铲捏到手里慢慢的往前又去,路程不长,也就 一百来米,我走了三四分钟就到了,原来是两个石头人。我望向周围,这块不到70平方的地方,用青冈石铺的地,一直延续到山脚地下。

山脚下是两扇朱红大门,有4米多高,大门紧闭,似乎是不欢迎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

门的前边放着两个石头的镇墓兽,石兽前边就是吓到严敏的两道身影,原来是两座石雕塑,一文一武相对的站着。历经这么多年,两道人像还是栩栩如生,就连脸上的皱纹都清晰可见。

我往前边又走了一步,一座墓碑突兀的出现在了我面前,原来是被镇墓兽卡了视线,我正准备过去看看墓碑上写什么。

“小秦,你过去这么久没有事吧。”严教授见我过去那么久也不见回话,于是大声的问我。

“教授,我没事,你们过来吧。”

严教授过来一看说道:“这是石像生,古代只有帝陵才能,这石像生怎么只有两对,不符合古代帝王下葬的礼制。”

我告诉严教授,大红门,神道,石像生,功德神碑,这些都是唐朝的时候才开始有的,唐以前的皇帝只有墓志铭,撑死会放镇墓兽,所以这座墓应该是唐以前,南北朝或者隋朝的帝王墓。

“小秦,你怎么懂这么多?”

“我没事的时候爱看史书,这些史书上都有记载的,多看基本史书,总能从一些记录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那你能看出是什么时候的古墓不?”

“教授,从这两个石像生的服装来看,这个墓应该是北周皇族的墓葬?”

“北周,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你看这两个石象生衣服的装饰,北周多为鲜卑族,他们的服饰偏向于蒙古袍,又带点!藏族的特色,所以很好分辨的。”

“小秦,你对鲜卑族了解的多不多?”

“还行,了解一点,但是不太多。”

“小秦,你真不错,等你本科毕业了,来我这读研究生,我直接给你免考。”

“教授,要是我读研的话一定找你。前边还有一个墓碑了,我们过去看一看。”

严教授第一次失态的惊呼到:“这是什么语言,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我望向墓碑,上边的字像繁体字,又带着点藏语的风格。可能是我学过甲骨文的缘故,我竟然认得上边的字,明明是第一次见这种字体,但我却认识上边的每一个字,甚至他们的读音我也能完整的读出来。

墓碑上边写着隋世祖明皇帝杨广墓,隋世祖是杨广的庙号,明皇帝则是杨广的谥号。这一看就是杨广亲近之人给其立的功德碑。因为李世明给杨广谥号是炀,杨广就是在怎么昏庸无道,也不可能用炀这个谥号,李世民为了衬托自己的伟大,也是费劲了心思。

在古代《谥法》说过,“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现代话的意思就是说,远离人民,不尊重礼法,好大喜功,薄情寡义,无德,治国不得力的亡国皇帝才会用这个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