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剑心
第2802章 农夫国王
小
大
1627年5月中旬,罗尔斯·温斯洛普统率的斐真军团南下出征亚尔夫海姆,旗开得胜,攻克王子港之后就地驻扎休整。
在这一个月的休整期间,温斯洛普伯爵和他的幕僚们也没闲着,先后做了两件在国际舆论界引起广泛争议的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处理那两万多名战败投降的大陆军官兵。
像查尔斯·盖茨这样的高级军官,即便沦为战俘也不至于受到虐待,还有希望熬到通过交换战俘、重获自由的那一天。
至于他麾下那两万多名大陆军降卒,处境可就不太美妙了。
最初,温斯洛普伯爵致信斐真内阁,希望将所有战俘打包装船送回斐真本土,作为一份献给乔治三世国王陛下的寿辰贺礼。
然而诺斯首相请示乔治国王过后,回信婉拒了总督阁下的好意,还在信中透露了国王陛下的苦衷。
总体来说,乔治三世是一个平庸、保守而朴实的男人,平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打猎和做农活,生活朴素,不爱摆架子,谈不上什么王者气质,也没有多大野心,相比大洋对岸的殖民地,更关心本土农民的生计和家人——尤其是深爱的女儿们——的喜怒哀乐。
这么一个换个便装丢在街头就是一路人大叔的国王陛下,在国内舆论界博得了一个不太好听却很贴切的雅号——“农夫乔治”。
还有小道消息宣称,这位“农夫国王”随着年岁渐长,精神状态也出现令人担忧的症状,时而多愁善感,时而疯疯癫癫,至于是不是真有发疯的隐患,那就不得而知了。
乔治三世让诺斯勋爵转达给温斯洛普伯爵的这封信,就显示出这位“日不落帝国”的统治者压抑纠结的内心世界。
乔治国王首先向温斯洛普伯爵在殖民地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接着指出并不希望他把两万多名战俘押送回国。
乔治国王坦言自己厌恶这些叛臣贼子,但是要把他们全都按照叛国罪处以死刑的话,又实在于心不忍。
按照陛下本人的意思,不妨借着寿辰国庆的机会,发布一道特赦令,赦免这些反叛的臣民,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仁慈能够感化殖民地的叛逆者放下武器,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来。
可惜,国王陛下的打算,没能得到“鹰派”势力控制下的斐真议会的支持,还被强硬的议员们批评“幼稚”,“软弱”!
乔治三世既恼火又无奈,他又不像自己那些被议会流放或者砍头的祖先那样,有勇气豁出去跟议会对着干,极度愤怒之下抄起雪亮的御用镰刀,冲进皇家庄园,亲手收割了两垄麦子!
发泄怒气过后,乔治三世还是得面对现实,不得不打消初衷,授意温斯洛普伯爵自行处置战俘——杀也好,放也好,随他的便!
反正别送回来,好让国王陛下落得个耳根清净,眼不见则心不烦。
这下轮到总督阁下头疼了。
两万多名战俘,可就是两万多张嘴啊……
关在战俘营里,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一大笔开销,对斐真南下兵团本来就很紧张的军需供应造成了巨大压力。
温斯洛普伯爵当然不想白白养着这些战俘,驱使他们做苦役也不划算,还得担心他们逃跑或者暴动。
素有“血腥王子”之名的班尼斯特·温斯洛普,提议把这些战俘统统枪毙,一了百了。
这样倒是省事了,然而太不人道,不仅会激怒殖民地的其它叛党,促使他们打消侥幸拼死抗争,还会造成极坏的舆论影响,甚至引起国内反战派的抗议和弹劾。
温斯洛普伯爵训斥了儿子一通,一番精打细算过后,最后决定对战俘进行分类处理。
总督阁下先把随军牧师们召集起来,授意他们去战俘营招安,运用“辨知谎言”和“诚实之域”之类的神术,检测降卒,筛选出诚心投降的战俘,编入仆从部队。
经过一番筛查,最终成功过关的约有六千多人,占据俘虏总数三分之一。
剩下的战俘,分批装上奴隶船,送往位于暴风洋南部的奥特兰蒂斯岛,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或者土着王公。
温斯洛普伯爵人脉广阔,已经联络好了买家,这批当成奴隶贩卖的战俘价格非常便宜,也不指望挣钱,能把运费找补回来就行了。
王子港里不乏“自由之子”的眼线,大批战俘押送上船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陆军总司令乔治·瓦萨的耳朵里,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瓦萨将军连忙致信大陆会议,同时向撤往南方的原自由港“海盗议长”赫勒尔·奔流以及“赫林霍恩号”船长亚伦·格林发出消息,请求他们召集海上的好汉们,设法营救贩奴船上的战俘。
瓦萨将军的呼吁得到了积极的响应,6月初的一天,“赫林霍恩号”乘着雾气突然出现在海上,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引开护航军舰,其余海盗船乘虚而入,袭击贩奴船,成功解救出一部分战俘。
可惜好景不长,当天晚些时候,修缮一新的“猎手号”率领两艘同款魔导驱逐舰直接传送到交战海域。
“赫林霍恩号”寡不敌众,惊险逃离三艘魔导驱逐舰的围捕,其海盗盟友也见势不妙纷纷撤退。
“猎手号”及其两艘僚舰加入护航,海盗一方无机可乘,只能眼巴巴看着贩奴船队扬帆远去,船上仍有逾万名战俘未能获救,历经一个多月的航程之后,最终被送达奥特兰蒂斯。
位于赤道偏南海域、被大洋环绕的奥特兰蒂斯岛,占地面积将近700万平方里,是瓦雷斯世界最大的岛屿。
很多人认为奥特兰蒂斯应该算是一片新大陆,称其为“奥洲”,然而学术界却把奥特兰蒂斯定义为一个岛屿,还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区分大陆与岛屿的原则。
比奥特兰蒂斯更大的地壳板块即为大陆,奥特兰蒂斯以及面积更小的板块一律被归入岛屿的行列。
在这一个月的休整期间,温斯洛普伯爵和他的幕僚们也没闲着,先后做了两件在国际舆论界引起广泛争议的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处理那两万多名战败投降的大陆军官兵。
像查尔斯·盖茨这样的高级军官,即便沦为战俘也不至于受到虐待,还有希望熬到通过交换战俘、重获自由的那一天。
至于他麾下那两万多名大陆军降卒,处境可就不太美妙了。
最初,温斯洛普伯爵致信斐真内阁,希望将所有战俘打包装船送回斐真本土,作为一份献给乔治三世国王陛下的寿辰贺礼。
然而诺斯首相请示乔治国王过后,回信婉拒了总督阁下的好意,还在信中透露了国王陛下的苦衷。
总体来说,乔治三世是一个平庸、保守而朴实的男人,平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打猎和做农活,生活朴素,不爱摆架子,谈不上什么王者气质,也没有多大野心,相比大洋对岸的殖民地,更关心本土农民的生计和家人——尤其是深爱的女儿们——的喜怒哀乐。
这么一个换个便装丢在街头就是一路人大叔的国王陛下,在国内舆论界博得了一个不太好听却很贴切的雅号——“农夫乔治”。
还有小道消息宣称,这位“农夫国王”随着年岁渐长,精神状态也出现令人担忧的症状,时而多愁善感,时而疯疯癫癫,至于是不是真有发疯的隐患,那就不得而知了。
乔治三世让诺斯勋爵转达给温斯洛普伯爵的这封信,就显示出这位“日不落帝国”的统治者压抑纠结的内心世界。
乔治国王首先向温斯洛普伯爵在殖民地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接着指出并不希望他把两万多名战俘押送回国。
乔治国王坦言自己厌恶这些叛臣贼子,但是要把他们全都按照叛国罪处以死刑的话,又实在于心不忍。
按照陛下本人的意思,不妨借着寿辰国庆的机会,发布一道特赦令,赦免这些反叛的臣民,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仁慈能够感化殖民地的叛逆者放下武器,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来。
可惜,国王陛下的打算,没能得到“鹰派”势力控制下的斐真议会的支持,还被强硬的议员们批评“幼稚”,“软弱”!
乔治三世既恼火又无奈,他又不像自己那些被议会流放或者砍头的祖先那样,有勇气豁出去跟议会对着干,极度愤怒之下抄起雪亮的御用镰刀,冲进皇家庄园,亲手收割了两垄麦子!
发泄怒气过后,乔治三世还是得面对现实,不得不打消初衷,授意温斯洛普伯爵自行处置战俘——杀也好,放也好,随他的便!
反正别送回来,好让国王陛下落得个耳根清净,眼不见则心不烦。
这下轮到总督阁下头疼了。
两万多名战俘,可就是两万多张嘴啊……
关在战俘营里,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一大笔开销,对斐真南下兵团本来就很紧张的军需供应造成了巨大压力。
温斯洛普伯爵当然不想白白养着这些战俘,驱使他们做苦役也不划算,还得担心他们逃跑或者暴动。
素有“血腥王子”之名的班尼斯特·温斯洛普,提议把这些战俘统统枪毙,一了百了。
这样倒是省事了,然而太不人道,不仅会激怒殖民地的其它叛党,促使他们打消侥幸拼死抗争,还会造成极坏的舆论影响,甚至引起国内反战派的抗议和弹劾。
温斯洛普伯爵训斥了儿子一通,一番精打细算过后,最后决定对战俘进行分类处理。
总督阁下先把随军牧师们召集起来,授意他们去战俘营招安,运用“辨知谎言”和“诚实之域”之类的神术,检测降卒,筛选出诚心投降的战俘,编入仆从部队。
经过一番筛查,最终成功过关的约有六千多人,占据俘虏总数三分之一。
剩下的战俘,分批装上奴隶船,送往位于暴风洋南部的奥特兰蒂斯岛,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或者土着王公。
温斯洛普伯爵人脉广阔,已经联络好了买家,这批当成奴隶贩卖的战俘价格非常便宜,也不指望挣钱,能把运费找补回来就行了。
王子港里不乏“自由之子”的眼线,大批战俘押送上船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陆军总司令乔治·瓦萨的耳朵里,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瓦萨将军连忙致信大陆会议,同时向撤往南方的原自由港“海盗议长”赫勒尔·奔流以及“赫林霍恩号”船长亚伦·格林发出消息,请求他们召集海上的好汉们,设法营救贩奴船上的战俘。
瓦萨将军的呼吁得到了积极的响应,6月初的一天,“赫林霍恩号”乘着雾气突然出现在海上,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引开护航军舰,其余海盗船乘虚而入,袭击贩奴船,成功解救出一部分战俘。
可惜好景不长,当天晚些时候,修缮一新的“猎手号”率领两艘同款魔导驱逐舰直接传送到交战海域。
“赫林霍恩号”寡不敌众,惊险逃离三艘魔导驱逐舰的围捕,其海盗盟友也见势不妙纷纷撤退。
“猎手号”及其两艘僚舰加入护航,海盗一方无机可乘,只能眼巴巴看着贩奴船队扬帆远去,船上仍有逾万名战俘未能获救,历经一个多月的航程之后,最终被送达奥特兰蒂斯。
位于赤道偏南海域、被大洋环绕的奥特兰蒂斯岛,占地面积将近700万平方里,是瓦雷斯世界最大的岛屿。
很多人认为奥特兰蒂斯应该算是一片新大陆,称其为“奥洲”,然而学术界却把奥特兰蒂斯定义为一个岛屿,还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区分大陆与岛屿的原则。
比奥特兰蒂斯更大的地壳板块即为大陆,奥特兰蒂斯以及面积更小的板块一律被归入岛屿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