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三少

第285章 入宫前的人生第一课

要是平时,李福一教训儿子李莲英,李莲英早就跟老爹干上了。

今天不同,今天老爹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话,而且同意了他去当公公,他当然不会和老爹发生正面交锋,他必须得耐着性子听老爹把话说完。

李福见儿子不说话,正在专心致志地听他说话,李福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他觉得儿子瞬间长大了,懂事了。

李福看着一脸虔诚的儿子,正看着他,聚精会神地听他说话。

李福开始紧锣密鼓地对儿子进行做公公前的“系统教育。”

“儿子,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你现在想干什么,你就去干吧。爹和你娘同意了。爹想过了,当公公也没啥丢人现眼的。天底下谁也不去当公公,皇宫里的皇上谁去伺候呢?还有皇宫里的文武大臣,王公贵族,谁去伺候呢,这不就乱套了吗?”

李福的境界突然上升了一个高度,他开始为皇上和皇宫里的文武大臣,王公贵族考虑和着想了,真了不起!

李莲英吃惊地看着老爹,平时说话颠三倒四的,一句话说上好几遍,都说不明白。

今天不知怎么了,居然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这么高大上的话语,而且句句都是经典话语。

“爹,你说的对。谁也不去当公公,皇宫里的皇上没有人伺候,这能行吗?”

“孩子,咱们是穷人家的孩子,到了皇宫里去,一定要守规矩,不能乱来,要听皇上的话,要听文武百官的话,要尊重宫里的每一个人,包括和你一样的公公,还有宫女、下人。你要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公公,千万不要逞能。皇宫里可不像在家里,不能由着性子来。那可是皇家圣地,能人多着哩。”

“爹,儿子记住了。”

“儿子,爹提前还得给你打个预防针。你进了皇宫,可千万不能忘了爹娘,爹娘可是你的天和地。没有爹娘,哪里来的你。即使你将来在宫里发迹了,也不能忘了爹娘,要记着孝敬爹娘。”

“记住了,爹。等以后儿子当了公公,去了皇宫里,在宫里发迹了,一定会把挣到的大把银子给爹娘带回来,让爹娘过上不愁吃,不愁穿,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就像我们的老乡崔公公一样。”

李莲英突然想到了他爹给他讲过的,在皇宫里当公公的崔公公,给了他爹一锭银子的崔公公,就是那个他从未谋面的崔公公,激发了他当公公的愿望。

李莲英信心十足地说,又像在给他的爹表态。

李福害怕儿子当了公公,进了皇宫,在皇宫里迷失了自我,忘了做人的道理。他必须得给他上一节人生处世第一课,教会他如何做人,做事。

李福是个厚道的农民,他没有高大上的词语,没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他只能用他普普通通的语言,给儿子扎扎实实地讲述为人处世的哲学经验和道理。

他不知道儿子听懂了没有,有没有理解做爹娘的良苦用心。

不过,李福相信,他的儿子不是傻瓜。

也许是李福给儿子人生上的第一课的作用见效了,李莲英进宫后,精通为人处世的游戏规则,左右逢源,处世圆滑,八面玲珑,从不恃宠而骄,私底下很会做人。

李莲英时刻谨记自己是奴才的身份,对待手下也是相当宽容,他的这些为人处世的原则,成就了他,使他成了大清太监中的天花板。

不过,这些还是后话。

李莲英的娘曹氏,虽然头天晚上想通了,要随儿子的心愿,让他去当公公。可是第二天早晨醒来,李福前去给儿子做思想工作的时候,她又有点后悔了。

儿子毕竟是她十月怀胎,从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真让他去当公公,这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吗?别的不说,仅仅那个做公公前的净身手术,就让她一想起不寒而栗。

曹氏有时想,她把儿子带到老家去讨饭要吃,也不愿意让儿子到宫里去当公公。

自从李福和她决定让儿子李莲英当公公后,曹氏每天以泪洗面,不分昼夜地哭泣。

曹氏哭得李福心烦,他就骂曹氏:“你这是哭丧吗,你嚎什么?儿子又没有死,不就是去宫里当公公吗,你哭个毛?真是女人家,头发长,见识多。”

曹氏被李福一骂,不哭了,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她的心里终于被李福骂得转过弯儿了。

她开始给儿子上了一课进宫前,为人处世的哲理课。

她含着眼泪跟儿子李莲英说:“儿子啊,进了宫,你可一定要当心,做事一定要谨慎,不要得罪人。打人一拳,踢人一脚的事,可千万不要做啊。别人有事了,你要学会出手帮忙别人,不要嘲笑别人。人人都是爹娘养的,都是爹娘的心头肉。”

“好心有好报,多做善事。老天不会辜负好心人的。人来到世上,就是修行一场,我们不修这一世,也要修好下一世。你去做公公,就是你爹娘上辈子没有修行好,才让你造的这个孽。”

曹氏说完,抹了一把眼泪,又伤心地哭了。她把儿子去当公公的事,归咎在了他们两口子上半辈子没有修行好,才在这辈子造了孽,让儿子成了背锅侠。

“娘,儿子记住了。你不要哭了,儿子进了皇宫,一定会拿崔公公当自己学习的榜样,做人的楷模,做个好公公,让爹娘扬眉吐气,光宗耀祖。”

李莲英看着哭哭啼啼的娘,心里酸楚得厉害。

他哭着答应了娘的话。

曹氏把他半辈子为人处世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精髓,毫不保留地,絮絮叨叨地讲给儿子听,让儿子一定要铭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

要他懂得在社会混,就要学会混社会的游戏规则。社会上不仅需要打打杀杀,还需要人情世故。

娘儿俩从来没有这么坐下来聊过天,唠过嗑。今天总算彻彻底底地,掏心掏肺地唠出了为娘的心里话。

曹氏劝说完儿子,又开始在内心里不断地劝说自己,要接受这个现实,尽量往好的方面去想。

儿子去当了公公,至少不会饿死。不像呆在家里,一年到头,整日里忙里忙外的,到头来还忙不出个啥,没啥奔头,说不定到了皇宫里去做公公,还有个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