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月长安

第121章

夏季天气燥热,学校食堂的大锅饭,李蓁蓁不是很喜欢吃,尤其是到了夏天,中午饭吃的更少。

早上江秀英还对她说,只在食堂里挑着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多吃点儿,不吃饭怎么能行,总是要熬到晚上的。

还没过多久,人就躺在病床上。

李蓁蓁的心酸涩发疼,眼睛红肿,抱着江秀英的手低声痛哭。

她的身体都在微微颤抖,眼皮都有些麻木。

声声痛哭中,李蓁蓁听见病房大门被用力推开的声音。

她抬起头,鸦黑的长睫颤动。

朦朦胧胧中,李蓁蓁看见了谢言之踉跄的身影。

第56章 第 56 章

◎很遗憾妈妈不能多陪你走一段路◎

“言之, 咱妈还没有醒。” 李蓁蓁嗓音沙哑,神色惨白。

谢言之抬起脚,每一步走的都似千斤重, 缓缓挪动在病床前。

“扑通———”

他直接跪在地上, 哑着声音叫了声:“妈—”

阳光透过明窗倾泻在屋内,三个人的神色如出一辙。

空气中消毒水的味道混合着莫名难受的气息。

低矮简陋的病房内,七八张闲置病床,最边上有两张床铺上躺着病人。

那两张病床上的病人家属,不知道从那里推来了两个蓝色隔帘,将彼此的空间阻断。

李蓁蓁没有时间去想另外两位病人怎么了,她只想要江秀英快些醒过来。

拉隔帘在病房内, 这其实是某种心照不宣的事实。

长期生病住院的家属都会知道这件事情。

单独病床的小间病房费用昂贵且没有关系住不进去,普通人只能住在混杂的病房内。

病人一多, 难免会有生离死别的场景出现。

用隔帘阻断一是给“死者‘家属腾出来单独的空间和病人做最后的告别, 另外一种原因有些迷信。

其他病人家属用隔帘防止死气传到自家身上,同在一间病房里住,身上多多少少的病症都有些严重, 也是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意思,难免迷信。

原先县医院某些病人家属是将隔帘直接拉在“死者”病床前, 后来是为了照顾“死者”家属的情绪, 其他家属们将隔帘拉在自己家病床前, 也是照顾他们的情绪。

这些事情李蓁蓁和谢言之都不清楚, 可以的话, 所有人都不希望知道这件事情。

病床上躺着的江秀英,眼皮颤动挣扎, 放在李蓁蓁手心中的手指微微弯曲, 眼皮不断颤抖, 颤颤睁开眼睛,神情恍惚。

入目是医院老旧掉皮的屋顶,她浑身疼的发抖,胸口处沉闷刺痛,像是有巨石压在上方。

她眼前由模糊变清晰,逐渐映出李蓁蓁和谢言之的轮廓。

茫然过后,江秀英彻底清醒。

她撑住了,撑住了最后一口气。

终于再见到了谢言之和李蓁蓁。

江秀英眼珠缓慢转动,挪不动头颅,看见的东西有限,病床周围没有张建业和江诚的身影,她还要再等会儿。

“妈,妈你醒了妈。” 李蓁蓁激动地握起江秀英的手,“我去请医生过来。”

谢言之按住李蓁蓁正欲起身的肩膀,擦擦眼角的泪:“我去,你守着咱妈。”

“别,都别去。” 江秀英用力抬手,手却怎么也抬不起来,力气无法传送到胳膊,就连她的声音也是弱小无力。

李蓁蓁凑近江秀英的耳边,想要听清楚她说的什么,谢言之已经走出了门外,被守在外边的刘大爷推了回来,他代替谢言之去找医生,让两个人多在病房内陪陪江秀英。

医生来的快,李蓁蓁还没有将话听全,医生就推门而入。

树上的蝉不断鸣叫,声嘶力竭。

病床前三双眼睛齐刷刷盯着医生的动作,期盼医生检查后能告诉他们有奇迹发生。

医生很快检查结束,他转过身,对上三双包含希冀的眼神。

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身为医生,他很不喜欢从自己口中说出抱歉二字。

他避开视线,走到一侧:“抱歉,你们再多陪陪病人吧。”

大家都在盼着一个奇迹的到来,殊不知江秀英撑着最后一口气醒过来,已经是个奇迹了。

*

张建业和江诚在追赶不上谢言之的身影后,坐在后方的江诚从位置上下来,索性已经到了县城,他大步跑着去。

他下来跑,张建业自行车上猛然轻松,他也加快速度朝县医院奔去。

两个人前后不差几步到达,气喘吁吁。

医院大门口还有没有离开的大爷大妈,远远看见上气不接下气的两个人,给他们指了路。

“婶儿,我们来晚了。”

张建业和江诚进来和谢言之一样,直接跪在病床前。

床上躺着的江秀英松了口气,她终于等到了孩子们。

醒过来缓了那么久时间,江秀英的声音不再像刚才那般虚弱无力,她自己也不清楚是不是夹杂了其他缘故。

也许是见到了所有人,她可以提起力气交代后事,不需要再存续期间力气,这次讲话的声音少了病弱多了几分力量。

她从最右边的李蓁蓁先开始说起。

“蓁蓁。” 江秀英抬手想要摸摸李蓁蓁的脸。

李蓁蓁握住床边挣扎的手牢牢贴在自己脸上,将将止住的眼泪再次落下:“妈,我在呢,我在呢。”

缓了缓声音,江秀英继续说:“蓁蓁,妈知道你这些年过的不容易,很遗憾妈妈不能多陪你走一段路。你嫁到谢家来,本是要你享福的,现在细细想来,享福的人反倒是成了我。”

“你在家里陪我讲话解闷,便是和我单独待上一整天也不觉得无聊。你一星期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还没怎么着就要给我做饭、熬药,下雨下雪守在我床边不断摸额头防止我发烧生病。妈总是在想,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儿,才能遇到你这么好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