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盐大伯伯
第118章白起---人屠
小
大
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国力日盛,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东方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使秦国的野心愈发膨胀,公元前325年,秦国秦惠文王称王。此时只要有实力的国家,都在这时期先后称王,这说明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微,其在各诸侯国间已经彻底丧失了威信。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在动用武力压制了楚国后,自称是西方大帝(西帝)。其实他的这一举动不过是为了将东方的强国齐国拉到一条船上,所以他在称帝的同时,还派人去齐国请齐王田地为东方大帝(东帝)。这足以说明此时的秦国,已经彻底不将周王室放到眼里。
齐王认为秦国此举是对齐国同等地位的认可,所以他欣然接受了秦王的提议,将整个天下一分为二,但是齐国这样做无疑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的困境中。因为国王的地位已经够高了,改称帝号不但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利益,还会给其他国家不必要的刺激。最终齐国国王称帝变成了一个闹剧,仅仅两天后,帝号就被取消了。但秦国却依然能够面对其他国家带来的压力,其只需要齐国在东方给予些微的配合,就有一统天下的实力。
从表面来看,虽然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说明秦国最终一统天下,是商鞅或者秦孝公蓄意制定的任何长期战略性计划或谋略的结果,但是从秦孝公开始,秦国似乎已经在酝酿一场颠覆六国的计划。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对外战争总是起起落落,只要秦国打击一个国家,各国合纵的策略就会将秦国打回原形。东方六国似乎都有这种默契,它们从来没有想要灭亡秦国。
秦国的地理位置有着天然的优势,只要突破了函谷关,它就可以驰骋中原,觊觎社稷神器,即使没有进取之心,也可以凭借其四面环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处于不败之地。当然,要图取天下,还需要进一步占据陇西、汉中以及蜀中三地,前面两地可以保证后方的稳固,获取精悍的兵源,后面的蜀中则可以保证战略供给,进而可以从南北两路进取中原。
所以公元前316年,秦国才会从楚国手中,花费巨大的代价将蜀(今四川成都平原地区)的领土握在自己手中,紧接着巴国(今重庆附近地区)的领土也被秦军占领。可以看出,秦国通过对这些地区的占领,不仅实现了秦国的战略意图,也削弱了楚国的国力,楚国在秦国的打击下日益衰落。
为了能够一统天下,秦国的连横外交活动接连不断。事实证明,连横、远交近攻等措施获取的胜利为秦国军队作战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秦军在沙场征战的过程中,一路所向披靡。而具体实现秦国由内部的政治改革到外部的外交强化之人,就是可称战国名将之首的白起。
魏、韩、楚、齐等国都不屑一顾的边陲小国,在白起指挥下的南征北战中将杀气一点点弥散开来。东方列国对秦国的势力逐渐感到不安,时刻感受着利剑在头的威胁。
为了对抗秦国的铁骑,各诸侯国也加紧了军队的训练。这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名将,在这些名将的指挥参与下,许多著名战役名流史册。看《史记》中的记载,战国末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便是许多大规模的征战。就在公元前364至前234年的130余年间,秦国参与或者主导了至少15次大的战役,单单秦军给其作战的军队造成的伤亡总数就多达150万人左右。秦国主导的15次战争中有14次其都给对方造成了至少2万人的伤亡,这其中10万人以上伤亡的战役有4次。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国对赵国的长平之役,仅仅在5个多月的时间内,赵国军队的伤亡数字就高达5万人。战争的结局是白起出奇兵,战胜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奢,赵军40万军队投降,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赵军最终得以归故乡的人,只有区区240人。
当然,有些学者对以上数字并不信任,原因是:
第一,他们认为,这些数据都是《史记》给出的,只有其他六国的伤亡数,却没有付出巨大伤亡的秦国的数据。
第二,《史记》只是简单地介绍了15次比较著名的战役,从战国的“战”字中,就应该知晓,赵国末期步入了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各个诸侯国之间肯定是摩擦不断。如果将那些不知名的战斗也载入史册,则意味着秦国及其他诸侯国同样要遭受的伤亡数,包括被俘、受伤以及被杀的人,一定远远高于现在历史所见到的。
第三,体现在用词上,当时所用的标准字眼为“斩”(此字的用法可追溯到商鞅时代),长平之战为“坑”,前者是指在战斗中杀人,后者则是指没有道义的、活埋的形式杀人。可想而知,还有更多的杀人方式所产生的死亡数据是没有计在案的。
第四,则是很多学者将秦国对其他诸侯国的战争和近代或现代战争相比。如发生在1812年的拿破仑出征俄国之役,在6个月的时间内,损失了30万人马。乍一看,这与5个或6个月的长平之役相比大体相似(包括最后的坑杀),因为当时的法国(其实不仅包括法国,更多的是囊括了法国占领的广大的欧洲地区)的人口,要远比战国时期的秦国或者赵国的人口多。
因而一些学者最终得出结论:在字面意义上,秦国在对于其他诸侯国的战争中,所造成的伤亡数字是不可信的,要么过大,要么过小。如在长平之战中,秦国最终坑杀了赵国将士40万,对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要在短暂的时期内完成,可能性不大。即使赵军在战争结束以前,由于孤军深入、远离后方而断了粮草,也不会甘心就范。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还是继续招募军队,防备秦国的入侵,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对于一个损失了几乎半数以上青壮年男子的国家而言,经济上应该很难维持,政治上也很可能崩溃,而不是历史所记载的那样,赵国人同仇敌忾,对秦国人仇恨无比。
但是今天学者们很难从现存的史料中得出让人更加信服的答案。最终他们给出的结论是:“万”字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因为纵观所有关于战国的史册,其军事记载中(在非军事的记载中也能见到)屡屡说及的,不是数百、数千或者数十的伤亡,更多的是“万”,因而它如“三”等于“众”一样,变成了一个概数:“大部队”。
历史的真相,要完全地还原已经不可能。无论这些数据是否翔实,有一点无可辩驳,即秦国已经从开始的争夺土地向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转化。昔日为六国所不屑的边陲小国,已经在蓄势待发了。
在秦国军事力量增强的过程中,白起的作用不可忽视,战争中因白起而死的青壮年,粗略估计不下百万。白起是一个职业化的军人,在他的眼中,只有杀与被杀两种选择;在他的思想意识里,只有功名大业、为国杀敌一种道路。他不谙政治,不懂外交,不屑于法家、纵横家的绕弯子,他只会进行直截了当的实际行动,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唐代曹松在《己亥岁二首》其一中有这样的描述:“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白起正是提着无数鲜血淋漓的头颅,望着渐渐淹没在岁月风尘中的白骨,从一个普通士兵,一步步地往上攀爬,最终为一个无敌于天下的秦军统帅。
历史最终给予他的评价是——人屠。
但不同的历史人物对白起的评价也是不一样的。更多的还是对于他生平战绩的评价。
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
----司马迁
南拔鄢郢,北摧长平,遂围邯郸,武安为率。
----司马迁
是善用兵,又有天命。
(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
----苏厉
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武安君战国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致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
----张唐
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馀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强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馀城,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於杜邮。
(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再战烧夷陵,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使秦业帝。自是之后,赵、楚慑服,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余城。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
----蔡泽
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
(武安君所以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亡鄢郢、汉中,[北]禽马服之军,不亡一甲,虽周、[召]、吕望之功,亦不过此矣。)
----苏代
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
----寒泉子
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
----嬴稷
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
(白起为秦将,南并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卒赐死。)
----陈余
昔白起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介之过,赐死杜邮,秦民怜之,莫不陨涕。
----谷永
昔白起为秦将,东破韩、魏,南拔郢都,应侯谮之,赐死杜邮;
----湖三老公乘兴等
昔秦白起,将略奇出,策并孙吴,虽孙吴复生,亦无以此,即受命于天,岂非神人哉??
《二十四史•齐书•卷五•文宣本纪•卷二》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在动用武力压制了楚国后,自称是西方大帝(西帝)。其实他的这一举动不过是为了将东方的强国齐国拉到一条船上,所以他在称帝的同时,还派人去齐国请齐王田地为东方大帝(东帝)。这足以说明此时的秦国,已经彻底不将周王室放到眼里。
齐王认为秦国此举是对齐国同等地位的认可,所以他欣然接受了秦王的提议,将整个天下一分为二,但是齐国这样做无疑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的困境中。因为国王的地位已经够高了,改称帝号不但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利益,还会给其他国家不必要的刺激。最终齐国国王称帝变成了一个闹剧,仅仅两天后,帝号就被取消了。但秦国却依然能够面对其他国家带来的压力,其只需要齐国在东方给予些微的配合,就有一统天下的实力。
从表面来看,虽然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说明秦国最终一统天下,是商鞅或者秦孝公蓄意制定的任何长期战略性计划或谋略的结果,但是从秦孝公开始,秦国似乎已经在酝酿一场颠覆六国的计划。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对外战争总是起起落落,只要秦国打击一个国家,各国合纵的策略就会将秦国打回原形。东方六国似乎都有这种默契,它们从来没有想要灭亡秦国。
秦国的地理位置有着天然的优势,只要突破了函谷关,它就可以驰骋中原,觊觎社稷神器,即使没有进取之心,也可以凭借其四面环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处于不败之地。当然,要图取天下,还需要进一步占据陇西、汉中以及蜀中三地,前面两地可以保证后方的稳固,获取精悍的兵源,后面的蜀中则可以保证战略供给,进而可以从南北两路进取中原。
所以公元前316年,秦国才会从楚国手中,花费巨大的代价将蜀(今四川成都平原地区)的领土握在自己手中,紧接着巴国(今重庆附近地区)的领土也被秦军占领。可以看出,秦国通过对这些地区的占领,不仅实现了秦国的战略意图,也削弱了楚国的国力,楚国在秦国的打击下日益衰落。
为了能够一统天下,秦国的连横外交活动接连不断。事实证明,连横、远交近攻等措施获取的胜利为秦国军队作战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秦军在沙场征战的过程中,一路所向披靡。而具体实现秦国由内部的政治改革到外部的外交强化之人,就是可称战国名将之首的白起。
魏、韩、楚、齐等国都不屑一顾的边陲小国,在白起指挥下的南征北战中将杀气一点点弥散开来。东方列国对秦国的势力逐渐感到不安,时刻感受着利剑在头的威胁。
为了对抗秦国的铁骑,各诸侯国也加紧了军队的训练。这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名将,在这些名将的指挥参与下,许多著名战役名流史册。看《史记》中的记载,战国末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便是许多大规模的征战。就在公元前364至前234年的130余年间,秦国参与或者主导了至少15次大的战役,单单秦军给其作战的军队造成的伤亡总数就多达150万人左右。秦国主导的15次战争中有14次其都给对方造成了至少2万人的伤亡,这其中10万人以上伤亡的战役有4次。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国对赵国的长平之役,仅仅在5个多月的时间内,赵国军队的伤亡数字就高达5万人。战争的结局是白起出奇兵,战胜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奢,赵军40万军队投降,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赵军最终得以归故乡的人,只有区区240人。
当然,有些学者对以上数字并不信任,原因是:
第一,他们认为,这些数据都是《史记》给出的,只有其他六国的伤亡数,却没有付出巨大伤亡的秦国的数据。
第二,《史记》只是简单地介绍了15次比较著名的战役,从战国的“战”字中,就应该知晓,赵国末期步入了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各个诸侯国之间肯定是摩擦不断。如果将那些不知名的战斗也载入史册,则意味着秦国及其他诸侯国同样要遭受的伤亡数,包括被俘、受伤以及被杀的人,一定远远高于现在历史所见到的。
第三,体现在用词上,当时所用的标准字眼为“斩”(此字的用法可追溯到商鞅时代),长平之战为“坑”,前者是指在战斗中杀人,后者则是指没有道义的、活埋的形式杀人。可想而知,还有更多的杀人方式所产生的死亡数据是没有计在案的。
第四,则是很多学者将秦国对其他诸侯国的战争和近代或现代战争相比。如发生在1812年的拿破仑出征俄国之役,在6个月的时间内,损失了30万人马。乍一看,这与5个或6个月的长平之役相比大体相似(包括最后的坑杀),因为当时的法国(其实不仅包括法国,更多的是囊括了法国占领的广大的欧洲地区)的人口,要远比战国时期的秦国或者赵国的人口多。
因而一些学者最终得出结论:在字面意义上,秦国在对于其他诸侯国的战争中,所造成的伤亡数字是不可信的,要么过大,要么过小。如在长平之战中,秦国最终坑杀了赵国将士40万,对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要在短暂的时期内完成,可能性不大。即使赵军在战争结束以前,由于孤军深入、远离后方而断了粮草,也不会甘心就范。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还是继续招募军队,防备秦国的入侵,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对于一个损失了几乎半数以上青壮年男子的国家而言,经济上应该很难维持,政治上也很可能崩溃,而不是历史所记载的那样,赵国人同仇敌忾,对秦国人仇恨无比。
但是今天学者们很难从现存的史料中得出让人更加信服的答案。最终他们给出的结论是:“万”字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因为纵观所有关于战国的史册,其军事记载中(在非军事的记载中也能见到)屡屡说及的,不是数百、数千或者数十的伤亡,更多的是“万”,因而它如“三”等于“众”一样,变成了一个概数:“大部队”。
历史的真相,要完全地还原已经不可能。无论这些数据是否翔实,有一点无可辩驳,即秦国已经从开始的争夺土地向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转化。昔日为六国所不屑的边陲小国,已经在蓄势待发了。
在秦国军事力量增强的过程中,白起的作用不可忽视,战争中因白起而死的青壮年,粗略估计不下百万。白起是一个职业化的军人,在他的眼中,只有杀与被杀两种选择;在他的思想意识里,只有功名大业、为国杀敌一种道路。他不谙政治,不懂外交,不屑于法家、纵横家的绕弯子,他只会进行直截了当的实际行动,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唐代曹松在《己亥岁二首》其一中有这样的描述:“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白起正是提着无数鲜血淋漓的头颅,望着渐渐淹没在岁月风尘中的白骨,从一个普通士兵,一步步地往上攀爬,最终为一个无敌于天下的秦军统帅。
历史最终给予他的评价是——人屠。
但不同的历史人物对白起的评价也是不一样的。更多的还是对于他生平战绩的评价。
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
----司马迁
南拔鄢郢,北摧长平,遂围邯郸,武安为率。
----司马迁
是善用兵,又有天命。
(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
----苏厉
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武安君战国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致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
----张唐
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馀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强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馀城,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於杜邮。
(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再战烧夷陵,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使秦业帝。自是之后,赵、楚慑服,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余城。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
----蔡泽
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
(武安君所以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亡鄢郢、汉中,[北]禽马服之军,不亡一甲,虽周、[召]、吕望之功,亦不过此矣。)
----苏代
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
----寒泉子
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
----嬴稷
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
(白起为秦将,南并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卒赐死。)
----陈余
昔白起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介之过,赐死杜邮,秦民怜之,莫不陨涕。
----谷永
昔白起为秦将,东破韩、魏,南拔郢都,应侯谮之,赐死杜邮;
----湖三老公乘兴等
昔秦白起,将略奇出,策并孙吴,虽孙吴复生,亦无以此,即受命于天,岂非神人哉??
《二十四史•齐书•卷五•文宣本纪•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