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盐大伯伯
第107章举荐蔺相如
小
大
当历史追溯到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时,有人会禁不住赞叹桃园结义的男儿胸怀;有人会追思三国英雄人物的斗智斗勇;有人不禁会想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可是有谁记得,在十八镇诸侯共同推举“四世三公”的袁绍为盟主,攻打董卓之后,先锋孙坚在满目疮痍的洛阳所猎获的那一块石头?
孙坚和曹操的选择不同,他选择占据洛阳、把持那石头所雕琢而成的玉玺。而且他为了这块美丽的石头,壮志未酬身先死,在途经荆州之时被刘表所害。
孙坚临死前最后看了一眼玉玺上的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而后才溘然长逝。这块玉玺何以会有如此魅力,能够让无数英雄趋之若鹜?
其实,它就是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和氏璧”。
关于和氏璧来源的最早记载先应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其记载的情节大同小异。和氏璧的横空出世要归功于一个琢玉高手,这个人即为卞和。
卞和生于春秋时期,具体的生卒年不详,在当时,卞和只不过是个普通百姓,和氏璧的发现却让他一跃成为受人瞩目的人物。
这日,卞和照例在楚山寻找可以雕琢成器的玉石,为自己的琢玉生计上下奔波。可是一直到日上三竿,卞和都没有发现一块可以入眼的玉石,失望之余不免嗟叹不已。恰在此时,一群路人从山前经过,其中二人讨论正酣,言及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有人看见一只浴火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俗语有云:“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卞和听罢此言,心中大喜过望,他断定荆山上必有重宝,遂决意次日出发,赶往荆山,寻找那“莫须有”的宝物。
次日,卞和背上行囊,朝着西南方向的荆山出发,数百里跋涉,他终于到达目的地。一见此山,高峰如云,虎踞龙盘,正应了那句“山在虚无缥缈间”(白居易《长恨歌》)所描绘的景色。卞和遂更加坚定了此山有重宝的想法。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仔细寻找,卞和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璞玉,即未经雕琢的玉石。虽然此璞玉就和一般的石头无异,但卞和已有寻找玉石数十年的经验,因而他只需要观其形、听其声、辨其色,就可以慧眼识宝玉。
在卞和所处的时代,职业存在着等级划分。《管子·小匡》有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所以士人(即做官者)的地位是最为显赫的,“农”之所以能够排名第二,不是因为统治者重视农民,而是因为在古代的小农经济中,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严格说来,其财富、地位等尚不及工商业者。工商业者又不如为官者,能够得到显赫的地位和特别尊重。所以后三者,皆全力以赴的谋求一官半职。
然而,《淮南子·齐俗训》有云:“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士、农、工、商,界限分明,要超脱这个界限,实现“鲤鱼跃龙门”的奇迹,要么有才华,要么有际遇。
所以此刻卞和所等的机遇终于来了。只要将这块璞玉交给楚厉王,自己就可以一飞冲天,从此改变命运。于是,卞和顾不得仔细欣赏那块宝玉,干脆星夜兼程赶往楚国国都鄀(今湖北宜城东南),将璞玉献给楚厉王。岂料楚厉王在听罢卞和有声有色的言辞之后,对此璞玉的真实与否依然游移不定,遂将国都中久负盛名的玉匠请来辨别。
这玉匠早就听说,有人给大王献上了所谓的“宝玉”,一见之下,果然是个好东西。可他转念一想,如果承认了这块璞玉的货真价实,就等于间接地承认了卞和的能力,大王一高兴必然会对卞和礼待有加,那此后这偌大的国都,哪里还有他的地位?
于是这玉匠便心生一计,对楚厉王说道,此璞玉不过是山间一普通石头,断断不是什么绝世宝玉。楚厉王何许人也?一国之君,日理万机,能够开恩接见卞和,就已经彰显了其仁慈和宽广。不料此人竟然不识时务,敢欺君惘上。楚厉王大怒之下,将卞和推出大殿,削其左足。
卞和踌躇满志地来到楚都,不料却遭此大祸,黯然归返楚山。不久,楚厉王暴毙,武王继位。卞和心念,天下人虽愚,但总还是有明智之人;楚厉王虽浊,但武王未必就不清明。于是卞和再次抱上璞玉,赶赴国都。
他不知道,与其说是楚厉王昏聩,不如说是那个玉匠贪婪。而今卞和的玉石再次落入那个贪婪的玉匠手中,必然是自取其辱。
果然那玉匠一见还是当初卞和献的那块璞玉,心中暗自讥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说道:“当初你以为先王昏聩,用假玉骗之,以谋取私利;如今竟然又故技重施,再次欺骗大王,是何居心?难道你以为楚厉王英明,武王就容易欺骗吗?”(《韩非子》)
卞和还待争辩,楚武王早就大怒不已,遂命人将其再次推出大殿,斩其右脚。
数年之后,楚武王崩猝,楚文王继位。此人一继位,就大行仁政,减轻赋税和徭役,对百姓爱护有加。由此而观之,楚文王就是卞和两度献宝而不得的贤明君主。只可惜,此一时彼一时,卞和献宝历王,被削左脚;献宝武王,被斩右脚,早已经是举步维艰。听闻文王贤明,心中感伤不已,遂大哭不止。三天三夜之后,已经是满眼溢血。时值文王清理前朝冤狱,听说卞和献宝不成、反而受刑的事情后,遂派人前去楚山询问卞和:“天下有很多被砍去脚的人,为什么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卞和听后停止哭泣,不无悲伤地说:“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哭,而是因为真正的宝石被当做普通的石头,忠贞之人却被当做欺君之徒,我是为颠倒是非、不分黑白而痛心!”来人闻言,心下感动不已,于是将卞和和璞玉一起带回国都,向楚文王讲明原委。楚文王闻言,急忙命人将玉璞的表层破开,遂得出一块绝世美玉,这就是“和氏璧”。
有记载称,“和氏之璧”的命名是为了奖励卞和的忠诚。然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何以卞和自己不直接破开璞玉,得出美玉献给楚厉王?难道是因为他手艺不精,担心自己没法完美的依据原本的玉石,雕琢出最出色的器物?还是他并不确定其中是否真的有美玉,所以不敢擅自打开?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和氏璧自此走入了历史的舞台,成就了一段段惊世传奇。
楚文王获得卞和所献的和氏璧之后,便将其视为国宝,恰如《战国策》所记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可见此时的和氏璧依然是块璞玉,并没有雕琢成器。大概是因为害怕一旦被雕琢,和氏璧就成了一块死物,无法再雕琢成其他的器物,所以其一直被放在王殿之上珍藏着。
辗转400年过去了,中间历经了风云变幻的春秋,又迈入列国纷争更为激烈的战国时代。这时候,和氏璧在沉寂了4个世纪之后,再一次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此时,楚国早已经经历了数代王室的更迭,曾经首先发现和氏璧的卞和,首先认可和氏璧的君王楚文王,早已经化作了一抔尘土,融入了历史的风尘当中。但是和氏璧依然被楚国视为国宝,不轻易示人。
楚国此时比400年前更加强大,周王室已经衰微,楚国趁机兴起。在楚国的崛起道路上,相国昭阳可谓功不可没。
昭阳何许人也?据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的记载,当时的南方大国楚国,有昭、屈、景三大姓。相传早年昭阳曾为将军,并到黄海之滨的兴化进行开发,继而成了兴化的人文初祖。不久,昭阳因为战功卓著,便升任上柱国,地位在宰相之上。此时,作为君王的楚威王,为了表示自己对昭阳功勋的表彰,遂将国之重宝“和氏璧”赐予了昭阳。
昭阳大喜过望,自此,对楚王感激涕零,对“和氏璧”则视如生命。即使连出门游玩,也不忘记带在身边。古时,君子以佩戴玉来彰显自己道德高尚。昭阳带上“和氏璧”,不仅表示自己德高望重,也显示了自己的丰功伟绩。
一日,昭阳率领宾客去赤山游玩。宾客们早就听闻昭阳获得大王的恩宠,有幸获得和氏璧,遂人人争相蛊惑昭阳,让其拿出“和氏璧”一观。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昭阳虽然文武双全,却也难免一时头脑发热,见众人有如此雅兴,遂大方地将和氏璧拿出,让众人观赏。
只是,待得众人曲终人散之后,和氏璧却不翼而飞。历史上没有记载,到底和氏璧是如何被丢失的,也没有记载,昭阳是否努力追回过和氏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当时是不能也不敢声张的。一来这众多宾客,要么是自己的至交好友,要么是朝中显贵,昭阳自然不能为了区区一块玉璧,坏了别人的名声,与大家结下冤仇;二来,和氏璧被楚王视为国宝,赐予自己时,就希望他能够好好保管,若国宝丢失,被楚王得知,则于己十分不利。
遂和氏璧丢失一事,就此成为一段悬案。
又过了50年,六国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边的秦国在周赧王三十一年,即公元前284年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相继与韩国、魏国结盟;次年秦国又和东方少数可以与之匹敌的赵国结盟,完成了秦国昭襄王远交近攻、与东方列国连横的战略意图,剑锋所指,就是楚国。
楚国此时当政者是楚顷襄王。这日,派去赵国的一位探马向楚顷襄王报告说,赵国人缪贤竟然获得了楚国失传50年之久的国宝——和氏璧。一时之间,举国震动。然而此时的楚王已经无心去夺回和氏璧了,面临江山难保的境况,如何发奋求存才是头等大事。
然而,楚王虽然没有夺取和氏璧的心思,并不代表赵国国君惠文王就能够高枕无忧。因为,西方强国秦国的国君秦昭襄王对和氏璧虎视眈眈,只等实力与时机成熟。
只是,周王还在,所以周礼尚存。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好是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才不至于落人话柄。
就在秦昭襄王对和氏璧朝思暮想而不得之时,一位臣下向其谏言:只要秦王略施小计,以15座城池为诱饵,就可逼赵国就范。如果赵国从了秦国,将和氏璧献上,则以城池交换之事,大可一笑置之;倘若赵国不从,则秦国正好有了攻打赵国的理由。如此一箭双雕之事,秦王何乐而不为?
于是,一封信便由秦王寄到了赵王的手中。能够在战国那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中屹立不倒,赵惠文王自然不是愚蠢之辈。他料定秦王此举,意图不轨。一旦自己把和氏璧献给秦国,则秦王许诺的15座城池,必然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是一旦赵国拒绝了秦国的“友好”行为,则势必会激怒秦王,引火上身。
给也不是,不给更不是,这让赵惠文王如何是好?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赵惠文王苦心孤诣、徒添三千烦恼丝之时,宦官头目缪贤站了出来,给了赵王以希望的曙光。
那道曙光,就是蔺相如。
对于缪贤的记载,可见诸于历史的实在很少,因而其生平事迹也就成为一段空白。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韩非子·和氏篇》中,各有寥寥数语的介绍。因此,缪贤也只是一个小人物,之所以能够见诸于历史,不被世人遗忘,就在于他曾做过其一生中最为明智的事情——举荐蔺相如。
此时的蔺相如只是缪贤手下的一名食客,名不见经传。缪贤见赵惠文王正自踌躇该派遣何人作为使者前去秦国回复时,缪贤不失时机地向赵惠文王举荐了蔺相如。
使者的出行关乎赵国的荣辱得失,自然半点也马虎不得。赵惠文王对蔺相如一点也不了解,遂问缪贤,蔺相如何德何能,能够代表赵国出使秦国。
缪贤对赵惠文王说道:“臣下曾经犯过过错,本来打算逃去燕国,那时蔺相如拦住我说:‘您了解燕王吗?’臣当时对他说:‘我曾跟随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底下告诉我愿意跟我交个朋友。所以我觉得我了解他,才会想到去他那里。’蔺相如于是对臣说:‘赵国是强国,燕国是弱国,您在赵国受宠时,燕王才想和您结交。如今您是以罪臣的身份逃去燕国,燕国惧怕赵国的势力,又怎敢收留您?燕王一定会将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您还不如主动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有机会被赦免。’臣正是听从了蔺相如的意见主动向大王请罪,才获得了大王的赦免。所以臣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派他出使很适宜。”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缪贤虽然是个小人物,却在赵国危亡之际,毫不忌讳地举荐人才。他的优点,可以概述为两点:
第一,慧眼识英雄。慧眼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一个“识”字,缪贤的确别具慧眼,能从一件事情上,深刻地认识相如之才。如果没有缪贤这双慧眼,没有缪贤这个伯乐,那么像蔺相如这样的千里之马,恐怕也只会被人“遗而不知”。
第二,胆识过人。他看准了赵惠文王是个明君,对自己曾经的过错定然不会追究,遂在举荐蔺相如之时,能够扬相如之长,不避己之短,并敢于以己之短来衬托相如之长。世人都赞春秋时期的祁黄羊,说他“外举而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岂不知,缪贤为了国家,即使有泄漏自己的隐私、被国君怪罪的危险,也毫不忌讳。如此不瞒私、不避短、为国为民举贤才的作为,当为后世所敬仰和赞叹。
自此,蔺相如正式走进了历史的舞台,此后更有广阔的天地,任其扶摇直上九万里,遨游于战国的风口浪尖之处。
孙坚和曹操的选择不同,他选择占据洛阳、把持那石头所雕琢而成的玉玺。而且他为了这块美丽的石头,壮志未酬身先死,在途经荆州之时被刘表所害。
孙坚临死前最后看了一眼玉玺上的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而后才溘然长逝。这块玉玺何以会有如此魅力,能够让无数英雄趋之若鹜?
其实,它就是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和氏璧”。
关于和氏璧来源的最早记载先应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其记载的情节大同小异。和氏璧的横空出世要归功于一个琢玉高手,这个人即为卞和。
卞和生于春秋时期,具体的生卒年不详,在当时,卞和只不过是个普通百姓,和氏璧的发现却让他一跃成为受人瞩目的人物。
这日,卞和照例在楚山寻找可以雕琢成器的玉石,为自己的琢玉生计上下奔波。可是一直到日上三竿,卞和都没有发现一块可以入眼的玉石,失望之余不免嗟叹不已。恰在此时,一群路人从山前经过,其中二人讨论正酣,言及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有人看见一只浴火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俗语有云:“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卞和听罢此言,心中大喜过望,他断定荆山上必有重宝,遂决意次日出发,赶往荆山,寻找那“莫须有”的宝物。
次日,卞和背上行囊,朝着西南方向的荆山出发,数百里跋涉,他终于到达目的地。一见此山,高峰如云,虎踞龙盘,正应了那句“山在虚无缥缈间”(白居易《长恨歌》)所描绘的景色。卞和遂更加坚定了此山有重宝的想法。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仔细寻找,卞和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璞玉,即未经雕琢的玉石。虽然此璞玉就和一般的石头无异,但卞和已有寻找玉石数十年的经验,因而他只需要观其形、听其声、辨其色,就可以慧眼识宝玉。
在卞和所处的时代,职业存在着等级划分。《管子·小匡》有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所以士人(即做官者)的地位是最为显赫的,“农”之所以能够排名第二,不是因为统治者重视农民,而是因为在古代的小农经济中,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严格说来,其财富、地位等尚不及工商业者。工商业者又不如为官者,能够得到显赫的地位和特别尊重。所以后三者,皆全力以赴的谋求一官半职。
然而,《淮南子·齐俗训》有云:“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士、农、工、商,界限分明,要超脱这个界限,实现“鲤鱼跃龙门”的奇迹,要么有才华,要么有际遇。
所以此刻卞和所等的机遇终于来了。只要将这块璞玉交给楚厉王,自己就可以一飞冲天,从此改变命运。于是,卞和顾不得仔细欣赏那块宝玉,干脆星夜兼程赶往楚国国都鄀(今湖北宜城东南),将璞玉献给楚厉王。岂料楚厉王在听罢卞和有声有色的言辞之后,对此璞玉的真实与否依然游移不定,遂将国都中久负盛名的玉匠请来辨别。
这玉匠早就听说,有人给大王献上了所谓的“宝玉”,一见之下,果然是个好东西。可他转念一想,如果承认了这块璞玉的货真价实,就等于间接地承认了卞和的能力,大王一高兴必然会对卞和礼待有加,那此后这偌大的国都,哪里还有他的地位?
于是这玉匠便心生一计,对楚厉王说道,此璞玉不过是山间一普通石头,断断不是什么绝世宝玉。楚厉王何许人也?一国之君,日理万机,能够开恩接见卞和,就已经彰显了其仁慈和宽广。不料此人竟然不识时务,敢欺君惘上。楚厉王大怒之下,将卞和推出大殿,削其左足。
卞和踌躇满志地来到楚都,不料却遭此大祸,黯然归返楚山。不久,楚厉王暴毙,武王继位。卞和心念,天下人虽愚,但总还是有明智之人;楚厉王虽浊,但武王未必就不清明。于是卞和再次抱上璞玉,赶赴国都。
他不知道,与其说是楚厉王昏聩,不如说是那个玉匠贪婪。而今卞和的玉石再次落入那个贪婪的玉匠手中,必然是自取其辱。
果然那玉匠一见还是当初卞和献的那块璞玉,心中暗自讥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说道:“当初你以为先王昏聩,用假玉骗之,以谋取私利;如今竟然又故技重施,再次欺骗大王,是何居心?难道你以为楚厉王英明,武王就容易欺骗吗?”(《韩非子》)
卞和还待争辩,楚武王早就大怒不已,遂命人将其再次推出大殿,斩其右脚。
数年之后,楚武王崩猝,楚文王继位。此人一继位,就大行仁政,减轻赋税和徭役,对百姓爱护有加。由此而观之,楚文王就是卞和两度献宝而不得的贤明君主。只可惜,此一时彼一时,卞和献宝历王,被削左脚;献宝武王,被斩右脚,早已经是举步维艰。听闻文王贤明,心中感伤不已,遂大哭不止。三天三夜之后,已经是满眼溢血。时值文王清理前朝冤狱,听说卞和献宝不成、反而受刑的事情后,遂派人前去楚山询问卞和:“天下有很多被砍去脚的人,为什么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卞和听后停止哭泣,不无悲伤地说:“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哭,而是因为真正的宝石被当做普通的石头,忠贞之人却被当做欺君之徒,我是为颠倒是非、不分黑白而痛心!”来人闻言,心下感动不已,于是将卞和和璞玉一起带回国都,向楚文王讲明原委。楚文王闻言,急忙命人将玉璞的表层破开,遂得出一块绝世美玉,这就是“和氏璧”。
有记载称,“和氏之璧”的命名是为了奖励卞和的忠诚。然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何以卞和自己不直接破开璞玉,得出美玉献给楚厉王?难道是因为他手艺不精,担心自己没法完美的依据原本的玉石,雕琢出最出色的器物?还是他并不确定其中是否真的有美玉,所以不敢擅自打开?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和氏璧自此走入了历史的舞台,成就了一段段惊世传奇。
楚文王获得卞和所献的和氏璧之后,便将其视为国宝,恰如《战国策》所记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可见此时的和氏璧依然是块璞玉,并没有雕琢成器。大概是因为害怕一旦被雕琢,和氏璧就成了一块死物,无法再雕琢成其他的器物,所以其一直被放在王殿之上珍藏着。
辗转400年过去了,中间历经了风云变幻的春秋,又迈入列国纷争更为激烈的战国时代。这时候,和氏璧在沉寂了4个世纪之后,再一次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此时,楚国早已经经历了数代王室的更迭,曾经首先发现和氏璧的卞和,首先认可和氏璧的君王楚文王,早已经化作了一抔尘土,融入了历史的风尘当中。但是和氏璧依然被楚国视为国宝,不轻易示人。
楚国此时比400年前更加强大,周王室已经衰微,楚国趁机兴起。在楚国的崛起道路上,相国昭阳可谓功不可没。
昭阳何许人也?据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的记载,当时的南方大国楚国,有昭、屈、景三大姓。相传早年昭阳曾为将军,并到黄海之滨的兴化进行开发,继而成了兴化的人文初祖。不久,昭阳因为战功卓著,便升任上柱国,地位在宰相之上。此时,作为君王的楚威王,为了表示自己对昭阳功勋的表彰,遂将国之重宝“和氏璧”赐予了昭阳。
昭阳大喜过望,自此,对楚王感激涕零,对“和氏璧”则视如生命。即使连出门游玩,也不忘记带在身边。古时,君子以佩戴玉来彰显自己道德高尚。昭阳带上“和氏璧”,不仅表示自己德高望重,也显示了自己的丰功伟绩。
一日,昭阳率领宾客去赤山游玩。宾客们早就听闻昭阳获得大王的恩宠,有幸获得和氏璧,遂人人争相蛊惑昭阳,让其拿出“和氏璧”一观。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昭阳虽然文武双全,却也难免一时头脑发热,见众人有如此雅兴,遂大方地将和氏璧拿出,让众人观赏。
只是,待得众人曲终人散之后,和氏璧却不翼而飞。历史上没有记载,到底和氏璧是如何被丢失的,也没有记载,昭阳是否努力追回过和氏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当时是不能也不敢声张的。一来这众多宾客,要么是自己的至交好友,要么是朝中显贵,昭阳自然不能为了区区一块玉璧,坏了别人的名声,与大家结下冤仇;二来,和氏璧被楚王视为国宝,赐予自己时,就希望他能够好好保管,若国宝丢失,被楚王得知,则于己十分不利。
遂和氏璧丢失一事,就此成为一段悬案。
又过了50年,六国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边的秦国在周赧王三十一年,即公元前284年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相继与韩国、魏国结盟;次年秦国又和东方少数可以与之匹敌的赵国结盟,完成了秦国昭襄王远交近攻、与东方列国连横的战略意图,剑锋所指,就是楚国。
楚国此时当政者是楚顷襄王。这日,派去赵国的一位探马向楚顷襄王报告说,赵国人缪贤竟然获得了楚国失传50年之久的国宝——和氏璧。一时之间,举国震动。然而此时的楚王已经无心去夺回和氏璧了,面临江山难保的境况,如何发奋求存才是头等大事。
然而,楚王虽然没有夺取和氏璧的心思,并不代表赵国国君惠文王就能够高枕无忧。因为,西方强国秦国的国君秦昭襄王对和氏璧虎视眈眈,只等实力与时机成熟。
只是,周王还在,所以周礼尚存。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好是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才不至于落人话柄。
就在秦昭襄王对和氏璧朝思暮想而不得之时,一位臣下向其谏言:只要秦王略施小计,以15座城池为诱饵,就可逼赵国就范。如果赵国从了秦国,将和氏璧献上,则以城池交换之事,大可一笑置之;倘若赵国不从,则秦国正好有了攻打赵国的理由。如此一箭双雕之事,秦王何乐而不为?
于是,一封信便由秦王寄到了赵王的手中。能够在战国那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中屹立不倒,赵惠文王自然不是愚蠢之辈。他料定秦王此举,意图不轨。一旦自己把和氏璧献给秦国,则秦王许诺的15座城池,必然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是一旦赵国拒绝了秦国的“友好”行为,则势必会激怒秦王,引火上身。
给也不是,不给更不是,这让赵惠文王如何是好?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赵惠文王苦心孤诣、徒添三千烦恼丝之时,宦官头目缪贤站了出来,给了赵王以希望的曙光。
那道曙光,就是蔺相如。
对于缪贤的记载,可见诸于历史的实在很少,因而其生平事迹也就成为一段空白。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韩非子·和氏篇》中,各有寥寥数语的介绍。因此,缪贤也只是一个小人物,之所以能够见诸于历史,不被世人遗忘,就在于他曾做过其一生中最为明智的事情——举荐蔺相如。
此时的蔺相如只是缪贤手下的一名食客,名不见经传。缪贤见赵惠文王正自踌躇该派遣何人作为使者前去秦国回复时,缪贤不失时机地向赵惠文王举荐了蔺相如。
使者的出行关乎赵国的荣辱得失,自然半点也马虎不得。赵惠文王对蔺相如一点也不了解,遂问缪贤,蔺相如何德何能,能够代表赵国出使秦国。
缪贤对赵惠文王说道:“臣下曾经犯过过错,本来打算逃去燕国,那时蔺相如拦住我说:‘您了解燕王吗?’臣当时对他说:‘我曾跟随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底下告诉我愿意跟我交个朋友。所以我觉得我了解他,才会想到去他那里。’蔺相如于是对臣说:‘赵国是强国,燕国是弱国,您在赵国受宠时,燕王才想和您结交。如今您是以罪臣的身份逃去燕国,燕国惧怕赵国的势力,又怎敢收留您?燕王一定会将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您还不如主动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有机会被赦免。’臣正是听从了蔺相如的意见主动向大王请罪,才获得了大王的赦免。所以臣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派他出使很适宜。”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缪贤虽然是个小人物,却在赵国危亡之际,毫不忌讳地举荐人才。他的优点,可以概述为两点:
第一,慧眼识英雄。慧眼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一个“识”字,缪贤的确别具慧眼,能从一件事情上,深刻地认识相如之才。如果没有缪贤这双慧眼,没有缪贤这个伯乐,那么像蔺相如这样的千里之马,恐怕也只会被人“遗而不知”。
第二,胆识过人。他看准了赵惠文王是个明君,对自己曾经的过错定然不会追究,遂在举荐蔺相如之时,能够扬相如之长,不避己之短,并敢于以己之短来衬托相如之长。世人都赞春秋时期的祁黄羊,说他“外举而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岂不知,缪贤为了国家,即使有泄漏自己的隐私、被国君怪罪的危险,也毫不忌讳。如此不瞒私、不避短、为国为民举贤才的作为,当为后世所敬仰和赞叹。
自此,蔺相如正式走进了历史的舞台,此后更有广阔的天地,任其扶摇直上九万里,遨游于战国的风口浪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