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米呀

第270章 威胁。

“弄德见过陛下。”

弄德压下心中的胆怯。

先是对着夜君莫,双手合十躬身施礼,自报了名号。

随后解释道:

“和尚因看见此妖孽骑龙飞行,一路尾随,被她发现后,想着为人类除害的心思,所以才在城池上空和她交手,和尚并非有意挑衅陛下天威。”

弄德和尚还是非常聪明的。

明知不敌夜君莫,嘴里态度很是友好。

至于他为何喊陛下。

还用问吗?

刚刚尸魅称呼夜君莫为天海王,他可是听见了的。

而且再加上夜君莫此时龙袍加身。

以及人皇城,自称人皇的柳布衣,作为前车之鉴。

这三种情况结合一体,这一声陛下喊出去准没错。

尸魅一脸淡漠看着弄德,听见他口中妖孽二字,并未在意。

只是静静耸立在一旁,等待夜君莫发问。

“和尚,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来天海城,又有何事?”夜君莫问道。

上一世,弄德的名号,可没在各地幸存者城池内传播,所以他才有此一问。

而且他还不知道弄德是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神龙架那处古遗迹秘境的事。

他的把弄德留下来敲打敲打。

有必要的话,可能要动刑。

问问神龙架遗迹的事情。

至于弄德刚刚那友好的态度,他没放在心里。

他知道这和尚口是心非。

弄德一双眯眯眼,在眼眶里一转,开口道:

“和尚来自小雷音寺,末世爆发后,就离开寺庙,从此云游四海,四处帮助受苦受难的同胞,今日才无意间路过天海市。”

夜君莫闻言微微颔首,问道:

“意思是,你也不知道自己要前往何地?”

他知道弄德在胡编乱造。

也没去在意。

既然弄德送上了门,再想离开。

可能就有点痴心妄想了。

他的能力能克制一切阴祟,正好现在厉鬼横行,城池中又差人。

这弄德可以留下来当个打工人。

一身价值不可限量。

至少要把他肥胖的身体,压榨成竹竿。

不然。

对不起他那一身本事。

此时弄德面露慈悲、说道:

“和尚走到哪儿,哪儿就是家。”

“啪。”

夜君莫双手一拍,非常满意他的回答,开口诉说天海情况:

“那感情好,天海城因为大地震,成了一片废墟,而且因为那道天之痕秘境的戾气倒灌而出后,现在城中厉鬼横行。”

“大师就留在城池中帮本帝捉鬼,带领城池中受苦受难的幸存者,抵御尸群,抵御海中凶兽,探索秘境,为天海城的幸存者带来一线光明。”

“这是一件功德圆满的大好事情,大师你觉得呢?”

夜君莫说完似笑非笑的看着一脸便秘的弄德。

让你装高僧。

非得给你把职位安排的巴巴适适。

“这……”

弄德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

这是要把他扣下来的意思啊。

他可是要前往帝都城的。

这特么半路被人扣下,算个什么事。

弄德赶紧解释:

“陛下,和尚……”

夜君莫直接打断弄德,背负着双手,淡漠道:

“大师你想解释什么?不是你刚刚说走到哪儿,哪儿就是家吗?”

“不是你说,帮助受苦受难同胞吗?”

“天海市都成为一座废墟了,本帝相信,目前其他地方没有哪一座城池,有天海城人民过的艰辛。”

“你看看下面那群面黄肌瘦,饥肠辘辘,居住在石头房屋,躺在废墟的炎黄同胞们。”

“你难道不觉得心痛吗?”

“你难道不该留下来帮助他们吗?”

夜君莫不给弄德反驳的机会,再次说道:

“你刚刚有解释的心理,难道你刚才说的话,是在欺骗本帝?”

“如果是这样,大师你这可是犯了死罪啊。”

“你不止欺骗本帝,还伤了本帝的子民。”

“大师你这是触犯了天威。”

“既然大师触犯了本帝天威,大师是不是应该前往阿鼻地狱进行忏悔?”

“从而来熄灭本帝的天威怒火?”

阿弥踏马个佛。

这小伙子简直是逼逼个没完没了。

直接给和尚把各种帽子扣上。

是在赤裸裸威胁和尚啊。

要不是感觉这小伙子一身实力不可匹敌。

和尚早跳出来和你打上一场了。

弄德在内心深处不断咒骂,随后双手再次合十,一脸悲苦道:

“陛下有所不知,和尚还有关乎炎黄同胞生死存亡的任务在身,不可在此地久留。”

“和尚并未有意欺骗陛下,和尚真是云游四海,真是尽全力在帮助受苦受难的同胞们。”

“呵呵。”

夜君莫看见弄德此时的样子,嘴里冷笑一声,双眸微眯。

“嗡。”

蓦然。

一道恐怖的气息,从他身躯中喷涌而出,向着弄德席卷而去。

顿时。

弄德只觉得身后有座大山,压的他差点从空中坠落而下。

赶紧利用自身实力拼命抵挡。

他越是抵挡,后背那股压制的气息就越强。

弄德此时简直被夜君莫的实力惊骇到了。

他没想到同为王境,这个人居然如此强大。

他感觉十个自己,可能都比不上一个夜君莫。

尸魅看见被夜君莫在针对弄德,压制的他冷汗直冒,脸上浮现了一丝笑意,内心暗道:

“臭和尚,让你刚刚骂本王。”

随后忍不住面带一丝魅意看了看夜君莫。

感觉她未来的男主人,此时好有型。

蓦然。

夜君莫的冷厉之音,映入弄德耳中:

“大师今天不说个所以然,可能会受刮皮抽筋之苦。”

“一身脂肪可能会被熬制的点天灯,日日夜夜放在下方城池,用以照明身处黑暗中的同胞们,为他们增添一丝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