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光启
“张佶胡说八道,主公切莫听信之。”
发现张佶又跟自己对着来,李振忍不住生气道:“再等上两三年,秦宗权只怕都能跟主公分庭抗礼了,不趁对方现在弱势进攻,更待何时?”
“哼,说得轻巧,我倒问问你,出征用的钱从哪里来?”张佶眯着眼质问道:“你还能给主公变出来不成?”
“那有何难!”李振不假思索道:“咱们汴州有那么多商贾,他们手里既不缺钱,也不缺粮,大不了跟他们借上几笔,日后再慢慢还他们就是了。”
“借款打仗?”一旁的谢瞳闻言,有些忧虑道:“那些商人个个奸诈奸滑,上回主公让他们垫资修建王宫,他们便趁机把自己的家族子弟,塞到汴州各大衙门任职。要是在跟他们借钱,只怕他们还会对主公提出更过分的要求,届时咱们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赵霖一不小心说漏嘴道:“他们的利息也不低,今年修建王宫外墙,这些人大概垫付了两百五十多万贯,等明年光是还利息就得还六十贯。”
“什么,利息这么高?”齐慎现在才知道这件事,眉头顿时一皱,望着赵霖斥责道:“你怎么不早点告诉孤?”
“这个……属下只是怕主公得知此事,心里会不高兴。”赵霖脸色微白,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忙开口辩解。
实际上,这次找商人垫资修建魏王宫的建议,一开始就是赵霖提出来的,后面也是对方在中间牵线搭桥,这个过程中他自然是收了商人们回扣的,好在数目不算太大。
这件事隐卫的探子们也知道,只是顾及到赵霖的身份,王檀认为这不算什么大事,便没有向齐慎禀报。
“好了,今后有什么事,再不可如此瞒着孤了,知道吗?”
见赵霖满脸的惶恐不安,齐慎只道是自己吓到对方了,并没有多想。不管怎么说,赵霖毕竟是他的小舅子,他也不好因为这点小事就降罪对方。
“主公放心,属下今后一定会注意。”
发现齐慎并未继续深究此事,赵霖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今日的议政就到此为止吧,南征之事,暂且搁一搁,以后再说吧。”
考虑到跟商人们贷款出征,利息太高,而且将来很可能会给那帮人插手内政的机会,齐慎最终否决了李振的建议,决定先发展几年内政,等府库里充裕了再与秦宗权争战。
…
中和四年结束,翌年正月,唐僖宗李儇改元光启,这一年被称为光启元年。
按照原来那个时空的历史,如果没有齐慎的存在,这一年秦宗权的势力会扩张到二十几个州,奄有大半个中原,直接登基称帝,公开反叛唐廷。
不过因为齐慎的存在,这一切并未发生,眼下的秦宗权非但没有称帝,反而不断遣使西入长安,向天子讨封郡王爵位。
唐僖宗李儇考虑到中原时局,认为不能让齐慎一家独大,有意要扶持秦宗权,当即同意了对方的请求,不但封其为辅国大将军、检校太子少师、济南郡王,还把被对方侵占的几个州郡,正式划归到匡国军的管辖范围内。
秦宗权得到朝廷认可后,信心大增,很快兵分三路,分别向西边的都畿道、西南的山南道、南边的鄂岳道发起进攻。
光启元年正月,秦宗权遣部将秦诰、赵德諲,各率数万军队攻入山南两道,先后驱逐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山南西道节度使牛勖,攻占了襄州城和梁州城,一举夺下了山南两道超过半数的州郡。
战后,秦宗权上表唐廷,希望唐廷能委任为秦诰为山南西道留后,委任赵德諲为山南东道留后,相当于两地的代理节度使。木已成舟,唐僖宗不得不下旨答应。
眼看图谋得逞,当年二月,秦宗权再接再厉,先是派遣弟弟秦宗言率兵入侵荆南,接着又派大将张儒经山南东道出兵,进攻都畿道,企图攻占洛阳。
“你看看,我说什么,如今秦宗权果然尾大不掉了吧。”
汴州城,新建成的魏王宫偏殿——紫宸殿。听闻秦宗权已经攻占山南两道,李振缓缓从座位上起身,得意洋洋地望着张佶,语带讥讽道:
“那姓秦的地盘比主公小得多,府库里的赋税只会比主公更低,怎么人家能出兵攻占那么多地方,咱们就不能?”
张佶闻言,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尴尬得说不出话来。
齐慎见状,忙开口替张佶道:“秦宗权所部兵马,歹毒残忍,每攻下一座城池便要屠戮,粮草充足尚且杀人取乐,粮草不足时,更是直接捕杀活人为粮……这样一群率兽食人的牲畜,焉能有长久之运,孤的大军,乃是堂堂王者之师,绝不能像对方那样。”
史书记载,秦宗权暴兵所到之处,“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这样一群灭绝人性的东西,实在不能称之为人。
然而话又说回来了,正是因为秦宗权性格残忍,纵容麾下部将一路屠戮,对方的势力才能扩张得如此迅速。
“主公,那咱们现在应该如何是好?”
见齐慎帮张佶说话,李振也不好再揪着这件事不放,只好主动转移话题道。
齐慎眯着眼道:“这姓秦的,胆子越来越大了,连东都洛阳的主意都敢打,岂有此理!孤绝不会放任他进攻洛阳,这一仗看来非打不可了!”
秦宗权先前向南发展,齐慎不想过多插手,但都畿道,尤其是洛阳地区,那可是齐慎觊觎已久的眼中之物,自然不可能容许对方肆意妄为。
洛阳地区,东接中原,西连秦晋,自古以来就是天下中枢之地。若不是因为运河淤塞、漕运困难,相比于四周平坦无险的汴州城,齐慎更想把未来的都城定在那里。
“传令效节军左军都知兵马使杨师厚、右军都知兵马使王重师,长直军左军都知兵马使寇彦卿、右军都知兵马使刘扞,点兵六万,即日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