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天地印记
“妙言,人家虽然长得帅,但是对咱们的态度如此冷淡,显然是对你没意思,强扭的瓜不甜,你换个目标吧。”
“我承认想要找比他还要帅的男人不好找,但是要是找比刘玉还帅的男人,那不是一抓一大把吗。”
蒋妙言的继母将这一幕看到眼中开口劝道。
“强扭的瓜解渴啊。”
蒋妙言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我心中明白我父亲和白龙枪王两人定下的婚约,只要刘玉不死,婚约就不可能解除的,我能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早晚都得被迫和刘玉那个丑逼成婚。”
“我就想在结婚之前,找个帅哥享受一段时间,这样的话也不算太亏欠自己,此人是我见过最帅的,我不想轻易放弃。”蒋妙言说出内心想法。
“还是你们年轻人玩的花。”女人摇了摇头,只是觉得这个想法太超前。
……
“接下来的拍卖品,乃是还是三枚冲玄丹,此单可以帮助武神中期攻击武神后期,还有滋润经脉之效。”
苏阳刚刚坐下,又是一件能够提升修为的丹药。
苏阳没有任何犹豫,便开始出价竞争。
“这位朋友,你已经拍得十多件提升修为的丹药了,这一次次是否能够让出?”
苏阳跟了几轮价格之后,有人忍不住的向着苏阳说道。
苏阳连理都没理,又把价格提了一下。
“你这么做,是不是太过分了?”又有一人对着苏阳说道。
“你们两个都住口,你们这是在扰乱拍卖秩序,拍卖会这样来以价格服人,你们手中晶石不多,就不要怪别人,首先想一想自己,这些年有没有好好的努力赚晶石。”苏阳无需发声,王大海自会替他发声,因为苏阳出手豪绰,只要是苏阳能够看得上拍卖品,价格都会溢价一些,这种客人是他最喜欢的。
王大海都发话,众人即使再不满,也只能闭上嘴巴,害怕再说下去,拍卖会会对他们动手。
随着时间不断的流逝,一件件拍卖品被王大海展示而出。
苏阳的腰包也在迅速的干瘪着,晶石好似流水一样被他划出。
他差不多花出了五亿多的五行晶石。
购买到了大量的修行之物。
苏阳估计支撑他修炼到武神后期境界没有问题。
要是这些宝物被寻常武神得到,保守能够突破到武神圆满境界,还会有大量的剩余。
“诸位,拍卖会举行到现在,即将就要结束了。”
“接下来让我们请出,此次拍卖会的压轴宝物。”
“我相信许多贵客,都是因为此物而来。”
“一枚天地印记,可以祝大家领悟天地之力,开辟洞天,以武入仙。”
王大海的声音落下,一道星光垂落而下,里面有一枚天地印记悬浮其中。
见到天地印记也被拿出来拍卖,苏阳也大为震惊,这种宝物,可是极度稀缺的,只有领悟天地之力的武帝,在死亡之后才有一定的几率会留下,极度的稀缺。
要知道像这种宝物,龙国五大禁地之一的黄河水府,也是极为稀缺的,当初为了得到天地印记,硬闯蛙岛的太虚镜,被他给斩杀。
“这一枚天地印记,乃是破浪武帝留下的,起拍价四十亿晶石,每一次加价不得低于一千万。”
王大海宣布了价格。
听到这个报价,苏阳眉头一皱,倒不是因为高,而是苏阳觉得有些太低。
五行晶石乃是五行精气汇聚而成,在五行精气浓郁的地方很轻而易举就能够找到,但是天地印记却极度稀缺。
根本就不是五行晶石能够买来的宝物。
像这种稀缺的宝物,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少有用晶石来交易的。
因为用天地印记来换取五行晶石,实在是太亏。
“看来这场拍卖会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收集海量的五行晶石,也不知道拍卖会需要这么多晶石要做什么?”苏阳在心中无比好奇的想道。
显然这块天地印记,是给前来的武帝准备的。
如此高昂的价格,根本不是五帝以下能够染指的。
“一百亿五行晶石,第二块天地印记我要了,还望诸位给我个面子。”率先开口的是百岳武帝。
“你的面子在这里可不好使,是专门为此物而来,志在必得,我倒要看看今天谁敢和我抢,一百五十亿。”
“出钱就出钱,为什么要放狠话呢,搞得像小孩子一样,摘星楼可有斗转星辰大阵,连洞天境界的强者都能够震慑,你们两个人难道还敢在这里抢抢不成,我出两百亿。”又有一位武帝出声。
“天地印记,难得一见,他们基本上都被困在领悟天地之力上,导致修为难以寸进,所以你们出家就别小家子气了,我出三百亿。”
显然来参加拍卖会的武帝不少,只有千霞武帝高调到来,其余武帝都很低调,苏阳他们不知罢了。
在这些武帝的嘴中,五行晶石就好像是数字一样,每一次加价都能够引起阵阵惊呼,这一枚天地印记,很快就突破到了五百亿大关。
“百岳,你就别出价竞争了,你能够突破武帝就已经侥天之幸,还想凝聚天地印记开辟洞天,简直是痴心妄想。”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武帝开始嘲讽百岳。
“不服,有种跟我出去打一场。”百岳立刻回怼。
苏阳没有兴趣看一群武帝竞价打嘴炮,而是敲响了房间的铜铃。
很快就有一位侍者敲门而入。
“带我前去领我的拍卖品。”苏阳对着侍者吩咐道,这块天地印记虽然苏阳看着也十分的眼馋,但注定与他无缘,也不愿意再浪费时间,看到底花落谁家,还不如趁此机会去拿他的拍卖品。
“贵客请你随我来。”侍者对苏阳很是客气,一个武神初期,能够拿出如此多的五行晶石,显然来历非凡,必须得好生对待。
苏阳就跟随着侍者,来到了一处静室之内。
苏阳所拍到的拍卖品,全部都被摆在一张桌子上,旁边站着一位中年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