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剑心
第1327章 两台魔导器
小
大
乔安跟随少年牧师登上楼梯,走进村公所二楼一间屋里,迎面看见一张大桌,桌上摆放着两台四四方方的铁柜子,离得老远就能感觉到魔力波动,显然都是附魔装置。
在这间房屋里,还堆放着大捆大捆的白纸,从尺寸来看,像是印刷报纸专用的新闻纸。
让乔安深感意外的是在这个酷似“印刷车间”的屋子里,闻不到一丝油墨的气味。
现在他暗自纳闷的时候,彼得走到书桌跟前,指着桌上的那两台魔导装置,一脸自豪的向乔安介绍道:
“法师先生请看,这台机器就是‘魔导照排印刷机’,旁边尺寸稍小的这台机器则是‘魔导传真机’,都是我国寇拉斯堡魔导器工厂设计制造的新产品,新大陆有这样的机器吗?”
乔安坦率地摇了摇头,至少他没有听说过类似的机器。
其实相比这两台魔导仪器,更让乔安感到吃惊地是彼得无意间提起的“魔导器工厂”。
乔安对新大陆的魔导器设计和制造行业很了解,他认知中的附魔行业,工艺水平可能因人而异,但是生产模式无非都是以设计师本人为核心的小作坊。
有像他这样单干的,也有一位师傅带几个徒弟的,还有两三个设计师组成合伙工坊的,从未听说这门手艺居然还能搞成“工厂”,雇佣大量工人,按照统一的规格批量生产。
可是仔细想想,既然扣针和铁钉都可以在工厂中生产,魔导器又有什么不行的呢?
只不过这门手艺太复杂,门槛太高,从前人们要么没有能力组建魔导器工厂,要么出于个人利益着想,不情愿将魔导器推向工业化大生产,直到远东人打破常规,从生产模式上彻底颠覆了这个行业的传统。
乔安不知道这种颠覆性创举会给附魔行业带来怎样的冲击,他本人作为一个从业者,会因此受益还是受损,但在内心深处,他为这种新趋势感到兴奋,并且隐隐有种预感--这种模式很快就会推广开来,假以时日,魔导器会变得像厨具和文具那样成为普通家庭的日常用品,整个世界也将因此而改变。
稍微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乔安收回杂念,向少年牧师打听:“彼得先生,能否向我介绍一下,这两台魔导装置都有什么功能?”
“好啊,其实这都是我们的王子殿下为了方便出版和发行报刊,特地委托‘灯塔山奥法协会’的大法师们设计的机器。”
彼得指向“魔导传真机”,介绍道:“这台机器的作用是收发文件和图表。设在我国首都寇拉斯堡的报社总部,每天都会把最新一期报纸的校样通过这台机器发送到全国各个城镇乡村的分销站点,比如我们谷地村,就是400个站点之一,所有这些站点共同组成遍布全国的报刊发行网络。”
“通过‘魔导传真机’,我们接收到首都报社总部发送过来的样刊,接下来的工作流程就是根据本地的报刊订户人数,准备好纸张,对样刊进行复印,然后把复印好的报纸递送到每一位订户手中。”
“法师先生,你现在看到的这台魔导器,就是专门用于复印报刊的装置,当然,我们日常办公的时候,也经常用它来复印一些公文什么的,这可比用手抄方便得多,不仅更省力,印刷字体也比手写体更清晰整洁。”
彼得拍了拍“魔导照排印刷机”的铁皮外壳,唇角浮现一抹苦笑。
“这台机器虽然很好用,可它毕竟是今年6月才刚刚生产出来的实验型号,工艺还不够成熟,再加上我们总是用它来复印各种书籍和文件,频繁使用难免出故障,比如现在,这家伙就罢工了。”
说着,彼得拉开办公桌抽屉,拿出扳手和螺丝起子,熟练地拆开机器外壳,设法排除机器故障。
乔安旁观彼得修理这台结构复杂的魔导器,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听了彼得的介绍,之前使他感到困惑的那个疑问终于解开。
远东人为何能够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各地的报刊出版发行网络,使首都发行的报纸,当天就能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订户手中?
此刻摆在桌上的那两台魔导器就是答案。
设计出这两台魔导器,其实并不难,真正令乔安钦佩的是同样的仪器在工厂中制造出了至少400台,配发到全国各地的报刊分销网点,从而构成一个及时高效的信息传播网络,使某地发生的一起新闻,当天之内就能传遍全国。
这个信息传播网络建立起来,和平时期可以用来发行新闻刊物和各类书籍,对于提高国民的识字率乃至文化素质大有裨益。
一旦局势有变,发生动乱或者外敌入侵,借助这个信息传播网络,远东政府就能以极高的效率将国家的政令法规迅速传达给边远乡镇的每一个居民,形成统一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使全国军民总动员成为一种可能的选项。
乔安越是深入琢磨,就越是不寒而栗。
相比远东已经投入使用的这套先进且高效的信息传播网络,新大陆的新闻出版行业,简直还停留在原始时代。无论莱顿港还是米德嘉德城,报纸刊物的发行范围仅限于城市内部以及周边的卫星镇,边远乡村无法及时了解城里最近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形同相互隔离的两个世界。
“唉!这下麻烦大了!”
彼得拍头叹气,打断了乔安的思绪。
“彼得先生,机器损坏的很严重吗?”
“恐怕是的,‘留影镜面模组’有一条裂缝,然而就是这条小小的裂缝,导致整台机器都无法正常工作。”彼得愁眉苦脸地回答。
乔安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一眼,一组镜面装置上果然浮现小小的裂痕,如果不仔细看,几乎觉察不出来。
“彼得先生,这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用法术修复一下,机器就能恢复正常工作。”乔安对少年牧师说。
在这间房屋里,还堆放着大捆大捆的白纸,从尺寸来看,像是印刷报纸专用的新闻纸。
让乔安深感意外的是在这个酷似“印刷车间”的屋子里,闻不到一丝油墨的气味。
现在他暗自纳闷的时候,彼得走到书桌跟前,指着桌上的那两台魔导装置,一脸自豪的向乔安介绍道:
“法师先生请看,这台机器就是‘魔导照排印刷机’,旁边尺寸稍小的这台机器则是‘魔导传真机’,都是我国寇拉斯堡魔导器工厂设计制造的新产品,新大陆有这样的机器吗?”
乔安坦率地摇了摇头,至少他没有听说过类似的机器。
其实相比这两台魔导仪器,更让乔安感到吃惊地是彼得无意间提起的“魔导器工厂”。
乔安对新大陆的魔导器设计和制造行业很了解,他认知中的附魔行业,工艺水平可能因人而异,但是生产模式无非都是以设计师本人为核心的小作坊。
有像他这样单干的,也有一位师傅带几个徒弟的,还有两三个设计师组成合伙工坊的,从未听说这门手艺居然还能搞成“工厂”,雇佣大量工人,按照统一的规格批量生产。
可是仔细想想,既然扣针和铁钉都可以在工厂中生产,魔导器又有什么不行的呢?
只不过这门手艺太复杂,门槛太高,从前人们要么没有能力组建魔导器工厂,要么出于个人利益着想,不情愿将魔导器推向工业化大生产,直到远东人打破常规,从生产模式上彻底颠覆了这个行业的传统。
乔安不知道这种颠覆性创举会给附魔行业带来怎样的冲击,他本人作为一个从业者,会因此受益还是受损,但在内心深处,他为这种新趋势感到兴奋,并且隐隐有种预感--这种模式很快就会推广开来,假以时日,魔导器会变得像厨具和文具那样成为普通家庭的日常用品,整个世界也将因此而改变。
稍微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乔安收回杂念,向少年牧师打听:“彼得先生,能否向我介绍一下,这两台魔导装置都有什么功能?”
“好啊,其实这都是我们的王子殿下为了方便出版和发行报刊,特地委托‘灯塔山奥法协会’的大法师们设计的机器。”
彼得指向“魔导传真机”,介绍道:“这台机器的作用是收发文件和图表。设在我国首都寇拉斯堡的报社总部,每天都会把最新一期报纸的校样通过这台机器发送到全国各个城镇乡村的分销站点,比如我们谷地村,就是400个站点之一,所有这些站点共同组成遍布全国的报刊发行网络。”
“通过‘魔导传真机’,我们接收到首都报社总部发送过来的样刊,接下来的工作流程就是根据本地的报刊订户人数,准备好纸张,对样刊进行复印,然后把复印好的报纸递送到每一位订户手中。”
“法师先生,你现在看到的这台魔导器,就是专门用于复印报刊的装置,当然,我们日常办公的时候,也经常用它来复印一些公文什么的,这可比用手抄方便得多,不仅更省力,印刷字体也比手写体更清晰整洁。”
彼得拍了拍“魔导照排印刷机”的铁皮外壳,唇角浮现一抹苦笑。
“这台机器虽然很好用,可它毕竟是今年6月才刚刚生产出来的实验型号,工艺还不够成熟,再加上我们总是用它来复印各种书籍和文件,频繁使用难免出故障,比如现在,这家伙就罢工了。”
说着,彼得拉开办公桌抽屉,拿出扳手和螺丝起子,熟练地拆开机器外壳,设法排除机器故障。
乔安旁观彼得修理这台结构复杂的魔导器,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听了彼得的介绍,之前使他感到困惑的那个疑问终于解开。
远东人为何能够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各地的报刊出版发行网络,使首都发行的报纸,当天就能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订户手中?
此刻摆在桌上的那两台魔导器就是答案。
设计出这两台魔导器,其实并不难,真正令乔安钦佩的是同样的仪器在工厂中制造出了至少400台,配发到全国各地的报刊分销网点,从而构成一个及时高效的信息传播网络,使某地发生的一起新闻,当天之内就能传遍全国。
这个信息传播网络建立起来,和平时期可以用来发行新闻刊物和各类书籍,对于提高国民的识字率乃至文化素质大有裨益。
一旦局势有变,发生动乱或者外敌入侵,借助这个信息传播网络,远东政府就能以极高的效率将国家的政令法规迅速传达给边远乡镇的每一个居民,形成统一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使全国军民总动员成为一种可能的选项。
乔安越是深入琢磨,就越是不寒而栗。
相比远东已经投入使用的这套先进且高效的信息传播网络,新大陆的新闻出版行业,简直还停留在原始时代。无论莱顿港还是米德嘉德城,报纸刊物的发行范围仅限于城市内部以及周边的卫星镇,边远乡村无法及时了解城里最近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形同相互隔离的两个世界。
“唉!这下麻烦大了!”
彼得拍头叹气,打断了乔安的思绪。
“彼得先生,机器损坏的很严重吗?”
“恐怕是的,‘留影镜面模组’有一条裂缝,然而就是这条小小的裂缝,导致整台机器都无法正常工作。”彼得愁眉苦脸地回答。
乔安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一眼,一组镜面装置上果然浮现小小的裂痕,如果不仔细看,几乎觉察不出来。
“彼得先生,这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用法术修复一下,机器就能恢复正常工作。”乔安对少年牧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