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甲壳虫339
第1206章 开辟大明海上商路
小
大
宋时行听到皇上的问话,赶紧道:“陛下,防水防火都已经做好了,粮仓里面很干燥,不会出现发霉潮湿的情况。”
说完,宋时行便开始讲解粮仓为什么能够保持干燥,这都是他平时积累出来的经验。
“而且这里还有专门的通风管道,可以保持粮仓内的空气流通。”
宋时行继续说道。
“一个大的粮仓里面分了很多小粮仓,每个小粮仓的隔板都是防火的,如果着了火,可以快速进行隔绝,
我们在地板下面还修建了一条水渠,发生火灾后,我们直接将地板揭开,利用水渠里的水来灭火。”
一旁的张云亮指挥士兵上前,将地面的石板给揭开。
只见一条三十厘米宽的水渠出现在了众人面前,虽然不是很宽,但深度还是可以的。
一旦粮仓里面发生火灾,便可快速取水灭火。
“除了水渠之外,我们还在粮仓周围放了很多水缸。”宋时行继续说道,防水防火工作,他们做的非常严格,都是他和张云亮亲自监督施工的。
辛辛苦苦建造出来的巨大粮仓,里面装上无数的粮食,如果发生了火灾或者是发霉,那么整个粮仓的粮食就废了,对于整个帝国来讲损失很大。
李洵听着二人的讲话,满意的点点头,
宋时行和张云亮两个人还是很不错的,做事认真负责,李洵很是欣赏。
李洵从上午一直到下午都在粮仓这边四处视察,除了视察粮仓的建造情况,还和守粮仓的人进行了交流。
“张将军,你派来看守粮仓的人一定要挑选认真负责、谨小慎微的,不要选择粗心大意的。”李洵对张云亮说道。
张云亮点头称是,看守粮仓不是站在那看着不让人进就行了,必须要细致入微,能够及时发现隐患,避免灾害发生。
离开粮仓以后,李洵朝着东面而去。
“陛下,天马上就黑了,咱们回去吧?”张云亮上前说道。
从太平粮仓往东面走,那里荒无人烟,张云亮担心出事,便想让皇上回去。
“无妨,继续往东走走。”李洵淡淡的说道,骑着赤兔马走在前面。
张云亮等人也只能跟随着,幸好他们这次出城,带的军队还是挺多的。
又走了一段距离后,众人听到了海浪的声音。
太平城距离海边也不是特别的远,从太平城的东门出发,走个一二百里就能够走到海边。
“陛下,再往前面就是大海了,咱们还是不要靠得太近,海浪很危险的。”宋时行也上前提醒道。
宋时行以前没有见过海,他来到太平粮仓这边后,跟张云亮一起去过一次海边。
这边的海比较偏北,相对寒冷许多。到了晚上,海浪非常的猛烈,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到海水深处。
距离海边还有几十米,李洵停下了赤兔马,朝着前方看去。
今夜天空有明月,所以能够看到大海。
李洵也没有说话,坐在赤兔马上,静静的看着前方的大海。
张云亮等人跟随李洵两侧,心中挺疑惑的,皇上大晚上的来看海吗?这也看不清楚呀。
“你们说大海的另一头有没有国家?”李洵忽然问道。
“应该有吧。”宋时行想了一下后说道。
张云亮道:“大海不是土地的边缘吗?这已经是天涯海角了,大海的另一边没有人,再往前方走就没路了。”
张云亮说的这些是他之前听别人说的,具体是不是真的,他自己也不清楚。
李洵道:“朕觉得大海的另一边是有人的,大海中间也有人。你们太平城这里可有船只?”
“回陛下的话,我们太平城有船只,不过只有八艘,都是一些小的打渔船!”宋时行回答道,以前有的阿真族的住所距离海比较近,经常去海上打鱼。
后来迁移到太平城,他们舍不得扔掉自己的渔船,便带了过来。
“接下来你们要建造船只,船只要越大越好,最好是能多拉一些货物。”李洵看着前方的大海说道。
宋时行和张云亮两个人彼此对视一眼,心中感到了诧异。
“陛下,咱们是要和大海对面的人做生意吗?”宋时行问道。
“如果大海对面有人,咱们肯定要和他们做生意。不过朕现在让你们建造船只,不是为了穿越大海去对面做生意,
而是让你们建造船只后,顺着我大明东部海域,将粮食运送到南方。”李洵对二人说道。
张云亮二人恍然大悟,太平粮仓生产那么多的粮食,肯定要输送到全国各地。
走陆路运输,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比较大,而走海运就不一样了,船只载重比较大,运送的粮食也就多。
“是,陛下,我们会快速建造船只的。”张云亮回答道。
太平粮仓也不过成立几个月,他们几个人还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有了皇上的指点,他们也知道接下来该着重发展哪些方向了。
“如果你们能够把这条海路走通,将来不仅可以运送粮食,还能够形成一条海上商路。”
李洵对张云亮等人继续说道。
“我们大明帝国正在西面,建造一条沟通东西方各国的陆地商路。将来我大明帝国的船要走向大海的深处,建立一条海上商路,
所以不要把你们自己当成运输粮食的船队,要把自己当成行走于世界各国的经商船队。”
众人恍然大悟,皇上的格局果然大,比他们看得远,看得透。
“你们这边的海水比较寒冷,里面的鱼肉比较紧致,吃起来与南方沿海的鱼肉是不同的。”
李洵又朝着海边走去,此时海浪已经能够打到脚底了。
宋时行等人很紧张,赶紧上前簇拥着皇上。
“你们可以安排一部分人来这里打鱼,然后将鱼送到南面各郡,必然会得到无数人的喜爱,
这也将会成为你们太平城的一大商业支柱,为你们带来更多的利润。”李洵指着前方的海面说道。
张云亮和宋时行等人都看了过去,他们吃过这边海里的鱼肉,确实是挺不错的。
李洵又带着众人沿着海边走了一段距离,给他们讲了很多关于海上商路以及海洋经济的事情。
张云亮等人听的目瞪口呆,他们之前可不懂这些,今天从皇上这里学到了很多。
说完,宋时行便开始讲解粮仓为什么能够保持干燥,这都是他平时积累出来的经验。
“而且这里还有专门的通风管道,可以保持粮仓内的空气流通。”
宋时行继续说道。
“一个大的粮仓里面分了很多小粮仓,每个小粮仓的隔板都是防火的,如果着了火,可以快速进行隔绝,
我们在地板下面还修建了一条水渠,发生火灾后,我们直接将地板揭开,利用水渠里的水来灭火。”
一旁的张云亮指挥士兵上前,将地面的石板给揭开。
只见一条三十厘米宽的水渠出现在了众人面前,虽然不是很宽,但深度还是可以的。
一旦粮仓里面发生火灾,便可快速取水灭火。
“除了水渠之外,我们还在粮仓周围放了很多水缸。”宋时行继续说道,防水防火工作,他们做的非常严格,都是他和张云亮亲自监督施工的。
辛辛苦苦建造出来的巨大粮仓,里面装上无数的粮食,如果发生了火灾或者是发霉,那么整个粮仓的粮食就废了,对于整个帝国来讲损失很大。
李洵听着二人的讲话,满意的点点头,
宋时行和张云亮两个人还是很不错的,做事认真负责,李洵很是欣赏。
李洵从上午一直到下午都在粮仓这边四处视察,除了视察粮仓的建造情况,还和守粮仓的人进行了交流。
“张将军,你派来看守粮仓的人一定要挑选认真负责、谨小慎微的,不要选择粗心大意的。”李洵对张云亮说道。
张云亮点头称是,看守粮仓不是站在那看着不让人进就行了,必须要细致入微,能够及时发现隐患,避免灾害发生。
离开粮仓以后,李洵朝着东面而去。
“陛下,天马上就黑了,咱们回去吧?”张云亮上前说道。
从太平粮仓往东面走,那里荒无人烟,张云亮担心出事,便想让皇上回去。
“无妨,继续往东走走。”李洵淡淡的说道,骑着赤兔马走在前面。
张云亮等人也只能跟随着,幸好他们这次出城,带的军队还是挺多的。
又走了一段距离后,众人听到了海浪的声音。
太平城距离海边也不是特别的远,从太平城的东门出发,走个一二百里就能够走到海边。
“陛下,再往前面就是大海了,咱们还是不要靠得太近,海浪很危险的。”宋时行也上前提醒道。
宋时行以前没有见过海,他来到太平粮仓这边后,跟张云亮一起去过一次海边。
这边的海比较偏北,相对寒冷许多。到了晚上,海浪非常的猛烈,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到海水深处。
距离海边还有几十米,李洵停下了赤兔马,朝着前方看去。
今夜天空有明月,所以能够看到大海。
李洵也没有说话,坐在赤兔马上,静静的看着前方的大海。
张云亮等人跟随李洵两侧,心中挺疑惑的,皇上大晚上的来看海吗?这也看不清楚呀。
“你们说大海的另一头有没有国家?”李洵忽然问道。
“应该有吧。”宋时行想了一下后说道。
张云亮道:“大海不是土地的边缘吗?这已经是天涯海角了,大海的另一边没有人,再往前方走就没路了。”
张云亮说的这些是他之前听别人说的,具体是不是真的,他自己也不清楚。
李洵道:“朕觉得大海的另一边是有人的,大海中间也有人。你们太平城这里可有船只?”
“回陛下的话,我们太平城有船只,不过只有八艘,都是一些小的打渔船!”宋时行回答道,以前有的阿真族的住所距离海比较近,经常去海上打鱼。
后来迁移到太平城,他们舍不得扔掉自己的渔船,便带了过来。
“接下来你们要建造船只,船只要越大越好,最好是能多拉一些货物。”李洵看着前方的大海说道。
宋时行和张云亮两个人彼此对视一眼,心中感到了诧异。
“陛下,咱们是要和大海对面的人做生意吗?”宋时行问道。
“如果大海对面有人,咱们肯定要和他们做生意。不过朕现在让你们建造船只,不是为了穿越大海去对面做生意,
而是让你们建造船只后,顺着我大明东部海域,将粮食运送到南方。”李洵对二人说道。
张云亮二人恍然大悟,太平粮仓生产那么多的粮食,肯定要输送到全国各地。
走陆路运输,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比较大,而走海运就不一样了,船只载重比较大,运送的粮食也就多。
“是,陛下,我们会快速建造船只的。”张云亮回答道。
太平粮仓也不过成立几个月,他们几个人还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有了皇上的指点,他们也知道接下来该着重发展哪些方向了。
“如果你们能够把这条海路走通,将来不仅可以运送粮食,还能够形成一条海上商路。”
李洵对张云亮等人继续说道。
“我们大明帝国正在西面,建造一条沟通东西方各国的陆地商路。将来我大明帝国的船要走向大海的深处,建立一条海上商路,
所以不要把你们自己当成运输粮食的船队,要把自己当成行走于世界各国的经商船队。”
众人恍然大悟,皇上的格局果然大,比他们看得远,看得透。
“你们这边的海水比较寒冷,里面的鱼肉比较紧致,吃起来与南方沿海的鱼肉是不同的。”
李洵又朝着海边走去,此时海浪已经能够打到脚底了。
宋时行等人很紧张,赶紧上前簇拥着皇上。
“你们可以安排一部分人来这里打鱼,然后将鱼送到南面各郡,必然会得到无数人的喜爱,
这也将会成为你们太平城的一大商业支柱,为你们带来更多的利润。”李洵指着前方的海面说道。
张云亮和宋时行等人都看了过去,他们吃过这边海里的鱼肉,确实是挺不错的。
李洵又带着众人沿着海边走了一段距离,给他们讲了很多关于海上商路以及海洋经济的事情。
张云亮等人听的目瞪口呆,他们之前可不懂这些,今天从皇上这里学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