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猛将
得知魏军已经离开沧州城,正在朝自己这边杀来,卢彦威直接吓得呆住了,过了很久才渐渐回过神来。
紧接着整个人仿佛热锅上的蚂蚁,急得满头大汗,背着手在军营内来回打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迎战吧,就义昌军目前这种状况,卢彦威没有任何自信能够打得过魏军,更何况对面领兵的将领,还是魏国的百战名将杨师厚。
可不迎战的话,那就只能想办法逃跑了。
自己能跑到哪里去呢?往北是幽州城,里面的守军这段时间一直在和自己打仗,多半不会放自己进城。
往东是茫茫大海。
要不自己干脆往西,去投奔李克用算了,正好对方如今还在和义武军、成德军作战,自己过去帮忙,若是打赢了,说不定还能分一杯羹。
但真要去投奔李克用,自己手下这帮将士,有多少人会愿意和自己一起去呢?毕竟他们的家眷大都还在沧州。
最关键的是,自己去投奔李克用,对方会不会兼并自己。
“来人,传本官命令!”
思来想去,卢彦威最终还是决定向西。比起被魏军抓起来处死,自己还不如主动去投靠李克用呢,哪怕兵权真的被对方夺走,自己也认了。
想到这里,卢彦威忙张口唤来几名亲信,正准备让众人替自己传达全军拔营的命令。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亲信们居然给他带来一个十分不可思议的消息。
“节帅,幽州城发生兵变,原卢龙节度使李匡威的弟弟李匡筹,突然杀死其兄留在城内的亲信,自称节度使。那李匡筹听说魏军正在向幽州杀来,刚刚派出使者,不但愿意与咱们讲和,还准备出兵出粮,支援咱们,一起对抗魏军。”
“什么,真有这样的事!”
卢彦威闻言,心中先是一阵狂喜,很快却又警惕起来,怀疑这是幽州守军的阴谋,自顾自地摇头道:
“不可能,不可能,幽州人又不是蠢货,眼下本官如此狼狈,对方不趁机吞并我就不错了,如何敢冒着得罪魏国的风险来帮助本官?我看其中多半有诈。”
一名亲信想了想,上前进言道:“节帅,此事是真的也说不定。”
“真的?何以见得?”
“属下听人说,那李匡筹之所以敢起兵反叛,乃是因为得到了晋王李克用的支持。如今其兄李匡威统领数万幽州兵,正在成德、义武两镇与晋人激战。幽州兵素来强悍,晋王与这帮人交战,没少吃苦头,因此才会暗中联系李匡筹,命对方在后方起兵,给其兄李匡威制造麻烦。”
卢彦威闻言,一下子没有想通其中关键,皱眉道:“晋王支持李匡筹起兵反叛,这与咱们有什么相干?”
方才那亲信道:“当然有关系,李匡威出征之时,将幽州兵的主力尽数带走,如今那李匡筹虽然反叛,手里却根本没有多少能够倚仗的兵马,这时候对方想办法拉拢咱们,引为外援,岂不是情理之中的事么?”
“嘶……你的话也倒不是毫无道理。”卢彦威摸着下巴,疑惑道:“只是对方为了找咱们做外援,竟然肯冒着得罪魏国的风险,这好像也说不通吧?”
另一名亲信闻言,思索片刻道:“节帅,无论如何,咱们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倘若不和幽州人合作,那就只能拔营向西,去投靠晋王李克用了。”
卢彦威听了这话,心中终究还是带有几分侥幸,叹了口气,装模作样道:
“本官知道,营中将士们并不愿意西迁,都想着有朝一日杀回沧州城,既然如此,咱们还是和幽州人一同共事吧。只希望这帮幽州人,能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咱们义昌军要是全都没了,下一个就轮到他们卢龙军了。”
众亲信纷纷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
李匡筹准备联合卢彦威之事,还真不是故作姿态。
在得知魏军马上就要杀进幽州地界后,对方非但不计前嫌,主动将幽州南部的会昌、固安两座县城,割让给卢彦威的残军暂作栖身之所,还冒着兄长李匡威的外部压力,从蔚州征调了一万幽州精锐,南下支援卢彦威。
负责统率这支援军的将领,乃是刘守文、刘守光兄弟,二人皆是蔚州刺史兼防御使刘仁恭的儿子。
刘仁恭乃卢龙老将,追随过前两任卢龙节度使李可举、李全忠,常年征战四方,功勋显着,此次李匡筹之所以起兵背叛李匡威,正是暗中得到了对方的支持。
在接到李匡筹调兵南下的命令后,刘仁恭立刻派自己的两个儿子刘守文、刘守光,各自统领五千铁骑南下。
话说这刘守文、刘守光兄弟,此时年纪尚轻,不过十五六岁,好在二人从小就在军戎之地长大,各自都练就了一身本事。
尤其是刘守文,不但文武双全、容貌英伟,性格亦十分宽仁,比起脾气暴躁、举止轻浮的弟弟刘守光,在军中很受拥戴。
不过刘守光也并非一无是处,对方麾下有两名悍将,一名唤作单廷珪,一名唤作元行钦,这二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每次行军作战,无不冲锋陷阵、身先士卒。
凭借着这两名猛将的帮助,刘守光这些年来没少打胜仗,若单论战功,其实也不比哥哥刘守文差多少。
“此番南下,我等要面对的是魏军名将杨师厚,此人不但武艺非常出众,兵法谋略也不可小觑,对方自出道以来,未尝一败,届时尔等与之交手,不可不多作防备。”
幽州军南下途中。
主帅刘守文身穿鎏银镔铁甲,腰配宝剑,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回头对身后的一众将领训诫道。
弟弟刘守光闻言,不以为然道:“杨师厚不过徒有虚名罢了,我有上将单廷珪、元行钦,届时两军交战,且看他们如何生擒贼首!”
五代早期,两军交战之初,有时候会进行斗将,以鼓舞己方士气,而单廷珪与元行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人确实有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的本事。